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相信很多人對于紀錄片都不會有那么大的熱衷,但是這部影片真實的展示出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小編給大家?guī)砹似膫春天觀后感影評精選,一起來看下吧,相信大家都會有很多的感觸。
春節(jié)隨我媽回老家過年,那是一個三,四線小城市,也就有機會近距離看看小城市如何過年。突然就想起《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同樣也是記錄普通小城鎮(zhèn)的春節(jié),上映之后,被人稱贊,豆瓣獲高分評價之外,其實還被人吐槽說導演在用家庭錄像圈錢,覺得這些故事很普通,尋常人家都拍的出來,但普通人真的拍的出來嗎?
要知道最接近普通家庭影片的作品其實離我們很近,就是朋友圈的小視頻。普通人會拍的春節(jié)畫面大多是除夕年夜飯上大家一起舉杯歡笑,爆竹聲響,小孩子說著大人教的吉祥話,討要壓歲錢。這些畫面都帶著人們對于春節(jié)的定式想法,要喜慶熱鬧,要和和美美,或多或少都帶著擺拍。但很少有人會拍拍真實的春節(jié)——吃完飯后的娛樂,常常是看電視,打麻將和打牌,而且還要小賭一番,不來錢就沒意思。為頓團圓飯,忙活好幾天,一桌的硬菜,常常要一家吃好幾天才能消化完。至少這些都是我這次看到的真實感受。
《四個春天》也有拍放鞭炮,和親戚吃飯的畫面,但剪輯很節(jié)制。甚至看得出來爸爸和媽媽在鏡頭前很自然,知道要避開看鏡頭這件事----那樣會顯得很刻意。相反,我覺得這一家人中“偶像包袱最重”的反而是姐姐,看到有鏡頭的時候,會很在意自己鏡頭中的形象,說旁白也會帶上文藝腔。當然最自然反應個性的那段,就是在餐桌上和父母聊自己被人搭訕,自己被誤認為八零后,那份未說明的小得意表情才是真實姐姐的個性。
其實第一次看這部記錄片開頭,我就產生過一個疑問,什么樣的家庭會愿意去拍這樣瑣碎的生活畫面?雖然他選取的時間點是春節(jié),這的確是很多人愿意記錄的重要節(jié)日。但畫面選取上,完全沒有很多普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畫面。比如一家團圓,舉杯慶祝,說著各種吉祥話相互祝福之類。(雖然他也拍了,但是相比整個片長,那真的很少。)而且我一直覺得他家好像不怕鏡頭,普通人看到鏡頭在拍,本能想要留下自己美好的時刻,拍的精神一些,美好一些。但這片出來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就是平凡普通人的生活啊!雖然把機器架在各個位置,東拍西拍后,展示出來的普通生活。沒有美化的濾鏡,普通的準備年夜飯流程,祭祖,和孩子一起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普通人都做,但覺得不值得去拍的東西。到影片的后半段我才反應過來是為什么導演會像這么拍,因為受到他爸爸的影響。導演的爸爸自己年輕時就是這樣去記錄生活,會拍自己做物理老師的最后一課,會拍和兒女一起去爬山,在河邊洗衣服的鏡頭。
而且他爸爸和媽媽真的有些不一般。我后來讀到一個對導演采訪,有說過一個細節(jié):九十年代,他父母還完欠債之后,做了一件事,就是花2萬買了攝影機。但同一個時期,他叔叔花3萬買了套100多平的房子?梢娫谟^念上,他父母的確和普通人不大一樣。甚至 我還記得影片中他父母晚上的娛樂活動,一個人在用縫紉機做針線,另外一個在用軟件編輯視頻。說句實在話,在三四線小城市,我自己親身看的大多數人的娛樂是打牌,打麻將和看電視。很少會有人在那里學習,編輯視頻,養(yǎng)蜜蜂,甚至很有情趣地惦念自家燕子每年的來去。我是看到后半段播放他父親拍的影片,才知道他爸爸之前是個物理老師。甚至通過讀導演的采訪才知道他們全家三個孩子都是大學生的事,要知道60到70年代的大學生可比現在要金貴太多。
記得開頭他姐姐出場提到路上被人搭訕,搭訕姐姐的人說自己那個年代考大學特別困難,但事實是姐姐比那個搭訕的人還要大2歲,也是60年代人卻考上大學?梢娺@個家庭對于教育是看重的。導演在訪談中提到,他爸媽過去曾經無償養(yǎng)過很多學生。因為他爸數理化都能教,而他媽媽平時管的嚴格,所以很多人慕名把自己的孩子送過來學習。甚至他姑姑會把在市里讀書的姐姐接過來,讓她待在他父母這里學習。但他父母都沒有要過一分錢,也沒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那怕現在因為這部片子走紅,全鎮(zhèn)的人都看過之后,對他父母都另眼相看。他爸爸媽媽也還過著和過去一樣的普通生活,沒覺得自己是個名人。
還有就是對于姐姐的過世,拍的很節(jié)制,這點也在網上被人說覺得父母很冷漠。我卻覺得那才是還活著的人最該有的態(tài)度。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肯定很難過。但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xù)活著。那么最尊重死者的方式就是好好活下去,像他父母那樣對生活充滿熱情的活下去。
所以我還是很推薦沒看過的人去看一下這部《四個春天》,不光是因為它很感人,同時也因為它展示了另外一種春節(jié),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引人思考的作品常常在于它展示給人生活還有其他可能性,給你機會去比較和反思自己的生活。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