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是一部由麥斯·米科爾森和托瑪斯·博·拉森等主演的電影,影片由瑞典和丹麥共同聯(lián)合制作,首播于2012年,網(wǎng)友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相對較高,一起去看看吧!
01
人際關系就像一座黑暗森林,每個人都是帶槍的獵人,人際關系中必須小心,總是有著或多或少的陷阱,電影里的惡意吃瓜群眾和現(xiàn)代社會上的輿論影響力有什么本質區(qū)別呢。
劇本很扎實,沒有一開始就用褻童來賣慘和煽情,而是步步為營,很有質感。整部片子都在展現(xiàn)人性之惡,從孩子懵懂的惡到成人教唆的惡,不承認自己惡行的惡并且繼續(xù)也惡,人性啊,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看到后面真的絕望。
麥爺?shù)谋硌莺芫,眼神特別到位,那種淋漓盡致無可挑剔的表演,真的深深打動了我,忍辱負重,身正不怕影子斜,用行動維護自己的權益,用事實和時間證明自己。別人都在努力活成大多數(shù)人,而他活成了自己,結局的一槍也把所有的美好和愿望統(tǒng)統(tǒng)打了個粉身碎骨,心中郁結已久的被最后的槍聲驚嚇成了冰塊,一股徹底寒意彌漫全身。
02
“我們總假設孩子不會說謊,但很可惜,他們會。”
我們總會輕易的一廂情愿地去想象惡意。甚至,我們不愿過多的驗證事實,當事件發(fā)生了〈當一個謊言傳開了〉,我們的本性驅使我們去揣測,去想象。謠言遠比事實傳播的更快,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大家感興趣的不是事實,而是當謊言/謠言傳開,游戲就開始了,而且恐怖的是,這場游戲沒有結局或者說沒有人在乎結局,他們享受聚集傾吐想象自己作為受害者的心理,他們樂衷于創(chuàng)造惡魔的過程,但人性最殘忍的還在于,他們會集中惡意去攻擊,然后現(xiàn)實就變成了,從此以后,你,不再是你,你,只是他們眼中的你。
最后,看到西奧去找他,我很高興他終于鼓起勇氣去面對他的罪惡?吹浇Y尾的成人儀式的聚會,當我看到盧卡斯一個個看著這些曾經對他施有暴行的人,他們一個個回避他的審視的目光時,我知道事情不會結束,電影的開頭至結尾,盧卡斯無論在任何時刻,都保持著他作為一個男性應有的紳士品格,一絲不茍地捍衛(wèi)著自己的尊嚴,甚至是最后盧克斯還是善良地選擇與孩子和解。
但人性最最吊詭的是,不要揣測惡意,它永遠不會令你失望。
03
社會里有許多傷人惡語的暗槍,人與人之間為了某種正義感而拋棄彼此的信任。沒有實錘就亂說的人,真的是不好的。我們自己去評價別人的時候也要多想想事實。
電影里的悲劇我覺得是一個關鍵是幼兒園園長,聽風就是雨,自己瞎猜腦補,腦補到自己作嘔,何必呢,還誘導小孩子亂說,又請一個陌生大叔過來,給小姑娘造成一種“你同意我描述的事情就放你出去玩的壓力和誘導”,小姑娘先是被哥哥和同伴的ipad上的色情圖片影響,又不被家長關心,還被園長利用,喜歡的狗狗也被人們殺害,可憐啊。
很多人指責小女孩,是的,小孩子確實會不懂事,不顧自己言行的后果,所以才需要教育,但是不是教訓。
這兩年,中國也是有多起校園性侵犯事件被廣為關注,問題關鍵是師德跟信任,不知這些事情事實究竟如何,后來怎樣處理了。像前幾年的醫(yī)鬧,核心大概是醫(yī)德跟信任,估計現(xiàn)在醫(yī)院里都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了吧。
實事求是,四個字,說著容易,做到難呀。人們很多時候,并不想搞清楚事實,沒有努力去解決問題,而只是發(fā)泄情緒,比如電影里的超市店員,還有中國的一些鍵盤俠,做出一些沒有根據(jù)甚至缺少邏輯的言論,而且態(tài)度還很不好,不愿意討論問題,不愿意接受不一樣的觀點。
唉。
04
1.從男主的角度,面對質疑處理的太軟弱了,沒有正面的據(jù)理力爭,多次哽咽眼神飄忽不定,和情緒化,讓好友,甚至女友都一度心生懷疑。面對誹謗誤解的時候,至少應該給出讓人相信自己的理由吧?
