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滴雨。我是屬于清明的一滴雨。我隨清明而生。生于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萬物的生長都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清明。我隨著它出發(fā)、成長,我陪伴了它兩千多年,也見證了它兩千多年。它快樂憂傷都在我心里。我最懂它。
先秦古籍曾記載:清明之日,桐始華。清明的到來意味著冬已逝而春已臨,意味著萬紫千紅的生機。逢清明之日,若它明媚爛漫,我便高佇晴云之上,望它的快樂;若它憂愁傷懷,我便絲絲下界,希望為它網(wǎng)得春天的蓬勃。所以,兩千多年的時間,在屬于它的日子,我見過春溪畔上桃花燦爛,暗香浮動;見過絮狀蒲公英混雜在濃香空氣里,翅羽翩翩;見過蝴蝶與花共舞,醉于閑愁萬語,無語東風(fēng)。我也見過細雨如煙中,白鵝浮碧波,綠水曳蒹葭;見過碧玉妝成,綠絲垂絳,風(fēng)情萬種;見過柳影晃動,細葉被春風(fēng)裁了又裁,披襟攔西風(fēng)。
我喜歡歡幫清明推開春日的門,然后嫩綠鵝黃一陣陣熟悉的香氣在我的無邊飛舞中滂沱。記得杜牧寫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詩句,于是古人在清明祈春、祭祖,招魂續(xù)魄又或春耕春種,踏青嬉戲,盡享春光。一直到了一個戰(zhàn)火連天的時代。先烈們的身體在刀劍下僵硬,無數(shù)個血肉之軀擋住了無情的炮火。硝煙鮮血觸目驚心,我看到清明哭了。我是清明的淚,我怎能不懂它的悲傷,那一道道深深的淚痕鐫刻在清明的臉頰上,刻骨銘心。于是我替清明去憑吊先烈的墓石,去催開墳上久違的青色。我替清明來掃墓,來植物,來憑吊,來思念。
我眼中的清明總是充滿了無限的詩意纏綿。它是大自然結(jié)構(gòu)出的故事,是流彩五色洋溢出的詩情,是生機的萬物裝幀成的嫣然的水墨畫。兩千多年來,一滴一滴,我把清明釀成了女兒紅,芳醇典雅。歷史如潮,有些東西已經(jīng)被遺棄,然而永遠不能失卻的是,是蟄伏于傳統(tǒng)之上的清明的詩意。
清明派我銜回春天,透青的山谷,樹的諦聽和注視,還有鳥兒問答。常見挎著竹籃扎馬尾的小女孩,裝一些柳條和苦菜。清明帶給人們生機,帶給人們思念的機會,可它心里裝的是比苦菜還苦澀的心醉。
我是一滴雨。我是清明的一滴雨。在楊柳依依之際,我想在它額頭插一枝爛漫山花,帶它一起回憶,回憶……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