這次培訓的第一周,我們在華師大聆聽了12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明確了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方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與思考。
一、做個會學習的教師
當今社會隨著教育本身的發(fā)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師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拓寬學生視野。朱益民教授的講座《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讓我認識到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對教師來說是多么重要,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我,成為一個愛學習、會學習的人,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要走出課本,善于拓展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豐富自己。教師是一個引領(lǐng)學生在知識海洋中獲得真知的人,要不斷提高自已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并不斷完善自我,充實自我。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钡墙(jīng)過培訓后,我覺得“教師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奔流不息的溪流”。我汗顏的是對教育專著了解甚少,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更新教學理念,做一個專家型的教師,才能在自己的專業(yè)領(lǐng)域得到提升和發(fā)展。
二、做個會反思的教師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學會反思。可是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卻不知道要反思些什么?華師大的杜成憲教授送給我們很好的建議,他說:“教師在教學中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觀、思維觀、學生觀、教學方法觀。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學呢?方法一:學會寫教后記,教后記應該包括學生和自己在教學中各自的表現(xiàn);方法二:觀摩教學,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聽課;方法三:觀看優(yōu)秀課的錄像,可以自我觀看,同事共看,專家?guī)涂?方法四:記錄上課中的關(guān)鍵事件,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最成功的做法。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學會反思也是教師成長的一種途徑。胡東芳教授給我們的推薦做法是:每學期給自己拍一節(jié)課的錄像,多揣摩自己的語言,肢體動作,表情,重點、難點的突破,以此為鏡,效果很好。
三、做個心情陽光的教師
學校工作千頭萬緒,每天有做不完的瑣事,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從早讀到晚自修,長年累月,心情難得清閑,有時學生不聽話還憋著一肚子氣回家,回家后,把氣瀉灑到家里人身上,事后,自己也后悔,這樣的工作路程能走多遠?學校如何可持續(xù)發(fā)展?梁寧建教授的教學案例分析可能對此有幫助。
有三個建筑工人,一天工作完了各自回家。
回家途中,第一個工人心里想:“要不是為了生活,我真不會做那砌磚工作,辛苦得很!
第二個工人心里想:“我每天在砌墻,我在建一座高樓! 第三個工人心里想:“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的城市! 十年后,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繪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是該城市的副市長,分管城建。
此案例蘊涵什么樣心理學原理?此案例對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有什么樣的啟發(fā)? 答案是:期望與收獲成正比。
我們不只是在完成工作,也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我們更是在創(chuàng)造著未來,要看到我們工作的重要性,以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地面對工作,走得更好、更遠,做好能做的事。 四、做個讓學生懷念你的教師
華師大金忠明教授在《學校課堂建設》報告中提到了母校,他說,母校的很多事情已經(jīng)沒有印象了,但是母校有三位老師為我做了三件事,至今歷歷在目,用三個詞概括就是:規(guī)范、賞識、寬容。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