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我認真地了解并學習了時代先鋒郭明義同志的的先進事跡。他的事跡雖不驚天動地,但點點滴滴卻是可歌可泣;他雖是個小人物,但他的精神卻是偉大的;他雖在平凡的崗位,但他的追求是崇高的。
郭明義同志30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yè),幫助身邊弱勢困難群體化解矛盾,給300余個瀕臨絕望和無助的困難家庭帶來新的希望;他用愛心“捂熱”冷漠,甘做和諧社會“潤滑劑”的事跡感動了鋼城,并在全中國引發(fā)了愛的潮流;他用大愛營造了一個溫暖祥和的環(huán)境;他資助了180多名特困中小學生,而這些資金全來自他的省吃儉用;他無償獻血累計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
有人說他是“傻子”,可我不這么認為。他用自己的事跡證明了他是時代的先鋒,國人的楷模。身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學習他的先進事跡,要學習他心底無私、大愛無疆的高尚品質,要學習他持之以恒、愛心不移的堅定意志,要學習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諧共處的崇高美德。
郭明義為什么能這樣自覺地、長期地做好事呢?他的回答是: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就會有不同的人生思考。如果經常接觸唯利是圖的人,就會把金錢財富看得很重;如果經常接觸困難群體,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幫助他們。我為自己能為別人盡點習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諧共處的崇高美德。力而感到欣慰,也時常因為力不從心而感到內疚。我跟雷鋒還差得很遠,但依然還是希望你們多宣傳我,因為這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在這個年代,雷鋒精神并沒有過時。
是啊,雷鋒精神沒有過時,永遠不會過時。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高人格品行的感召力,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把無私奉獻,刻苦專研放在首位。讓我們接過雷鋒的槍,舉著郭明義的旗,在市場經濟的大潮里,唱響《學習雷鋒好榜樣》。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但如果做一輩子的好事就不容易了,郭明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事,卻不圖回報。
郭明義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安山鋼鐵工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如今郭明義仍然住在一個不到四十平米的房子里,在他家里連一樣像樣的家具也沒有,更別說什么電器了。郭明義一件棉衣就穿了十年,棉衣都已經發(fā)黃了,他還舍不得扔,上班時,他要走很遠的路,可他卻不舍得花錢買一輛自行車,到了XX年,郭明義的工資還不到600元。然而,在這十幾年來,他卻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去捐助那些因為生活貧困而不能上學的兒童。他曾經捐助過這樣一位小女孩,她叫楊詩雯,小時候,她的父母離異,到現(xiàn)在她還沒有一件屬于自己的新衣服。郭明義就幫她付學費,無償?shù)馁Y助她,楊詩雯終于可以上學了。小詩雯從內心非常感謝郭伯伯,而郭明義卻笑著說:“沒什么,應該的!本瓦@樣一句普通的話,讓小詩雯感覺到愛的滋潤是多么的溫暖。
郭明義一直把奉獻當做事業(yè),只要為了奉獻,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到如今,收到了兩百封感謝信了。平時,郭明義獲獎時,常會得到一些獎金,而他卻毫不猶豫的把全部獎金捐助給了別人。
這么多年來,郭明義不但捐資助學,()還堅持無嘗獻血,堅持每月獻一次血,現(xiàn)在,他已經捐獻了40幾次血了。一共捐了5萬毫升的血,就這相當于他全身血液的十倍。
郭明義不僅自己獻血,還帶動大家一起獻血。真可謂是愛的血液匯成愛的源泉。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郭明義組成了“愛心連隊”。郭明義還曾救過這樣一個一歲的小女孩,那女孩叫小韓,剛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的白血病。于是,郭明義號召大家一起救這個小女孩,大家紛紛捐款,總共達到了十萬佘。這雖然解決了小韓父母的燃眉之急?墒,要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需要移植骨髓。郭明義就讓醫(yī)生從自己的的身體中抽出造血干細胞,看著小韓一天天地康復,郭明義露出了舒心笑容。
郭明義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他就像是: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并不需要什么報酬。
我通過學習,從毫不知曉,到十分熟悉,我心中的郭明義逐漸有了清晰明確的形象。如果有人問我誰是郭明義,我可以很自信的向他解說,他就是當代的活雷鋒,是我們真正學習的楷模。因為郭明義已經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象。而這種永恒不僅僅是一種印象,更是郭明義的精神,是他獨有的積極進取奉獻友愛的高尚精神烙印在了我的心里成為了永恒。同時,郭明義的這種精神也讓我增強了工作的自豪感,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并在本職崗位的實際工作中扎扎實實,努力創(chuàng)新,為成為一個高品位高素質的幼兒教育工作者而奮發(fā)努力!
