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jié) > 工作總結(jié) > 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03:23:07 | 移動端: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第十一章探究簡單電路

1.正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負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2.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

3.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guān)和用電器組成。4.通路斷路/開路(沒有電流通過)

短路(依然有電流通過)電源兩極不允許直接用導線連接、否則造成電源短路5.串聯(lián):同時工作,同時不工作并聯(lián):各自工作,互不影響

6.電流I的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A)。1A=103mA=106A

7.電流表(相當于導線)的使用:①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8.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A,每小格0.02A;②0~3A,每小格是0.1A。

9.電壓U的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KV=103V1V=103mV=106V

10.常見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1.5V;家庭電壓220V;人體安全電壓小于等于36V

11.電壓表(相當于很大的電阻)的使用:①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②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可并聯(lián)在電源兩端測電源電壓

12.正負接線柱接反,電壓表指針會反偏

量程過小,指針偏轉(zhuǎn)角度過大量程過大,指針幾乎不動

13.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V,每小格是0.1V;②0~15V,每小格是0.5V。

第十二章探究歐姆定律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2.電阻(R)的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1KΩ=103Ω;1MΩ=106Ω

3.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它的大小跟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與電壓、電流無關(guān))4.滑動變阻器:

①原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②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保護電路③正確使用:串聯(lián)在電路中;接線要“一上一下”;通電前把阻值調(diào)至最大的地方。5.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阻不能放在前面解釋)

★故障分析

一、導線試觸法:用導線并聯(lián)在所要檢測的用電器兩端,若其它用電器能工作,則被測的用

電器斷路;若其它用電器不工作,則被測用電器以外元件出現(xiàn)斷路

二、電表檢測法:①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無示數(shù):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元件以外電路發(fā)生斷路②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有示數(shù):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元件發(fā)生斷路或電流

表短路

③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無示數(shù):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元件或電壓表短路第十三章機械功與機械能

1.2.3.4.5.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物體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有距無力;有力有距但力距

機械功的原理:省力必然費距離,省距離必然費力,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功是表示做功的多少

功率大小是表示做功的快慢比較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

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時間,時間短則做功快②做功時間相同,比較做功多少,做功多則做功快6.1W=1J/s1kW=1000W

7.在W額外不變時,W有越大(提起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動滑輪越多,W額外越多,機械效率越低

8.物體能夠?qū)ν庾龉,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物體能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越多9.動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與m、V正比)

10.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與m、h正比)11.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12.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tǒng)稱。機械能=動能+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單位是:焦耳13.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則機械能守恒。14.衛(wèi)星在近地點,速度快,動能大,重力勢能小在遠地點,動能小,重力勢能大

第十四章內(nèi)能與熱機

1.內(nèi)能:物體內(nèi)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nèi)能(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有內(nèi)能)2.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guān):物體的溫度越高,內(nèi)能就越大與質(zhì)量有關(guān):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內(nèi)能就越大

3.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是等效的。4.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nèi)能減;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

5.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nèi)能增大;

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nèi)能減小。6.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熱量大小與物體內(nèi)能多少、溫度高低無關(guān))

7.①物體溫度變化,會導致內(nèi)能改變,物體可能吸收或放出的熱量②有些物體吸收、放出熱量后,內(nèi)能發(fā)生變化,溫度不一定改變(如晶體的熔化和凝固,溫度保持不變,但內(nèi)能發(fā)生了改變)

8.同種物質(zhì)的物體,它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跟物體質(zhì)量大小、溫度變化多少成正比9.熱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J/kg。熱值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

10.比熱容(c):單位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比熱容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

11.比熱容的單位是:J/(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13.熱機:燃料燃燒時的化學能→內(nèi)能(做功)→機械能

14.內(nèi)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壓縮沖程:機械能轉(zhuǎn)化內(nèi)能做功沖程:內(nèi)能轉(zhuǎn)化機械能第十五章電磁鐵與自動控制

1.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zhì)的性質(zhì)。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

