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由美國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著作的《死靈之書》這本小說呢?小編整理了一篇網(wǎng)友對這本書的讀后感,一起欣賞吧!
01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則來源于未知”。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如是說。
因為未知,所以不可預測,所以出現(xiàn)認知的局限,于是恐懼就成為想象的原動力,一如先民對自然規(guī)律的第一次解釋,就是一個因威脅而恐懼、因獲利而感激、因羨慕而崇拜而將自然人化后神化的過程。
由認知的局限引發(fā)的想象是恐懼最原始、最有力的源泉,也成為克蘇魯神話的永恒主題,從而為洛夫克拉夫特贏得“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恐怖小說家”的美譽。
這種認知的局限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里主要有三種源頭。一是源于人類生理的局限,人類獲取信息最基本的方式是以視聽觸味嗅為主的感覺,而感覺的產(chǎn)生則依賴對應的器官。換句話說,如果感覺器官受到損害,相應的感覺信息就無法獲取,在這一點上,只擁有五種感覺器官在宇宙中幾乎是盲目的——更何況每種感覺器官還有一定的局限。
第二種則源于宇宙的時空,138億歲的宇宙,46億歲的太陽系,數(shù)萬年的人類文明,數(shù)千億的河外星系,銀河系內(nèi)數(shù)千億的恒星,數(shù)據(jù)的堆砌愈發(fā)襯托人類在宇宙面前的渺小無力。
最后一種則來自于所謂的維度,如果二維世界像射手假說所說,無法理解三維世界,那么我們作為三維世界的居民自然也無法想象更高的維度。
洛夫克拉夫特的這三種觀點——尤其是后兩種——是現(xiàn)代科幻的基石,然而因為愛倫·坡的影響,他卻大步走進恐怖文學的世界。
因為不可知,所以這個世界注定存在人類無法理解甚至無法想象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種“不可知”的世界觀,克蘇魯神話得以應運而生,洛夫克拉夫特也完成對所有怪奇小說家的超越。
得益于一系列衍生作品的宣傳,在當前社會,克蘇魯神話儼然成為有些流行的小眾文化,有些人云亦云的跟風者就把洛夫克拉夫特與克蘇魯神話劃上等號,洛夫克拉夫特也成為被神化的作家。
但事實是,任何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作者,其之前和之后都有同樣偉大的創(chuàng)作者?颂K魯神話既不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全部作品,洛夫克拉夫特也沒有徹底完成克蘇魯神話的體系。
克蘇魯神話并不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全部,因為洛夫克拉夫特的創(chuàng)作走的同樣是一條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道路。這一點可以在這本收錄其小說全集的《死靈之書》中體現(xiàn)。
洛夫克拉夫特的早期作品深受愛倫·坡的影響,描寫的也多是破舊的古堡、狹長的走廊、幽暗的墓地這種哥特式恐怖,其間夾雜著煉金術(shù)、詛咒與精神錯亂等傳統(tǒng)元素。
后來愛德華·普朗克——也就是鄧薩尼勛爵——為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增添了“宇宙恐怖”,超出人類理解的元素開始顯現(xiàn)。但到目前為止,洛夫克拉夫特的不可知世界還只涉及前兩個源頭。
直到其創(chuàng)作中后期,1926年《克蘇魯?shù)暮魡尽芬晃牡陌l(fā)表才真正預示著后續(xù)一系列架空神話的出現(xiàn),也正是從這里開始,洛夫克拉夫特開始有意整合自己的作品。換句話說,《克蘇魯?shù)暮魡尽吩诳颂K魯神話體系甚至整個恐怖小說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克蘇魯?shù)暮魡尽分,洛夫克拉夫?ldquo;不可知”的三個源頭才真正融合,人類真正無法理解、無法想象的舊日支配者依次出現(xiàn),而其過去作品中出現(xiàn)的怪物——比如奈亞拉托提普和大袞——也成為舊日支配者或其眷屬。
而人類社會中真正貫穿整合克蘇魯神話的線索就是阿拉伯瘋子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創(chuàng)作的《死靈之書》。
《死靈之書》是一本貫穿克蘇魯神話的終極巫書,不僅記載著宇宙和地球的真實歷史,而且對舊日支配者做出詳細的介紹,甚至還寫有可以呼喚舊日支配者及其眷屬的咒文。
克蘇魯神話中的舊日支配者與宇宙同壽,甚至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宇宙意志的運行者,它們無法描述、不可理解,它們的崇拜者與眷屬遍布宇宙——它們就是“不可知”世界的具現(xiàn)化。
而舊日支配者的眷屬們同樣不可知,它們是超出常理甚至違背科學原理的存在,只要看一眼就會喚起人類最深層的恐懼,甚至部分種族還具備遠超人類的智力水平。而這些舊日支配者的眷屬們與踏上探尋“不可知”之路的人類,就是洛夫克拉夫特恐怖小說的罪魁禍首。
這是洛夫克拉夫特所創(chuàng)立的最初的克蘇魯神話,一個由《死靈之書》串聯(lián)起的對“不可知”的探尋,并確立其世界級恐怖作家的地位。
但洛夫克拉夫特只在生前確立了“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和后來被稱為三柱神的“萬物歸一者”猶格·索托斯、“孕育萬千子孫的黑山羊”莎布·尼古拉斯、“潛行之混沌”奈亞拉托提普,以及克蘇魯?shù)壬贁?shù)舊日支配者,并未對它們的職責和能力做出詳細的設定——這也使克蘇魯神話成為開放性的IP。
洛夫克拉夫特死后,克蘇魯神話被后繼者們不斷完善,也不斷添加新的設定,但始終無人敢違背“不可知”的主旋律以及探尋未知者的凄慘下場,而這種由不可知引發(fā)的恐懼也正是克蘇魯神話的魅力所在。
02
在《埃里奇·贊之曲》里竟然出現(xiàn)這句“有些像是薩特的面孔”。因為是電子書看的,也沒對照英語原文,猜測這里說的應該是“薩提爾的面孔。”“薩特”則絕對不可能,作者寫小說的時候,薩特才十幾歲,還是個高中生,是無名小卒,連法國人都不知道他,何況洛夫克拉夫特!
但這本書收集的故事非常完整,很值得看看。國內(nèi)其他出版社出的幾本都看過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