2.孩子的謊言是事件的核心內容以及盧卡斯悲慘遭遇的直接導火索,孩子有錯,但不可恨,她不過是在懵懂的年紀,從別處接觸到一些似懂非懂的信息,用錯了地方用來引起人們的注意罷了,孩子怎么知道這樣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3.以幼兒園園長和心理醫(yī)生為主的所有的看客們,是這起悲劇的最大“功臣”,而園長和醫(yī)生又是直接責任人。孩子的純真并不是從不會撒謊,園長的先入為主,保護所謂的弱勢者,以上帝視角去看待事件的兩個當事人,態(tài)度卻如此偏頗,加上心理醫(yī)生的“循循善誘”式問答輔導,輕而易舉的就對一個善良的人判了死刑。并且,還在家長會公開宣布消息,這與一開始想要調查事實保護孩子的初衷難道不相違背嗎?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謠言止于智者,但這一群正義感爆棚的人卻把盧卡斯的人權至于何處?背后放冷箭殺芬妮,連超市自由購物的權利都剝奪?
4.如果說看客擴大了整個事態(tài),那么克拉爾的父母,應該說對這個事件要負最根本性的責任。家庭不和諧,對還有疏于管理,早早的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好的陰影。在最渴望得不到愛的時候,父母沒給,就把這種愛轉移到了善良疼愛自己的盧卡斯身上,當盧卡斯拒絕了自己的“表白”后,克拉爾不明白盧卡斯深層的含義到底是什么,反而感覺到連盧卡斯都不愛自己了,連最后一個可以依靠的人都不愛自己了是一種什么樣的體會?我想小孩子在這種時候是最敏感和容易做出壞事的,那些小小年紀的搗蛋鬼,大多數(shù)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他們,太渴望被愛,被關注,被呵護了!
5.最后說一下結局的那一槍。導演說,開槍的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含義。我想是的,可能是西奧的兒子,超市的老板和那些仍然不愿意相信真相的人,企圖報復盧卡斯,給予他“應得”的懲罰,警示”盧卡斯,不要試圖蒙混過關,打自己的如意算盤。也可以是那些曾經一度口誅筆伐的圣人們,他們打著狩獵的旗號,對象征和平的鹿子下手,卻連對方是鹿還是人都沒搞清楚。錯了之后卻又不愿意承認錯誤,轉身就逃避。
05
談及性侵犯,人們總是會怒發(fā)沖冠,站在弱者身邊去譴責罪犯。尤其是兒童性侵案,毫不例外地都會選擇相信孩子?墒侨绻⒆右驗槟承┰蛉隽藗謊呢?這不由令我聯(lián)想到邁克爾杰克遜的那幾樁案。不同的是,劇中的女孩不是受人教唆撒謊,她只是一時受挫賭氣撒謊。孩子尚且未形成正確的認識,他們甚至無法為自己所言所做負責。社會是有秩序的,居民是正義的,因為這些話,社會當然要維持秩序,居民自然要伸張正義。人們開始積極唾棄排斥這個猥褻兒童的變態(tài),即使孩子幾次聲明自己亂說的,他們也只認為是害怕是忘記了。其實大多數(shù)人并不關心事實的真相,只是享受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
盧卡斯是個溫柔禮貌的人,友好地和孩子們玩耍,耐心地勸導孩子們該做不該做什么,禮貌地對待街坊鄰居。當被誤會時,他沒有去指責孩子,而是理智地解釋希望談好不鬧大。可是最好的兄弟不敢相信他,事情還是越鬧越大了,人們變本加厲地實施正義,辱罵他、暴打他,他委屈憤懣,他要維護他的權利,他要整整潔潔和其他人一起過節(jié)。在教堂里,他無法向上帝懺悔,因為他本無罪,無法得到其他人的原諒,因為他不需要。在孩子們的合唱里,他越發(fā)感到委屈絕望,他痛打曾經的好友以發(fā)泄。
一年后,人們表面和解,實則各懷鬼胎。在遭遇極大的惡意誤會,盧卡斯還是選擇友善幫助女孩。片尾意味深長的一槍無論是警告還是殺意都明確的表達了這里不歡迎不接受盧卡斯。
我們當然要幫助弱勢群體,但更應該擁護真相。畢竟,在這般現(xiàn)實生活里,誰都有可能占弱勢。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