①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②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5.去磁:不斷敲擊,放在火上加熱

6.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7.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對入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磁力的作用。

8.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9.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線。北極流出,回到南極。(磁感線是不存在的,且不相交)

10.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11.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

12.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有關(guān)。13.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與條形磁鐵周圍的磁場很相似,其磁極的極性與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有關(guān)

14.右手螺旋定則/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15.電磁鐵是一個帶有鐵芯的螺線管

16.電磁鐵通電時產(chǎn)生磁性,斷電時磁性消失。有鐵芯時磁性強,無鐵芯時磁性弱。

17.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當電流一定是,電磁鐵線圈的匝數(shù)越多,磁性越強。

18.電磁繼電器有兩個電路:控制電路、工作電路

擴展閱讀: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zhì)世界》復習提綱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zhì)組成:

2、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任何物質(zhì)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zhì)原來的性質(zhì)

3、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固態(tài)物質(zhì)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guī)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wěn)定。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態(tài)物質(zhì)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氣態(tài)物質(zhì)中,分子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4、原子結(jié)構(gòu)5、納米科學技術(shù)

二、質(zhì)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常用單位:tgmg對質(zhì)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一個蘋果約150g

一頭大象約6t一只雞約2kg

3、質(zhì)量的理解:固體的質(zhì)量不隨物體的形態(tài)、狀態(tài)、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zhì)量是物體

本身的一種屬性。4、測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臺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

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zhì)量。

⑵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個字:水平臺上,游碼歸零,橫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橫梁平衡.具體如下:①“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③“調(diào)”: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

衡。④“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尺

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⑤“記”: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盤中砝碼總質(zhì)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項:A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⑶方法:A、直接測量:固體的質(zhì)量B、特殊測量:液體的質(zhì)量、微小質(zhì)量。

二、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2、公式:變形

m=ρVV=mρ=m

Vρ3

3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常用單位g/cm。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guān)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zhì)量為1.0×103千克。

m4、理解密度公式ρ=V

⑴同種材料,同種物質(zhì),ρ不變,m與V成正比;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形狀無關(guān),但與質(zhì)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guān);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tài)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zhì)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

⑵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密度ρ與體積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密度ρ與質(zhì)量成正比。

m5、圖象:左圖所示:ρ甲>ρ乙ρ甲6、測體積量筒(量杯)

ρ乙⑴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⑵使用方法:

V“看”:單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臺上!白x”: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讀數(shù)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測固體的密度:m

原理ρ=V

質(zhì)量工具天平:

沉入水中:工具(量筒、水、細線)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

讀出體積V1;2、用細線系好物體,

不浸沒在量筒中,讀出總體積V2,物

規(guī)

體體積V=V2-V1

浮在水面:A、針壓法(工具:量筒、水、大頭體積針)

B、沉墜法:(工具:量筒、水、細形狀規(guī)則

線、石塊)工具:刻度尺

說明:在測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時,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8、測液體密度: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1;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nèi)液體的體積V;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zhì)量m2;④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應用:

⑴鑒別物質(zhì):密度是物質(zhì)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zhì)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zhì)。

⑵求質(zhì)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zhì)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zhì)量。

⑶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zhì)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⑷判斷空心實心:

第十一章《運動和力》復習提綱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練習1、詩句“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船和山。

2、坐在向東行使的甲汽車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去,同時又看到乙汽車也從甲汽車旁向后退去,試說明乙汽車的運動情況。

分三種情況:①乙汽車沒動②乙汽車向東運動,但速度沒甲快③乙汽車向西運動。3、解釋毛澤東《送瘟神》中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為參照物,地面繞地心轉(zhuǎn)八萬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體為參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許多河流。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⑵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比較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練習: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分別是14.2S,13.7S,13.9S,則獲得第一名的是同學,這里比較三人賽跑快慢最簡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時間短運動的快。

4、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⑵直線運動

Ⅰ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變形t=s,=ttsv

v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約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

