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由阿爾伯特·哈伯德所著,講述了19世紀美西戰(zhàn)爭中關于書信的一篇傳奇故事,你讀這本書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2000字。
一直以來,不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企業(yè)界,學習這本書的熱度始終不減。這本書我大概在16年前就讀過,那時候全國開辦的各類企業(yè)培訓中,大都會引用這個故事,圍繞這個故事各類文章也競相作出自己的解讀,隨之興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各大企業(yè)競相購買這本小冊子發(fā)給員工,希望企業(yè)的管理者和普通員工能從安德魯·羅文的故事中得到啟發(fā),改進工作意識,提高執(zhí)行力。
一本小冊子,既不是說明書,也不是操作手冊,僅僅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軍人如何完成任務的故事。雖然用了大量的筆墨描述路途如何艱險,但點睛之筆主要用于刻畫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反映他在接受任務、面對困難時難能可貴的“意識”。是的,就是“意識”!因為除了“意識”,我再找不出更合適的詞語了。這種“意識”是接受任務不講條件的意識,是完成任務全力以赴的意識。
接受任務不講條件
“他可能在古巴東部的一個地方等你。你必須把情報如期安全地送達,這事關美利堅合眾國的利益。”“沒有人知道加西亞將軍在哪里,你自己得想辦法去尋找他們,以后所有的事全靠你自己了。”這是故事開頭麥金農(nóng)總統(tǒng)急促的命令,瓦格納上校簡要的說明。
關于這次任務,還有其它的信息嗎?沒有,真的沒有了。因為總統(tǒng)先生說了,加西亞將軍可能在某個地方等你。記住,總統(tǒng)說的是“可能”。而瓦格納上校的意思是“你自己看著辦吧”。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會奪口而出:開玩笑吧,這也可以,虧你們想得出。但羅文沒有多想,他只有一個意識:任務迫在眉睫,顧不了這么多,如何才能將信送給加西亞。他沒有將劇情反轉,反問總統(tǒng):總統(tǒng)先生,這可不好辦啦!你真不知道加西亞將軍在哪?還有可供參考的信息嗎?這一路上安全怎么保障?意外傷害險可得提前給我買啰……都不知道是吧!那事先說好啰,完不成任務可不能怪我。
即使面臨這樣的境況,接到命令后,羅文沒有講條件,而是立即思考如何才能完成任務,出乎常人的預料,是最打動讀者的地方,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故事發(fā)展的方向——一定要將信及時送給加西亞。否則,故事就會如上所說發(fā)生反轉,羅文先是對未知的路途深感恐懼,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遇到困難灰心沮喪,半路編個理由“打道回府”,這完全有可能。如果這樣,這個小冊子的題目就不再是《把信送給加西亞》,而會變成《快遞無法送達的三個理由》。
所以,接受任務不講條件,不是莽夫之勇,也不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意識。相信你的上級,或你上級的上級,在下達任務時不會沒有根據(jù),不會信口開河。有了這個意識,你就會在接到任務時立即進入工作狀態(tài),投入百分百的熱情,開足腦筋考慮如何完成任務,調動一切可用資源,做到全力以赴,即使在遇到困難時也不忘承諾、繼續(xù)前進。
完成任務全力以赴
這是講一個美國軍人的故事,也讓我想起了一個有意思的對比。相對于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麻煩他們的上司,但出發(fā)點不一樣。美國人特立獨行,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不愿意麻煩他的上司,認為這樣會妨礙到自己的思路。日本人把麻煩他們的上司看做一件丟臉的事情,是推卸責任、沒有能力的表現(xiàn),真到了不得不麻煩的時候,也會很恭謹?shù)恼f:實在不好意思,這個事情我想破了腦袋都沒有想出解決方案,所以才來麻煩您。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沒有太多根據(jù),但也反映一個道理,完成任務要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要以目標明確為前提。“但我必須成功,必須找到加西亞將軍,親手把信交給他。”“余下的路程將更加艱難,但是我卻沒有時間考慮這些,我必須立即上路!”為了讓可憐的馬走下山谷,我們殘酷地抽打它們。但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信必須及時送給加西亞”。這是羅文在困難面前的自我激勵,反復告誡著自己,他目標明確,心無旁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正如羅文自己講到的:“一想到自己所肩負的使命,便無暇顧及眼前這些美麗的景色。”“真想戲弄敵人一下,但任務第一,游戲第二!”“山路彎彎,如果不熟悉道路,定然會陷入絕望的境地。”目標不明確,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目標一旦明確,就要明確路線和措施,明確和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否則就會功虧于潰。
全力以赴需要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習總書記在談到釘釘子精神時講到: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要想戰(zhàn)勝困難,補足短板,提升績效,就要拿出釘釘子的精神。好比我們的工作,對于分行既定的工作安排,要抓實、抓實、再抓實,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切實干出成效來,拿實實在在的業(yè)績“說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全力以赴需要堅持。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往往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這也是后來羅文自己描述的:“夜幕降臨,我們5個人疲憊極了,幾乎支撐不住了,但是我們絲毫不能懈怠。”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堅持就注定完不成,堅持了還有可能,一旦完成就成為了注定。這是勇氣與概率的權衡。如何權衡?是否繼續(xù)前行?需要勇氣,需要頑強的意志。這就是面對困難、面對挫敗需要的勇氣和堅強。所以羅文后來才會感慨:“但是藝高人膽大,勇敢成了我們的救星”。
全力以赴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孤膽英雄,需要整合資源,達成最佳成效。微信上轉發(fā)著這樣一個哲理故事,一個父親鼓勵孩子搬動路邊一顆大石頭,小孩使出渾身力氣都不能挪動,只好跟父親說盡力了,但石頭太重,父親反問道:你盡力了嗎?我就在身邊,你為什么不尋求我的幫助?管理需要整合資源,組合的創(chuàng)新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為完成一項工作,從信息、人員、物力、財務、產(chǎn)品等等,都需要結合實際一一進行整合,充分利用內(nèi)部或外部資源,尋求最佳資源組合,才能達成最佳效果。羅文一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也在不斷獲得他認為的最準確的信息。同時,還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正如他講到的:“急于與加西亞將軍取得聯(lián)系,于是建議夜行,但我的建議沒有被采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