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讀本》讀后感 本文簡介:
《慈善讀本》讀后感順德龍江城區(qū)中心小學五(2)班鄧俊睿今天,我閱讀了一本叫《慈善讀本》,讓我感悟最深的一則故事就是《我的天職就是愛》。這則故事講的是一位瘦弱矮小的老婦人特蕾莎姆姆把自己的錢全部投入到了資助貧困人治病和學習當中。雖然她很窮,但是她卻有一種力量一直指導著她前進,那就是——愛心,她曾經去過
《慈善讀本》讀后感 本文內容:
《慈善讀本》讀后感
順德龍江城區(qū)中心小學 五(2)班 鄧俊睿
今天,我閱讀了一本叫《慈善讀本》,讓我感悟最深的一則故事就是《我的天職就是愛》。
這則故事講的是一位瘦弱矮小的老婦人特蕾莎姆姆把自己的錢全部投入到了資助貧困人治病和學習當中。雖然她很窮,但是她卻有一種力量一直指導著她前進,那就是——愛心,她曾經去過一個貧民村教小孩們讀書,一開始,只有一個小孩聽她教書,因為其他人的父母都不給自己的孩子去聽特蕾莎姆姆教書,怕她把自己的小孩拐去?墒翘乩偕纺泛敛恍箽猓刻於紒碡毭翊褰虝。終于,她的付出把貧民村的人感動了。他們都讓自己的小孩去聽特蕾莎姆姆教書。聽特蕾莎姆姆教書的小孩子逐漸壯大起來了,第一天有十來個小孩子,第二天有二十來個小孩,幾天過去后,聽特蕾莎姆姆教書的小孩子竟然達到了四十多個,特蕾莎姆姆的努力終于沒有白費。有一位家長還捐了一塊小黑板給特蕾莎姆姆教課用,還有一位家長捐了一個大木箱給特蕾莎姆姆當椅子坐。特蕾莎不僅教會了小孩們讀書、寫字、算術,還教會了貧民村的婦人們一些生活常識,例如,刷牙、剪指甲、洗手。她最后還說:就算再貧窮也應該盡量講究衛(wèi)生。
讀了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一些同齡人和我們有什么不同。有很多跟我一樣大的小孩讀不到書,非?释x書,把讀書當作朋友。而我卻把讀書當作一個個敵人,逐個擊破,跟他們相比我非常慚愧。
看了這本書,還讓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慈善的名言,如,美德,能把善良的人們團結起來。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等等。
愛是一位無言的精靈,有一顆美麗而善良的心。我們都是愛的種子,等待春風來吹醒、甘露來滋潤。我希望:如果全世界的人們建立一個慈善機構,一起去扶助一些重病患者,貧困村的貧民和孤兒,那該多美好呀!
《慈善讀本》讀后感
順德龍江城區(qū)中心小學五(2)班 簡子桐
我讀了《慈善讀本》這本書之后,我有許多的話要說……
愛是從小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就來了,父母們在我們出生后努力地保護著我們,但是我們太小了,不知道感恩,但父母見我們沒事,也會高興。現在我們長大了,是否應該報恩呢?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了。在汶川大地震里,一位母親把嬰兒(她的孩子)緊緊抱著,孩子完好無損,母親卻赴了黃泉,在被子里有一個手機里面有一條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愛也能從歌里面表達出來。我想大家應該聽過《感恩的心》這首歌吧!背后的愛大家知道嗎?有個小女孩,她天生失語,爸爸也去世了,她媽媽和她相依為命,有一天,媽媽很久也沒回來,她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走了很遠,終于走到了,她搖了很久媽媽,她想媽媽可能死了。她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感恩的心。這個感人的故事,讓我的情腸觸動著。
愛心還能從圖片中表現出來。同學們,每當你吃著美味的大餐時,喝著美味的飲料時,可曾想過災區(qū)的孩子們呢?災區(qū)的孩子們,不能吃到好吃的東西,也沒有水,曾經有一名南非記者凱文•卡特去蘇丹采訪,此時,有一幕令他十分震驚,有一個十分瘦弱的小女孩前往食物救濟處,可是她走到半路卻走不動了,后面有一只碩大的禿(tou)鷹正盯著小女孩,可能它是等著這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作為它的美餐吧!他趕緊搶拍了這一張照片,1993年3月26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這一張照片,諸多媒體紛紛轉載,這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喚起了不少人的慈善之心。因此,其實圖片能夠真實地反應事情的場景,告訴人們那些人需要愛心,可以傳遞愛的心聲,并且能動員更多的人關心慈善。在鄉(xiāng)村,有許多孩子上不起學,即使能上,環(huán)境也不好,有些孩子與我們同齡,但是他們卻不能上學,家里條件不好,上學是他們的夢想。有些孩子為了上學,需要翻過兩座山,去賣菜,他們這么可憐,我們是否應該去關心他們呢?
