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對于自己而言就是一次學習和提升。在地理知識上集合圖文特點,進行講解學習。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教師送教下鄉(xiāng)的學習心得與體會,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在天高云淡,秋風宜人的日子里,**教育學院的**老師推薦,我有幸到和**中學送教。對我而言就是一次學習和提升。我送教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民族》一課,下面談談我在準備這節(jié)課的體會。
1. 注重學習目標的有效性
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學后評價的基本依據(jù)。因此,在備課時,我認真研讀地理課程標準,理解這節(jié)課的內涵,并把它合理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能只是簡單的出示,它必須貫穿始終。一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是讓學生單純讀一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它進行解讀,還要求學生在導學案中圈劃關鍵詞,以加深印象,目的是讓學生一定要清楚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二是達成學習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在自主學習反饋進行競賽時,利用過渡語把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目標,如“構成、分布、文化”等再一次提出來,引起學生對目標的重視。三是回顧學習目標。學生學完本節(jié)課后,讓他們結合學習目標回顧總結,形成知識框架。四是檢驗學習目標。在達標訓練環(huán)節(jié)針對每個學習目標超鏈接設計題目,檢測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傊畲蟪潭劝l(fā)揮出學習目標的有效作用,所以說學習目標不僅僅只是出示,而是貫穿整堂課的始終。
2.注重開發(fā)鄉(xiāng)土地理教學資源
2016年我參與了**老師主持的省級課題《關于**州初中地理課堂鄉(xiāng)土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在之后的教學中我比以往更注重開發(fā)和利用鄉(xiāng)土地理資源,如:在導入時我利用我們“**自治州成立日”這一話題,引出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再如讓學生結合身邊熟悉的朝鮮族文化進行合作探討,讓學生切身感受家鄉(xiāng)的風土民情,以達成地理課程標準中“了解民族文化差異,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教學目標和“學習生活中地理”這一理念。也實現(xiàn)專家們提倡的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注重地理的學科特點
地理學科突出特點其一是圖文結合。我在精講點撥環(huán)節(jié)時,抓住課堂生成問題,有意識地滲透地理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注重讀圖,結合圖文掌握地理知識。如在學生回答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時,追問“你是怎么得出這一結論的”,引導學生閱讀民族分布圖,觀察“有沒有一個省級行政區(qū)里只有一個民族分布”,得出“大散居,交錯雜居”的特點,繼續(xù)讓學生讀圖觀察“壯、藏等這些主要少數(shù)民族分布在哪?”得出“小聚居”的結論。
4.注重教材的變化,及時增補資料
2018年的教科書與2017年的教科書比較,有關民族文化在活動題中回族圖文內容變更為苗族圖文內容。這就需備課時老教師要注意,即使不需要向學生說明更改的原因,教師最好查找、了解有關這方面信息,以便更好處理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生成問題,另外在做習題時要注意,不必把刪除的知識點帶進課堂,避免給學生造成負擔或掌握不準確的知識信息。
另外在涉及高山族豐收節(jié)內容時,教師需要向學生說明從2018年開始,我們國家把每年的秋分日定為“中國農民的豐收年”這一資料。以體現(xiàn)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總之,通過更深刻的研讀《地理課程標準》到達成學習目標,實現(xiàn)有效教學;通過更深入挖掘鄉(xiāng)土地理資源,實現(xiàn)“學習生活中地理”這一理念;通過更認真的去思考教法、學法,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感謝這次“送教下鄉(xiāng)”教研活動,讓我收獲頗多。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