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shù)》一書由王小波所著,講述了作者對中國民眾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態(tài)度來直面人生,用輕松的角度來解釋復雜的人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浅聊拇蠖鄶?shù)讀后感3000字欣賞。
一
距離上次這樣認真的寫看一本書后的讀后感,應該十年有余了,長得都忘記了寫讀后感的套路了。
記憶中應該是先夸一下作者,百度復制粘貼過來簡要概括地寫一下他的生平,這本書的背景材料,自己看這本書的感悟,然后引用書中的話,證明作者寫得是多么生動形象牛逼,自己看了過后多么受益匪淺,再一次一邊引用書中的妙語連珠一邊含沙射影夸自己,覺得自己收獲大大的滿足,享受了一頓精神的饕餮盛宴,然后鄭重其事地推薦給你,一般就可以結束了。
如果膽子再大點,可以評價這本書的價值,作者對推動歷史文學革命前進的貢獻,再一次證明這本書不僅是好看,還有治療愚昧無知的功效,或者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作者指手畫腳一翻,這本書不僅下流無恥還帶壞善良風俗,最后心滿意足地發(fā)表讀《××》有感。
我看大家都一直是這樣做的,我卻不。讀你們都寫了好多了,我就光寫感吧,這樣又可以壓縮一半自己給自己強加的工作量!不寫這個感,我覺得對不起這本書,在這個各種各樣的書脹了架子,和超級市場里陳列的衛(wèi)生紙一樣多的時代,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shù)》,不容錯過!
其實,我不能放過的,是我自己!
二
本我也就一直沉默的,我不要臉地覺得和我一樣的人是大多數(shù)。一是人真的很懶,說話有時都覺得浪費口水,也不曾想寫文字作文章,還有就是有些墮,自甘平凡還說自己難能可貴。二是習慣和喜歡沉悶、灰暗和無聊透頂?shù)暮谝。不過黑夜是他們給我定義打的標簽,畢竟掌握黑白陰陽對錯的絕對話語權在他們手上。像我這種夜游動物,那里會粗糙而無聊呢?誰也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大白天就把我們晚上才做的事悄悄做了,還大言不慚地轉過頭來說討厭黑夜。
所以很多人以為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遠到很難找到感覺還有比自己不幸福的人,因為找不到還有比自己更慘的人,吃瓜群眾就只是傻愣愣的自嘲一翻而已,偶爾回想起這個人這個名字,卻總記不清道不明白。
這有點像大學的生活,不冷不熱的混日子,刻意求學而且十分認真地表演著虛無。因為什么都不懂,自然也就什么都不怕,頭腦是表示自己是個好人的工具,于是四年或者更多時間,為此必須學會背誦一批格言、教條和絕對真理。考研究生有點像賭命,要是博士的話甚至比賭命還嚴重。到頭來回家還不免被父母說罵嘀咕一頓:學了聰明學反而變得更笨,連地都不會種了?
現(xiàn)在不是元氣少女就是女強人,不是小鮮肉就是老干部,從少年就直接到中、老年,青年似乎是不合理的非主流存在!青年大多是指手畫腳的憤青,挑破離間破壞社會氛圍,對內很愛惜羽毛,對外則真能下得去手。所以被大奸大惡之徒所騙,心理還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騙,就不能原諒自己,放不過自己的良心。倘若對自己做價值判斷,還要付出一些代價;對別人做價值判斷,那就太簡單、太舒服了,太過癮了。
讀書時候考慮比較多的問題,是國家繁榮昌盛和全人類的未來,是肩膀上承載的光榮使命,就差等著救世主來召喚了。我也是廢話簍子,講過一些違心的話,一不小心,便連自己也以為是一個憂國的志士,人們是每苦于沒有“自知之明”的。
于是我也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shù)人,自認為并不是朋友口中的憤青。只是很多時候話語的無力感和空虛感超過了它本身的價值,索性閉口不言。我既不能證明自己是啞巴,也不能證明自己不會寫字,你們打聾子罵啞巴,拉我下水,也只能叨叨嘮嘮嗑爪子下下你們的精神原子彈。實在不想動手動嘴了,就裝瘋賣傻一下。
三
終于熬到畢業(yè)工作養(yǎng)家糊口的生活,突然發(fā)現(xiàn)每天都是流動酒會,集體調情,自我放逐,正當做生活的逃兵,而自命為成熟穩(wěn)重。于是覺得被丟棄在了物欲橫流泛濫成災時代,而人際關系又是那么冷酷無情,想好好聽一堂課,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老師了。
對識得字的成年人來說這種生活就是一種負擔,有時甚至會痛苦掙扎。那些專家教授狼心狗肺的說法,就如嗓子里有一口痰,硬是被憋著忍著,肯定很難受,可是你又不敢不吐不快,憋久了,連口水、痰一起咽下去還不敢說點什么。
我是這么理解這件事的:別人希望我變得笨一些,謝天謝地,他們沒有成功,不過也有些人,巴不得自己傻一點,再傻一點也沒關系,傻到成為一個好人,不過很可能是個很好的笨蛋。