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人們博大的愛被寫成了故事,流傳給后人看,讓后人也學會愛。詩人屈原小時候就很善良,他家鄉(xiāng)的人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時常有人沿街乞討,啃樹皮、食埃土,他就把米放進石頭縫里,村民們很高興,紛紛來接,后來屈原的父親發(fā)現真相后,告訴了村民,村民都十分感激他,屈原救濟了不少的災民,長大后,屈原為人們盡心盡力,后來被人歌頌。有一些人專為人們做好事。一些人生活在貧民窟,其中一個名叫特蕾莎姆姆,她教孩子們認字、算術,并且還教他們與婦女們如何講衛(wèi)生,這樣的貢獻能幫助許多人。大家是不是聽了之后很感動呢?沒錯,世界上其實有許多那樣的好心人。其實我們也能幫一幫別人,節(jié)約水電,水電我們節(jié)約了,就能給災區(qū)的小朋友了。我們還要節(jié)約用錢,大家想一想,家長一個星期給你20元,如果一個星期存1元的話,一年就能存68元,把這68元捐給那些貧困的小朋友,你是不是作了貢獻呢?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為慈善獻一份我們的力量吧!
《慈善讀本》讀后感
順德龍江城區(qū)中心小學 五(2)班 何佳秋
最近老師發(fā)了一本《慈善讀本》給我,這本書講解了“慈善”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同接收了靈魂的洗禮。
在讀到第二單元時,一組圖片把我的心靈徹徹底底的震撼了。這組圖片講述了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在一間四面透風的教室里,同學們正在認真地聽課;一場春雨過后,教室里一片泥濘,可同學們依舊照常上課,仿佛什么事也沒發(fā)生過;沒有板凳,孩子們堅持站著上課;在露天教室里,孩子們頂著風雪埋頭讀書。喪失了父親的男孩,因為付不起學費,當了兩年的旁讀生,他的夢想就是能真正的走進課堂;一個瘦弱的小姑娘,為了賺取學費,每天要背整整一筐的蔬菜,翻過兩座山,而她今年才剛滿八歲......
讀了這本書,我終于知道,在同一片天空下,除了無憂無慮浪費時間的我們,還有這樣的一群孩子,他們?yōu)榱松、為了上學,天天起早貪黑。當我們坐在寬敞而又干凈的教室里,有沒有人想到過那些在四面透風的教室里上課的同齡孩子呢?當我們用著嶄嶄新新的課桌椅,有沒有人想到過那些沒有凳子,只能站著上課的同齡孩子呢?當我們開小差不認真學習上課時,有沒有人想到過那些渴望上學卻因為家庭的原因而上不起學的同齡孩子呢?當我們享受著父母的疼愛和關愛,投入父母溫暖的懷抱時,有沒有想過那些失去家人的同齡孩子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遇到困難,但我們不能總是只懂得去抱怨,必須還要明白世上還有困難比我們更多,更艱難的人,幸福在于滿足,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快樂。太陽雖然有萬丈光芒,但也有照不到的角落;人類的科技再怎么發(fā)達,也抵擋不住災難和死亡。我們要關心他人,奉獻愛心、世界需要慈善,生活才能變得更加的美好,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有意義的!
《慈善讀本》讀后感 本文關鍵詞:讀后感,讀本,慈善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