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是我們每到春天就喜歡玩的一個項目,那時候,很多小伙伴拿著各自的風箏,來到一個寬廣的場地進行比賽,看看誰非得更高,放風箏是一門技術活,我們要學會拉扯,就像愛情、養(yǎng)孩子一樣。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顷P于風箏的人生哲理散文欣賞。
現(xiàn)在過年,相比小時候有些簡化了,但是傳統(tǒng)的情誼還在,比如“送燈籠”。“打燈籠,碰燈籠,他舅給娃送燈籠”,小時候我們就都會這句話。每年過了春節(jié)走親戚的時候,舅舅都會給外甥送一對紅紅的燈籠,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圓圓滿滿,F(xiàn)在這些傳統(tǒng)還在,送燈籠的習俗依舊很濃烈,不光是送燈籠,也可以給外甥送風箏了。
風箏,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放風箏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它承載著孩子的夢想以及放風箏人的心靈寄托。剛過春節(jié),春風和煦,拽著線迎著風跑起來,風箏便會頂著風扶搖直上藍天白云間。一圈又一圈放著線直至放完一轱轆,風箏越飛越高,整個人都通透了,心情也跟著舒暢起來。廣場上風也不是那么穩(wěn)定,吹吹停停的,風箏就飄飄揚揚慢慢落下,小孩子趕緊奔跑過去撿起來,拉起繩子撒丫子跑起來又會重新放飛的很高很高……
弟弟說,還是小時候在麥地里放風箏比較過癮,一望無際的麥田,風也比較大,跑起來很是灑脫也不用看方向,只要迎著風就好,一不小心摔倒了也沒那么痛。記得小時候爸爸帶著在地里放風箏,總是放完一轱轆線再接一轱轆,聽說最厲害的時候接的線放完了三個轱轆線,風箏看起來都很小了。不過,最后線還是斷了,風箏也飛走了,據(jù)說爸爸都跑到鄰村去找他那斷了線、放飛的風箏去了。
風箏的夢想是天空,而線則是導航、是牽制、是管理、是墊腳石;放飛的風箏獲得了自由,斷在手中的線則是一份牽掛和惆悵。就像我們每個人逐漸長大的過程,父母專注放著手中的線,我們就是線那頭的風箏,風箏會越飛越高,放風箏的人接續(xù)著手中的線迎著風奔跑,為了讓自己的風箏飛得更穩(wěn)更高。
某天,我們長大了,就像風箏線放到了盡頭,就掙脫了線去尋找自由了,而斷線的那頭永遠是等待、是牽掛!
那放飛的風箏,不是放風箏的人牽著風箏,而是風箏牽著線的那頭……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