看到郭明義同志的事跡后我被震撼了,我感動了,和她女兒相似年齡的我又冒出了責備的聲音——一個父親,你為什么不把更多的關愛照顧給自己的女兒?這難道就是舍小家為大家嗎?之后我一直想,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幾十年如一日的走過這般偉大的奉獻道路?他這般回答了我的質疑:我不圖任何個人的名利,圖的是為黨增光、為國分憂、為民謀利。
他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奉獻自己,每時每刻都在幫助有困難的人,每時每刻都惦記著別人的不幸和悲傷,他能忘記的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女兒。在她女兒的講話中,我讀到郭明義同志的愧疚,在那里,我還能讀到她懂事女兒的理解和體諒,更讀到無私的父愛。
做為一名志愿者,我也做過很多志愿服務,但是相比于郭明義同志,我做的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滴微不足道的水,但是一片汪洋大海就是靠如此之多的水滴匯聚而成的,在感到渺小的同時,我又欣慰自己能加入志愿者這么一個光榮的家庭,能在課余時間奉獻自己幫助他人,在給別人帶去溫暖的同時獲取心底那份平靜的幸福。奉獻,這是一份光榮的責任。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一名青年志愿者,我該用怎樣實際行動去詮釋?我該用怎樣的行動書寫自己生命的高度?郭明義同志的一首詩中這樣說:我常常問自己,我究竟能給你什么?我的朋友。雖不知道這個答案,但我深深地知道,我確實能給你,那屬于我的生命,我的愛……他怎么可以這般的無私這般的偉大?
郭明義同志的高大將會深深的印在我生命里,每當想起這個當代雷鋒,我想我會有更充沛的力量去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雖然我只是一滴小水滴,但我不會放棄反射陽光奉獻自己的機會。徘徊迷茫疲憊的時候,郭明義同志就是我學習進步的力量吧。有這么一位優(yōu)秀的黨員站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用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作為一名大學生,這個社會的一員,我們也要懂得擔當!
最后,謝謝黨組織給我一次這么好的學習機會。要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黨員,我深知的學習道路還很長,我也向黨組織保證以后一定把握每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
梳理郭明義的事跡,關愛他人、感恩社會的線索清晰可見:他無償獻血20年,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至少可以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從1994年開始,他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學生,累計捐款10多萬元。
傾聽郭明義的心聲,推己及人、無私忘我的心跡感人至深:看到困難學生、亟待輸血的病人,我就想,如果他們是我的親人,我該怎么做;我始終覺得能夠回報社會的還是太少,我必須盡心盡力。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郭明義的善舉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出自人性的良善、出自將心比心的感同身受,也出自一個社會公民對社會責任的主動擔當。一個人,既是家庭中的個體、單位里的成員,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受惠于社會的澤被,同時也應對社會負有相應的責任。
如果說社會是個龐大復雜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那么任何一個零部件出現(xiàn)故障,都會影響社會的整體運行,并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越是希望社會美好,就越是應該為他人分憂、為社會擔責,扶危濟困不是分外之事,而是一個社會公民的分內之責。這方面,郭明義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說:我們對社會有怎樣的態(tài)度,就會有怎樣的行動和付出。
從1979年獲悉云南某地發(fā)生地震災情后捐出身邊的積蓄,到XX年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郭明義的助人善舉一以貫之;從被他人的困境所觸動,到主動尋找需要救助者,郭明義的志愿者精神成長發(fā)軔。在郭明義看來,與那些渴望幫助的孩子和工友相比,自己是富裕的,也正是在與受助者的情感互動中,他感到了關愛的力量,收獲了至深的幸福。
在對他人、社會的關注中,郭明義總在問自己還應該做些什么,還能夠做些什么。這是社會公民意識成熟的表現(xiàn)。我們的社會以人為本,那么人應當以什么為本?有專家做出論斷,人應當以社會為本。本,是雙向的,是互動的。確立人以社會為本的理念,社會責任才有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學習和弘揚郭明義助人為樂、回報社會的精神,就應該如郭明義那樣在內心追問自己,在行動中踐行社會公民的責任,每個社會成員都去相互關愛、相互支持,用愛心和奉獻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社會氛圍,就能不斷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提升每個社會成員的責任感和幸福感。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
學習郭明義心得體會》由互聯(lián)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32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