S行時1秒中運動1.1m從圖象中可以看出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勻速運動的物體速

速度圖象:度v是個恒量與路

Ⅱ變速運動: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偮烦

程S時間t沒關(guān)系tB、平均速度:=總時間(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s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v=t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

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則v2>v>v1E、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車速度5m/s,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客運火車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光速和無線電波3×108m/sⅢ實驗中數(shù)據(jù)的記錄:

設計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是初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設計表格時,要先弄清實驗中直接測量的量和計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的組數(shù),分別作為表格的行和列。根據(jù)需要就可設計出合理的表格。練習

某次中長跑測驗中,小明同學跑1000m小紅同學跑800m,測出他兩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分別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請設計記錄表格,并將他們跑步的路程、時間和平均速度記錄在表格中。

跑步路程時間平均速度解:表格設計如下:

1000m4m/s小明4分10秒

800m4m/s小紅3分20秒

三、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m,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guān)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shù)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1cm、鉛筆芯的直徑1mm、一只新鉛筆長度1.75dm、手掌寬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測量方法:

A>、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后再求得單一長度)☆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shù)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shù)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你能較為準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shù)學表達式。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排繞在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記下排繞圈數(shù)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mm

B>、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后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C>、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shù),可算出曲線長度)

D>、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①、直尺三角板輔助法。②、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后對折量出折痕長。③、硬幣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④、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6、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A、“選”: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D、“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記”:測量結(jié)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jié)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練習:有兩位同學測同一只鋼筆的長度,甲測得結(jié)果12.82cm,乙測得結(jié)果為12.8cm。如果這兩位同學測量時都沒有錯誤,那么結(jié)果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這兩位同學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則乙同學的結(jié)果錯誤。原因是:沒有估讀值。7、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chǎn)生原因: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儀器(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避免,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四、時間的測量:

1、單位:秒(S)

2、測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脈搏等現(xiàn)代:機械鐘、石英鐘、電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6、力的測量:

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⑶彈簧測力計:

A、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調(diào)”:調(diào)零;“讀”:讀數(shù)=掛鉤受力。C、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zhuǎn)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六、慣性和慣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⑵實驗得出得結(jié)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2、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jīng)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所以力不是產(chǎn)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3、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guān)。4、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qū)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guī)律。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xiàn)為“阻礙”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钊藗冇袝r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制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zhì)的力。4、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guān)系:物體受力條件合力為0受平衡力不受力受非平衡力合力不為0物體運動狀態(tài)靜止勻速運動運動快慢改變運動方向改變說明力不是產(chǎn)生(維持)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改變5、應用: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題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

畫圖時注意:①先畫重力然后看物體與那些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這些物體的作用力②畫圖時還要考慮物體運動狀態(tài)。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復習提綱

一、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2、塑性:在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shù)=9.8N/kg它表示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面是否水平。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

①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大氣不會產(chǎn)生壓強;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靜摩擦2、分類:

摩擦力滑動摩擦動摩擦

滾動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jié)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6、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結(jié)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由前兩結(jié)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guān)。7、應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練習:火箭將飛船送入太空,從能量轉(zhuǎn)化的角度來看,是化學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太空飛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斷依據(jù)是:飛船的運動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飛船實驗室中能使用的儀器是B(A密度計、B溫度計、C水銀氣壓計、D天平)。

四、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zhuǎn)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2、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l1l2O①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用字母O表示。

F1F

②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F1表示。③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說明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zhuǎn)動的方向相反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⑴找支點O;⑵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標力臂(大括號)。3、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①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

