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來自印度的運動傳記電影《摔跤吧,爸爸》,影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主要講述了曾經(jīng)的摔跤冠軍辛格打破傳統(tǒng)培養(yǎng)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故事。很多網(wǎng)友對這部電影都給出了一致的好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很有震撼力的一部印度電影,希望大家都帶孩子看看,包括老師們也該看看。這里我們不談政治因素,只說電影。
單就從電影來說,對青少年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對那些深處逆境的人同樣有很強的說服力和號召力。但我覺得這還不是這部電影的唯一重點。
還有一點,體現(xiàn)在教練和父親之間對于孩子也就是運動員的培訓方法和教育理念是存在極大的甚至是相反的觀點的。
這不能不引起現(xiàn)如今教育體制之內的所有人的反思和覺悟。
近些年,為什么社會上琳瑯滿目,形形色色的補習班輔導班如此令人垂青呢?且不說背后的巨大的商業(yè)利潤的合法性,就說這些課外班所能達到的目的就不是現(xiàn)在好多學校所能給予的。這說明什么?難道現(xiàn)在的學校只是占據(jù)著國家認可的學籍檔案制度就要扼殺所有青少年的真正志趣和意向嗎?當然,這樣說,這樣一概而論似乎多有偏頗,但這種現(xiàn)象背后,就是對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強烈的沖擊和極大的諷刺。
學,不得法。固然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的時間和精力。但,教,不得法。對孩子的目標取向更有著絕對關乎生死的影響。這一點,又恰巧是好面子的中國人最不愿意承認的。
傷仲永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恐怕只有在老師課堂上講的時候,我們才記得。
每天寫不完的卷子,每天背不完的課文,每天記不完的單詞,每天熬不完的困倦。多想出去踢踢球。《嘞氤鋈ヌ璋!孩子們稚嫩的呼救聲要被淹沒在了學校家長一聲一聲的威嚇里,早被淹沒在了要高分考重點的祈盼里。
分數(shù),和獎金掛鉤,和工資掛鉤,和職稱掛鉤,和面子掛鉤,和高校掛鉤…這種現(xiàn)象又被無意識的悄悄的延伸到了各方各界:醫(yī)院要考評職稱,單位要考核業(yè)績,領導要調查業(yè)績,每一行業(yè)都在尋找精英,每一個職業(yè)都在培養(yǎng)旗手。
我們似乎忘了,知識的背后是需要德來承接的,沒有德的引導和束縛,知識的泛濫同樣是危險的游戲。一度強大的納粹和軍國主義帶給人們的思考還少么?
所以,學習是快樂的事,學要得法,教更要得法。不能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成績的高低也不能衡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更不是評價和定性一個人未來的某個標準。這是最大的誤區(qū),也是最應該覺醒和自知的。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幾千年前,古人就精準地概括和指出了教書育人的根本理念和方法以及順序,缺一不可。可科學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又是怎樣對待教育,對待孩子們的呢?不可或知。
一點淺見,聊以自慰。首先聲明,鄙人對孩子們的老師無任何流言蜚語,有啥意見也當面提出,絕不喜歡背后損人利己的營生。也渾不敢發(fā)朋友圈和孩子的學習交流群,怕引來無數(shù)飽學之士的唾沫和磚頭罷!但權當為了自己的孩子,讓唾沫淹死磚頭砸死又有何懼?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