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018基于web粒度可配的編輯鎖設計,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來參考一下吧,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提出了多人同時編輯同一web頁面會引起版本沖突,抽象出問題的模型,針對問題設計了一種普通編輯鎖,借助Ajax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多人同時編輯同一web頁面版本沖突問題,同時也避免的傳統(tǒng)編輯鎖長時間鎖定被編輯頁面的弊端。進一步提出粒度可配的編輯鎖,除能有效解決普通編輯鎖能解決的問題外,還可以通過配置細粒度來鎖定更少的資源,使沒必要被鎖的資源處于可被編輯狀態(tài),提高系統(tǒng)被編輯的效率和縮短了其他用戶的等待時間。
隨著大規(guī)模協(xié)作時代的到來,發(fā)動社區(qū)內成員共同編輯協(xié)作,集眾人之力,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高質量地完成某項任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多人協(xié)作”的主要工具為wiki[1],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維基百科[2]、TraceWiki、HdWiki等[3],這些工具允許多人編輯同一詞條,每編輯一次生成一個版本。近幾年來,基于web多人協(xié)作平臺的迅速發(fā)展,相關研究非常多,主要研究焦點集中在一些宏觀方面:比如在某方面的應用[4],組織模型[5]等。大多忽視了微觀小問題的研究,比如:多人同時編輯同一頁面時,發(fā)生沖突了怎么辦?本文通過抽象出多人同時編輯同一web頁面存在沖突問題的模型,設計出數(shù)據庫表,借助ajax技術,解決這個問題。
1 普通編輯鎖的設計
1.1 問題抽象
存在多人同時協(xié)作時的場景:某wiki網站,用戶A在編輯詞條A,用戶B也在編輯詞條A,此時,后提交的將覆蓋前面提交的熱藎造成沖突。如果詞條很長,網站對詞條進行了處理,將其分段,用戶A編輯詞條A的第一段,用戶B同時編輯詞條A的第二段,此時則不會造成沖突。
根據上述場景,將問題進行抽象,對于協(xié)作者來講,不管是機構、客戶端、網站用戶等統(tǒng)統(tǒng)定義為用戶user,對于被編輯的對象不管是文章還是頁面上的某個模塊,只要是可以被單獨編輯的對象,統(tǒng)統(tǒng)定義為資源resource,問題就抽象為user通過對resource加鎖獨享的問題。
1.2 數(shù)據庫設計
數(shù)據庫被簡化成三張表:user{userId,userName};resource{resourceId, resourceName ,content};lock{lockId,userId,resourceId(unique),startTime,state,heartBeatTime},User表和resource表在一般系統(tǒng)中已經存在,只需添加lock表即可。其簡單的ER圖如圖1所示。
每一個可被編輯的資源在lock表中最多對應一條記錄,這個可以利用數(shù)據庫的唯一索引,將lock表中的resourceId設置為唯一索引來實現(xiàn)。
1.3 編輯鎖工作流程設計
在配置文件中設置兩個可配置項:一是超時時間timeout一是心跳頻率heartbeat,通過timeout來解決資源被惡意或無意長期鎖定的問題,通過heartbeat來確定ajax(web頁面和服務器之間的異步通信[6],可以在頁面無刷新的情況下完成數(shù)據在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交互)向服務器推送最新編輯時間的頻率。用戶請求對某一資源編輯及編輯中和編輯結束,編輯鎖的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其中“insert記錄”是指往lock表中新添加一條記錄,userId為申請編輯的用戶id,resourceId為被編輯的資源的id,startTime和heartBeatTime均為系統(tǒng)當前時間,state為1,表示此鎖可用。
“update記錄”是指更新lock表中的此資源對應鎖記錄,主要是userId為此次申請鎖定的用戶id,startTime和heartBeatTime更新為系統(tǒng)當前時間,state更新為1,表示此鎖可用。
判斷l(xiāng)ock表中該資源“記錄有效”的依據為:1)state狀態(tài)為0視為無效;2)state狀態(tài)為1,比較當前時間與heartBeatTime之間的差值,如果該值大于heartbeat,視為無效;3)state狀態(tài)為1,比較當前時間與heartBeatTime之間的差值,如果該值小于heartbeat,但startTime與當前時間之間的差值大于timeout,視為無效;4)state狀態(tài)為1,比較當前時間與heartBeatTime之間的差值,如果該值小于heartbeat,但startTime與當前時間之間的差值小于timeout,視為有效。
