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殺手》是一部由艾米莉·布朗特和本尼西奧·德爾·托羅等主演的驚悚犯罪電影,影片劇情精彩,畫面震撼,小編整理了一些網友們對這部電影的觀后感,一起欣賞吧!
01
只是單純的趕在2之前再補一下1的劇情,15年看的時候還沒有寫影評的習慣,而后在60500條評論后追加一點點觀后感希望為時不晚。
影片就是在一片灰蒙蒙中展開的,墨西哥的懷瑞茲,一座非常不起眼的邊境小城,卻有著地獄之都的惡名,那是謀殺者的天堂。當看完第一場押送戲的時候,我就猜到,這種欲破不破的戲碼會一直貫穿整部影片,直至最后一幕噴薄而出,果不其然,經過90分鐘的鋪墊,隨著亞歷桑德羅開向菜鳥FBI的兩聲槍響,影片的高潮被狠狠撕開。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昏昏欲睡的人突然被迫接受了一次冰桶挑戰(zhàn),渾身每個汗毛孔都頓時颯爽。
不得不佩服導演在氛圍上的渲染,每個鏡頭幾乎都下足了本錢——恐怖屋的35具尸體,吊橋上倒掛如儀式一般的殘肢,高速公路上的屠殺,乃至Jon Bernthal的出場,就連激情戲都會讓觀眾有種驚駭?shù)腻e覺。就像暴雨前轟鳴的雷響,再劇烈也只是前奏。
看似是希望,實則卻絕望。這是兩次觀影后的唯一感覺,再刷一遍更堅定了這個想法。
還記得凱特同意加入聯(lián)邦特種部隊前問的那句話嗎——“我們能抓到這個案子的罪魁禍首嗎?”她是如此憧憬伸張正義,但結果根本沒有什么厄爾巴索,整場秀就是個騙局。懵懵懂懂地加入,以為自己是個人物,最后馬特卻是這樣告訴她——“因為這支部隊不能在美國境內行動,必須由其他(執(zhí)法)機構人員隨行。”簡單說就是,請你來不是因為你有想當王者的動機,而是你的青銅段位不會干涉到我們!
這是女一。而男一的表現(xiàn)就更加露骨,不是為了懲惡揚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復仇。凱特看似強悍的表面實際外強中干,和真正經歷過絕望的亞歷桑德羅簡直是云泥之別。就像男一說的,凱特就像他的小女兒,最后那么委屈的在陽臺上舉著槍,卻沒有勇氣扣下扳機——就連兩個人的絕望都差的如此之大,一個面對世界心如死灰,一個竟在哭泣自己的三觀崩塌。
亞歷桑德羅的絕望是那么徹底,以至于在復仇的路上心里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無論是有孩子的父親還是有父親的孩子。一槍一個小朋友。那一刻相信很多玻璃心也跟著破碎了吧。
再來說說故事,導演用很簡單的一個橋段予以詮釋,特種兵問凱特喜歡看煙花嗎?在地獄之都,幫派為了爭奪毒品的掌控權和地盤,沒有了頭目只是混亂的開始,斬首行動只會節(jié)外生枝,看似安靜的城市實則是座戰(zhàn)場,每一朵燦爛的煙火后都伴隨著血腥的殺戮。而現(xiàn)實中更加可怕,懷瑞茲這座小城有超過3000的警力,但如同無物,每一屆警界高層上任幾乎都被暗殺,換言之黑幫根本不屑于賄賂,直接干掉比打通關系更暢快。警察成了養(yǎng)家糊口的基層職業(yè),幫黑幫運毒是賺外快很好的途徑之一。
如果說影片最后終于有了晴空,最大的黑幫頭目死了,一個普通的母親帶著孩子滿臉笑容地去球場踢球,背后卻響起一陣騷動與槍鳴,男孩也似乎早已習慣這種混亂,只回望了不到1秒,便又投入到自己的娛樂當中。
看似是希望,實則卻絕望。
02
利害關系不很明白,但從墨西哥第一場火拼包括之前的準備動作開始,這部電影就是在腳踏實地的告訴我們邊境是什么樣的,我不知道現(xiàn)實是不是如此,但整部電影不花哨,很穩(wěn),劇情和流暢度都夠,不是為了走劇情而劇情。
評論覺得kate太弱,她的反應完全情理之中,沒有任何問題。她的存在感到最后越來越弱,不是導演刻意削減戲份,是隨著劇情發(fā)展,從外圍打擊到內核,kate已經不重要了,她無法控制整個局面,甚至她對整個任務一點影響都沒有。所以她的存在感到最后不可能再強。她之前的戲份多是因為那是一個切入點,這部電影帶我們從一個撕裂的小傷口走到一個我們無法解決的病毒面前,我們無能為力。如果kate都無能為力,我們連她的能力都沒有,我們更加無助。這部電影實際上是以觀眾的角度入手,帶領我們進入,就像在一步步帶著我們去探索,手把手的告訴我們什么是什么。然后最后到了內核面前,把我們扔到一邊,告訴我們必須接受,但不會再手把手教了。