②實驗前:應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

方便的從杠桿上量出力臂。

③結(jié)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也可寫成:F1/F2=l2/l1

解題指導:分析解決有關(guān)杠桿平衡條件問題,必須要畫出杠桿示意圖;弄清受力與方向和力臂大;然后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確定如何使用平衡條件解決有關(guān)問題。(如:杠桿轉(zhuǎn)動時施加的動力如何變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決杠桿平衡時動力最小問題:此類問題中阻力×阻力臂為一定值,要使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大,要使動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②動力方向應該是過該點且和該連線垂直的方向。4、應用:名稱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結(jié)構(gòu)特征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特點省力、費距離費力、省距離不省力不費力應用舉例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縫紉機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發(fā)剪刀、釣魚桿天平,定滑輪說明:應根據(jù)實際來選擇杠桿,當需要較大的力才能解決問題時,應選擇省力杠桿,當為了使用方便,省距離時,應選費力杠桿。

五、滑輪

1、定滑輪:l2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②實質(zhì):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F2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速度vG)2、動滑輪: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

②實質(zhì):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

l1F1F1

l1l2F

的省力杠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2G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2(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2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3、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nG。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n(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n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

④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jù)公式n=(G物+G動)/F求出繩子的股數(shù)。然后根據(jù)“奇動偶定”的原則。結(jié)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1111

九年級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知識鞏固:

1、壓力:

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根據(jù)定義分析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⑵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自然平放)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P76-77甲、乙對比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對比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guān)。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2

米(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guān)鍵是找出壓力F(自然平放時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不是物體的底面積)。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也可用p=ρgh來計算

⑷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

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

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一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題型訓練:

1.判斷下列圖中MN面所受壓力的大小MF=100F=100MN

G=50

G=50NNG=50NF=100乙

甲丙

2.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FFF

FF

GGF+GGFF-GF

3.現(xiàn)提供實驗器材有:

海棉、木板、礦泉水瓶、水

①選用器材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關(guān)系,寫出相應的實驗步驟。②選出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寫出相應的實驗步驟。1第一次將裝滿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綿上,第二次將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提示:○

正放在海綿上,比較先后兩次海面的凹陷程度。②第一次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正

放在海綿上,第二次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倒放在海綿上,比較前后兩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想一想:實驗中通過觀察什么現(xiàn)象來感知壓強大?采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4.例題

一塊磚長24cm、寬12cm、厚5cm,重24N,怎樣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壓強最大?最大壓強是多大?

[提示:壓強大小由壓力和受力面積決定,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所以當磚塊豎放時壓強最大。]

S最小=12cm×5cm=60cm2=6×10-3m2F=G=24N

p=F/S=24N/(6×10-3m2)=4×103Pa

5.例題

在海灘上的作案現(xiàn)場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腳印,公安人員立即用蠟澆鑄了一只鞋模,測出鞋模的平均厚度為5cm,質(zhì)量為1125g,又經(jīng)測試知道產(chǎn)生與腳印同深度的壓強為3×104Pa,罪犯的體重為多少?若案發(fā)現(xiàn)場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腳印,又該如何計算罪犯的體重?(體重G=F=pS,走路時一腳著地,S為一只腳的面積,可利用鞋模算出:)

V=m/ρ=ShS=m/(ρh)

=1125g/(0.9g/cm3×5cm)=2.5×10-2m2罪犯體重:G=F=pS

=3×104Pa×2.5×10-2m2=750N

若是站立腳印,受力面積應該是兩只腳著地的面積。

二、液體的壓強◆知識鞏固:

1、液體內(nèi)部產(chǎn)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2、測量:壓強計用途:測量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3、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想一想:

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與深度(密度)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什么量相同?如何操作?實驗方法?

在探究液體不同方向上的壓強是否相等時,又要如何控制變量?4、壓強公式:

⑴推導壓強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線的概念時,就知道了

建立理想模型法,這個方法今后還會用到,請認真體會。⑵推導過程:(結(jié)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質(zhì)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液片受到的壓強:p=F/S=ρgh⑶液體壓強公式p=ρgh說明: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

p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

h器形狀均無關(guān)。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

3題圖4題圖

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guān)系圖象: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1)、求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壓強: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2)、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壓強:

一般方法:㈠首先確定壓強p=ρgh;㈡其次確定壓力F=pS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壓力:①作圖法②對直柱形容器F=G