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還不夠聰明,因為頂好的這些人有一種驚世駭俗的思辨能力,天馬行空不拘不束的思想火花,你沒有,就說明你還不夠純粹,還不夠深入骨髓的鉆研。還有一種情況是:一旦聰明人和傻人起了爭執(zhí),我們總說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聰明人也會變傻,這種法子現(xiàn)在正用著呢。其實兩千多年的孔孟程朱,攏共就是人際關系里那么一點事,再加上后來的陰陽五行,好點說,也最多是復雜的人際關系加上陰陽八卦金木水火土。
這難道不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嗎?因為識得點字,自己也沒放過自己,我就一直特別害怕那種隔一段時間就問我有什么收獲的人,特別工作之后,換成每隔一段時間就問你找了多少錢,總是有一種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窘迫感。好多好的電影,綜藝節(jié)目,國產電視劇,我也不怎么看,不是不喜歡,是怕看了心里難受得慌。文學作品不是政論,是藝術,把藝術拿來搞政治,就好像看著一個清秀淡雅眉清目秀的大家閨秀流落街頭被路人涂紅抹綠上街唱歌一樣。我怕我白發(fā)蒼蒼的老母親忽然知道自己生了個傻兒子而傷心難過。
四
生活中的很多細節(jié),很多感悟我都有,但我卻不能寫下來,不能說出來,一直閉在心里,爛在肚里,還將會帶入墳墓。而終究會有人寫下來了,讓我們去品味去咀嚼,余味無窮,兜一圈回來總算明白,原來生活都是這樣的道理感悟。
他們幫我總結出來的成功黃金法則做人準則是很好的,特別是成功學,只是真的沒人堅持下去,大家都太急于變現(xiàn),理論工作也沒太多人做,就更不要提為后人栽樹了。以前是日子時光太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xiàn)在是太快了,我連我都愛不過來,那里還有時間再去愛你。
所以以后干脆利落點,我的故事我親自來寫。我們都對喜歡的人大聲說喜歡,卻不敢小聲對討厭的人說不喜歡,就如婚姻一樣。結婚時候大張旗鼓向全世界宣布,離婚時躲躲藏藏不敢公開。搞的大多數(shù)人都都活得提心吊膽口是心非,活成難得糊涂的模樣。
之前我就沒想到門檻這個事,“難得糊涂”是有門檻的,那是洞明世事后的一種達觀和豁達?尚Φ氖牵芏啾緛砭突问幹荒X袋漿糊的人還四處嚷嚷著要“難得糊涂”。當然,說的,就是我啦!所以也就自我標榜暈頭漲腦地白活了幾十年,在那種環(huán)境中,沒事干就成為最可怕的社會問題。因為許多人的人生就此陷入了百無聊賴的煩悶之中,精神困頓最容易胡思亂想,或者懷疑人生和破壞欲滋生。
后來發(fā)現(xiàn)當初哈哈哈的相聲小品也只是調侃弱勢的幽默,難免心頭一震,說直白點類似人的自慰,很爽,很痛快,然后到了最后只有無盡的空虛,發(fā)現(xiàn)一切毫無意義。說太監(jiān)認為性生活危害健康都有點輕了,就如同一個太監(jiān)面對后宮三千佳麗般的殘忍。
五
想到要老了,步入中年踏入墳墓不期而至,心頭就瘆得慌。待還沒明白過來,就老了一歲一歲又一年,主要的不能放過稀里糊涂地混日子的原來的我,是有多遺憾,多么怕死。
“我們要感謝苦難,感謝傷害過我們的人和那些事情”,憑什么我們要感謝他們?我本來過的好好的,他們過來把我打趴下,我渾身是傷地站起來,還要感謝他們?
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一些。這樣想,便更加慌張起來,我怕余生太短,彌補不了前三十年欠下一屁股債,等到人死了,帳還沒還清,死不瞑目。∪说谋拘允遣幌矚g犯錯誤的,所以想把他搞糊涂,就可以糊里糊涂得過且過了。
教化這個事兒如今聽起來挺操蛋,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處事邏輯強加給別人,簡直是對靈魂的強奸。
那些能搬能扛能偷能搶的還好說,可是在新的精神地盤上的殖民者即便拿著槍炮,也處于隱性的弱勢,所以有些東西不能明搶,只能騙。因此,新的精神殖民者就有了一個艱巨的使命——兜售他們的生活方式,以便打開新市場。好像說得有點委婉,重新說直白一點又覺得自己是個傻大個,還是不說了。
六
不是看一篇文字,寫一段文章或者聽一席談話就能平衡自己的,更不是一本成功學,一段勵志視頻就能戒掉壞習慣,太多人渴望被成功被敬仰,希望人生故事都是勵志的。
不過另一方面怕被裹挾被代表和被綁架,不僅自私自大極端盲目,還懶散賴皮耍無賴,或者集體沉默毫無作為,麻木真的會變成一堵墻,堵住了生活的真相,擋住了真理的余光。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要是我年輕,我真應該認真地想想這些問題,首先,就得先學會質疑和拒絕,要學會獨立自由地思考問題,還有不受約束地表達想法,如果可以,真的應該要讓我們年滿十八周歲,再讓我們不受干擾地選擇我們的信仰。
就如盧梭說的: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可我老了,這次我明白了,所以,我要選擇認真地老去!
這,就是我的自由宣言!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