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chuàng)衽肌墩務摶橐鰰r,我們在談些什么》讀后感:
看完張弓的《談論婚姻時,我們在談些什么》這篇文章,令人深思。文中他的老師剖析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婚姻狀況,頗有感觸。
郭沫若作為一個男人,毫無家庭責任心,對他生命中的幾個女人始亂終棄,為了自己的前程,喪失最起碼的做人尊嚴。以前我拜讀過他“膾炙人口”的大作,《毛主席賽過我親爺爺》中“飽含激情”地寫道:“天安門上紅旗揚,毛主席畫像掛墻上,億萬人民齊聲唱,毛主席萬歲萬萬歲,萬歲萬歲壽無疆,毛主席呀毛主席,你真賽過我親爺爺”。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貴為國家領導人的他,竟然如此“直抒胸臆”、“謳歌”領袖,知識分子應有的風骨、節(jié)操在那里?
古人尚且推崇“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而他不惜奴顏卑躬、媚上欺下,《鳳凰涅槃》的詩作無疑是是對他言行的莫大諷刺。對于這種政治掮客而言,為了一己之私欲,出賣自己的靈魂,隨著政治風云的變幻,不惜隨時改換門庭,怎能希冀他做一個品行高潔的人。
當然,有郭沫若這種政治風向標的人,也有最值得尊重的錢鐘書先生和楊絳先生,他們幾十年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走過余生。錢先生是一個率真、沉醉于學術研究的人,也是生活能力極低的“書呆子”。而“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楊絳,為了成就愛人,她甘當灶下婢,很好地保護了錢先生的天性,保全了他的天真、癡氣。知夫莫若妻,楊絳欣然書就《圍城》的導語,力透紙背:“圍在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對婚姻也罷,職業(yè)也罷。人生愿望大都如此!憋@示了楊絳不凡的才思,錢先生給了愛妻一個恰如其分的評語——“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寫的《我們仨》透過日,嵤,娓娓道來,字里行間蘊含著豐厚的人生哲理。童心未泯的錢鐘書屢屢“闖禍”,楊絳每每輕描淡寫的“不要緊”解了他的窘境,顯示了楊絳的過人智慧和豁達的人生境界,令我處處感受著濃濃的親情和愛意。顯而易見,對于相愛的人而言,僅僅欣賞遠遠不夠,有顆寬容的心尤其難能可貴。好姻緣是彼此滋養(yǎng)、彼此成就,他們無疑是令人艷羨的神仙眷侶。
而老舍先生的婚姻或許不盡人意,本身對妻子缺乏真情投入,何況西南聯(lián)大又有外遇。感情和身體的雙重出軌,無疑在妻子的內心深處狠狠捅了一刀。再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人人力求自保,夫妻反目比比皆是,勉強維持的結果導致倆人分道揚鑣——妻子率先發(fā)表大字報揭發(fā)丈夫。最終他抗不住壓力,自沉太平湖,令人扼腕嘆息。無愛婚姻的存在,本身就是悲劇。
相比老舍先生婚姻而言,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婚姻,雖說一波三折,但結局尚算完美。我想婚姻力求門當戶對,自有它的一番道理。喝咖啡的和吃大蒜的眼界和格局,公文素材庫(m.bsmz.net)肯定有著天壤之別,雙方三觀不同,見解處事自然迥異,婚后因太過懸殊的背景一度分居,好在倆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張兆和最終回到沈從文身邊,助其躲過十年浩劫,也算成就了一段人間佳話。沈從文死后,張兆和在他的墓碑上寫下了“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這十六個字,道盡了這位從湘西大山走出的作家的一生。
文中最具閃光點的是那段老師的忠告,一針見血地指出:“郭沫若的婚姻沒有道德,所以他的下場最凄涼。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無感情,在平日里也許還能支撐,但是一到難關,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會互相損害只求自保;沈從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只是缺少理解或者說是樂趣,這樣的婚姻穩(wěn)定,但可能終其一生都有很多勞碌和抱怨;錢鐘書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與樂趣,所以他們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代表了愛情最美好的部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確實,美滿的婚姻莫不傳遞著這樣的信息:除了愛,還須加上“懂得”和“情趣”的養(yǎng)料,方臻完美。作者:一介閑人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