2 粒度可配編輯鎖的設計
如果resource的粒度被劃分越大,資源越安全,但資源被鎖定的概率越大,編輯效率越低,如何鎖定小粒度的資源,讓更多用戶可編輯自己需要編輯的資源是本節(jié)要解決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靈活配置是否對最小粒度資源實施鎖定,在配置文件中添加配置項isMinimum和HTMLtags,當isMinimum值為1時表示開啟對最小粒度資源實施鎖定。HTMLtags內容為html切分標簽,以分號隔開,比如“p;pre”。
2.1 實現(xiàn)技術及流程
技術上采用開源的html解析工具,該工具使用純java編寫,能夠解析html文件。
當isMinimum=1時,頁面的html內容中以
或者修飾的段落都是可單獨編輯的,也是最小粒度資源。當用戶請求編輯某段(最小粒度資源)時,其流程是與1.3節(jié)流程類似,判斷文章(非最小粒度資源)被鎖,流程不變。文章未被鎖,繼續(xù)判斷段落是否被鎖,流程類似于文章,只是resourceId由之前的資源id編程了原資源id+小粒度編號,在此不再重復敘述。
當用戶請求編輯某篇文章時(非最小粒度資源)流程在圖2所示的流程圖中判斷過記錄有效為“N”時,要增加判斷段落是否被鎖定,如果段落沒有被鎖定,其后流程不變,如果段落被鎖,仍然可以給文章加鎖,進入編輯頁后,被鎖定的段落“置灰”,顯示不可被編輯。 3 測試結果及分析
將設計的編輯鎖進行簡單的實現(xiàn),以判斷這種編輯鎖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準備兩臺計算機,一臺計算機當服務器:1)安裝常見的多人協(xié)作工具如開源的hdwiki;2)創(chuàng)建lock表;3)將編輯鎖的實現(xiàn)進行封裝,以插件的形式部署到hdwiki當中;4)在條目編輯頁面調用編輯鎖;5)配置文件配置heartbeat=120000(兩分鐘),timeout=3600000(一小時),isMinimum=1(開啟最小粒度資源編輯鎖),HTMLtags設置為“p;pre”。一臺機器上安裝虛擬機,模擬兩個用戶同時使用系統(tǒng)。
設計了幾個測試用例,測試用例一: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且保存條目“北京”。用例二: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幾乎同時,用戶B請求編輯“北京”。用例三: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很短時間,比如5分鐘,此時,用戶B請求編輯“北京”。用例四: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很短時間,比如5分鐘,關掉瀏覽器離開電腦,用戶B在兩分鐘內請求編輯詞條“北京”。用例五,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很短時間,比如5分鐘,關掉瀏覽器離開電腦,用戶B在5分鐘內請求編輯詞條“北京”。用例六,用戶A編輯條目很久,比如超過1小時。用例7,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第二段,用戶B請求編輯條目“北京”。用例8,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第二段,用戶B請求編輯條目“北京”第二段。用例9,用戶A編輯條目“北京”第二段,用戶B請求編輯條目“北京”第三段。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測試用例覆蓋了編輯鎖的所有情況,且對編輯鎖加入之前的正常功能也進行了覆蓋,從測試結果來看,編輯鎖可以對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對原系統(tǒng)功能不造成任何不利影響,達到了預先設計的要求。
4 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多人協(xié)作過程中,多人同時對同一資源進行操作時可能產生沖突的問題進行了抽象,設計出一種編輯鎖,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該編輯鎖還可以靈活的配置超時時間和心跳時間來解決應系統(tǒng)可能存在的負載壓力和資源被長期鎖定的問題。通過流程的改進,實現(xiàn)了對更小粒度資源鎖定的需求,且靈活可配。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