5、引導分析下圖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與液體的重力G的關(guān)系。

6、連通器:

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F=GFG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

5題圖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jù)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題型訓練:

1.例題

一段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當注入某種液體時,橡皮膜向下凸出,將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當管內(nèi)外液面相平時,橡皮膜凹進管內(nèi),則管內(nèi)所裝液體可能是:A、鹽水B、煤油C、水D、都有可能

[分析提示:在乙圖中,橡皮膜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強和管內(nèi)液體對它向下的壓強的作用,因為橡皮膜

乙向內(nèi)凹,所以水的壓強大于液體的壓強,又因為液甲

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根據(jù)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

因素,可得到管內(nèi)液體的密度小于管外水的密度,即管內(nèi)液體可能是煤油。]2.例題

如圖瓶內(nèi)裝半瓶水,用塞子塞緊,然后將瓶子倒過來,使瓶口向下,這時水對塞子的壓強與未倒置前水對瓶底的壓強相比較()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

[分析提示: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深度,當瓶倒置時,液體密度不變,液體的體積不變,但由于細瓶頸在下,故液體深度增加,則瓶塞受到的壓強比原來瓶底受到的壓強大。]

跟蹤練習:

將半瓶礦泉水倒放在海綿上比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大,這是因為;倒放時瓶塞上受到的壓強比正放時瓶底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

三、大氣壓

◆知識鞏固: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qū)別的,如高壓鍋內(nèi)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2、產(chǎn)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qū)嶒灐?、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nèi)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nèi),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3)結(jié)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4)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

若未灌滿,則測量結(jié)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nèi)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若外界大氣壓為HcmHg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

hhhhhhh

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

E標準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105Pa2標準大氣壓=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20.6m5、大氣壓的特點:

(1)特點:空氣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guān)。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2)大氣壓變化規(guī)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內(nèi),每上升10米,大氣壓大約降低100

Pa

6、測量工具: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說明:若水銀氣壓計掛斜,則測量結(jié)果變大。在無液氣壓計刻度盤上標的刻度

改成高度,該無液氣壓計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計。7、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8、沸點與壓強:內(nèi)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應用:高壓鍋、除糖汁中水分。

◆題型訓練:

1.列舉出你日常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知識的幾個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從瓶中吸飲料②給鋼筆打水③使用帶吸盤的掛衣勾④人做吸氣運動

2.將醫(yī)用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再用橡皮帽把小管口堵住,這是人們需要60.3N的拉力才能將注射器的活塞從注射器中拉出。若活塞的橫截面積是6.5cm2,則此時的大氣壓強約為多大?分析:

F拉=F大氣

P大氣=F大氣/S=F拉/S=60.3N/(6.5×10-4m2)=9.28×104Pa

答:此時的大氣壓為9.28×104Pa

3.在航海中有規(guī)定,兩并排行駛的輪船不能靠得太近,否則會發(fā)生海難事故,為什么?[因為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兩并排行駛的兩條輪船內(nèi)側(cè)水流速度大于外側(cè)水流速度,壓強差會將兩條輪船壓向一起,造成相撞的海難事故。]

4.南京地鐵站臺便有黃色的警戒線,鐵路旁邊也是如此,為什么要設這條警戒線?[地鐵站臺邊的黃色警戒線也是因為地鐵開來時,周圍的氣體流速增大,壓強減小,人背后的壓強較大,會將人壓向地鐵,造成傷亡事故。]

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復習提綱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后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guī)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1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J。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diào)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內(nèi)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jié)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3.應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于直接對物體做功Gh。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W有用/η

斜面:W總=fL+Gh=FL

4.機械效率: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③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通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①原理:

②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③器材:除鉤碼、鐵架臺、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④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shù)大小不變。

⑤結(jié)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shù)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四、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4.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mW馬力。換算:1kW=103W1mW=106W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內(nèi)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qū)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jīng)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識結(jié)構(gòu):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九上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52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