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人生中,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要因為顧慮太多放棄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回歸原來的色彩。我們需要解放生活中被抑制的快樂。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人生清單讀后感:生活永遠不晚。
現實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想嘗試去學習一樣東西然后身邊會有人說這個是年輕小姑娘家玩的;想去流浪去看看世界會有人說你早就該已經過了做夢折騰的年紀了。年齡越大越難去做一些改變,因為不僅你自己的顧慮越來越多,更多的是身邊總是會有很多以真心對你好的名義讓你三思而后行的人,然后會不斷消磨你的意志直到你改變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為止。然后你就真正地在固定的自己也許并不怎么滿意的軌道上日復一日重復著自己生活,再無生氣和激情。
"叉子、刀子、勺子。就得按照這個順序來 。"
小說《人生清單》的主人公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了,然而她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的城市,沒有出去工作過。一開始為了照顧好年齡比較大的婆婆而選擇一直呆在家里,后來是照顧丈夫從前妻那里帶來的孩子,在孩子長大后慢慢都一個個離開家,也再也沒有人提出要出去工作的意圖,然后我們的主人公布里特-瑪麗就全職在家。她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每天按照自己列出的清單做事,從不喜歡意料之外的事物。
“從那一刻開始,她就把他的夢當成了自己的夢,把他的人生視作她自己的人生。”
本以為會就這樣平淡簡單地過完一輩子,直到發(fā)現自己愛了一輩子的丈夫出軌了。直到小三打電話到家里,直到她再也無法在自我欺騙在自己給自己編造的謊言(只要自己不去想這一切都是沒有發(fā)生的)里生活。直到她不得不離開家不得不作出改變。
人生的樂趣本來就少得可憐。無論是誰都很少有機會留在原地,拒絕在時間的長河中隨波逐流,在快樂的漩渦中永遠沉溺下去,也無法毫無保留地愛一個人,時時刻刻充滿激情。
幸運的是,布里特-瑪麗并沒有對自己的人生絕望,63歲的她第一次來到勞務介紹所,得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向死而生,63歲的她也第一次真正過上屬于自己的人生。真正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心愛并愿意一起生活的人,幫助那些理解自己和能夠一起成長的人。
人要學會勇敢的面對那些在平庸生活里被抑制的快樂和激情。
然后你會收到一桶讓你開車去巴黎的汽油。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