亞歷桑德羅這個角色太棒了,暴力與柔情的典范,但不同的是他在這兩者之中切換自如,就像是工藝品一樣精雕細琢,根本不需要任何緩沖。最后一場戲,他給kate一顆糖又立馬一耳光,再緊跟著一顆糖,簡直爽飛了。他先是說你讓我想到我女兒,盡管他這么說卻立即讓她簽字,kate不愿意就用槍抵住她的下巴,kate哭了他就立馬擦干她的眼淚,撫摸她的手背。這個角色太迷人了,這對也很有意思?上е皇请娪埃绻请娨晞【秃昧。
03
3年時間,刷了好多遍。夜景那段單獨刷了幾遍,最后兩個男人的談話也單獨刷了幾遍。
《邊境殺手》 觀后最大的感想是真實。
開場的汽車爆破,尸體,爆炸。節(jié)奏都不快,但每次給出的答案讓人震驚,難以置信,轉念一想,這不就是正常的毒品販賣集團干的事嗎。
Kate,一個對毒品集團作案涉入不深的檢查官,時時刻刻都在以正常人的思維,正常的法律思維去判斷問題,當然,還有一個更加幼稚又單純的搭檔。 與其說是故意刻畫這樣一個角色來反襯,不如說Kate就是毒品交易的局外人,就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外行看熱鬧,Kate以“看熱鬧”的態(tài)度去處理毒品犯罪,自然是走馬觀花。 整部電影,Kate都在現(xiàn)實與他已構建的世界觀斗爭, 電影最后,放下槍的一刻,Kate放棄掙扎。
Alejandro,冷酷無情,對Kate卻特別暖一點。最后兩個男人的談話,解開了Alejandro為何如此般性格。當然,Alejandro和Diaz的談話,和最后boss的談話,都給人一種成熟男人的感覺。Diaz:“what will happen to me”,Boss:“not in front of my boys”,映象深刻,都不是普通人可以輕易以如此語調講出來的。 但是氣場兩人還是差了Alejandro一個層次,這就是現(xiàn)實的殘酷是否有真實在自己身上的滾一遍帶來的區(qū)別吧。
此電影在豆瓣7.5分,實話說,很合適,因為他并不適合所有人。絕大部分人活在自己幸福美滿的世界中,有Matt,未來的Kate暗中保護著,并不需要了解世界的灰暗一面,自然對此無愛。
還有很多細節(jié),映象都很深刻,比如Alejandro飛機上一段,提著水瓶去吉爾莫房間一段,橋上倒掛的尸體,當?shù)厝私o特警們介紹區(qū)域情況的片段,Kate進銀行,后面出事后被救后的表現(xiàn),夜景那段。。。整體的背景樂等等,各種體味,自己體會吧。喜歡的人自然能找到同感。
04
我臉盲,看外國電影有天生的障礙。
第一次看《邊境殺手》,只認清了四個人:艾米莉布朗特,德托羅,黑人警察和CIA那個大牛逼。
艾米莉當年在《明日邊緣》太顯眼,阿湯哥簡直淪為了配角。德托羅是因為《21克》,“上帝甚至知道你每根頭發(fā)絲的動靜”,他好像是從伊納里圖的片場直接過來的。也就黑人和大牛逼,純粹是電影里辨識出來的。
第一次看《邊境殺手》,地名人名鏡頭語言弄得我一頭霧水,劇情都沒理順,電影就看完了。
時隔兩個月,這是第二次。
《邊境殺手》是我這半年里第一個看了兩遍的電影。
這是有啟示意義的:我一直認為,我的影迷生涯是從鼓起勇氣看第二遍《漢娜姐妹》開始的。
第一次看《漢娜姐妹》的時候,我還是個什么熱就看什么的小傻逼。那時候,感覺《漢娜姐妹》真是又悶又長,電影分類里卻有“喜劇”,真是豈有此理。
過了很久,我突然頓悟:這些個在大導演眼里好看牛逼的電影,我卻得不到多少樂趣,究竟是誰的問題?
……
遂再次打開《漢娜姐妹》,硬看!(那時候,b站還充斥著伍迪艾倫的電影。)
這次看完,觀感完全不同:好像發(fā)現(xiàn)了新世界。后來的幾年里,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多遍,一遍比一遍歡樂。
在這樣初為影迷的時期,《低俗小說》《教父》《四百擊》《安妮霍爾》等等等等都是看了兩遍才喜歡上。這時侯我才明白,第一次覺得人家悶,原來是因為自己審美低下!
或許也有臉盲的因素在。
看《邊境殺手》,真的是臉盲障礙多過審美障礙。這么說是因為,雖然我第一次看完完全摸不著頭腦,卻沒有立即斷定電影又悶又長導演是個大傻逼。(倒是看《降臨》的時候有這種感覺)只是暗下決心,看兩遍三遍四遍五遍,直到掌握了這片的所有信息再下結論。
第二次看完,立刻就感覺出故事很的精彩了。但大家說的攝影配樂屌炸天,我卻還是沒那么強烈的感覺。但是,我前面說什么來著:感覺人家不夠好,要首先覺得是自己審美低下,這是讓自己成長的最好態(tài)度。
興許我去學個攝影配樂,第三次看《邊境殺手》,就能感覺出那種牛逼到炸了天的氣質了。那時候,在我心目中,維神就真正成了維神。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