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結構游戲的思考
關于小班結構游戲的思考
結構游戲是幼兒創(chuàng)造游戲的一種。所謂結構游戲,就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周圍現(xiàn)實生活事物的游戲。通過這種游戲,可以讓幼兒獲得關于物體大小、高矮、長短、形狀等簡單的數(shù)理知識,以及色彩、對稱、搭配等簡單的造型知識,可以發(fā)展幼兒的感知、思維和創(chuàng)造等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細心、耐心、獨立、分享、合作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對于小班幼兒的結構游戲,我們該如何進行指導呢?對兩年小班結構游戲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我想最重要的三個問題是“建什么?”、“怎么建?”、“用什么建?”。許多教師在結構游戲之前考慮的更多的是“建什么?”。認為只有確定了建構游戲的主題,才能針對游戲預設的主題進行其他兩個問題的思考“怎么建?”“用什么建?”。
而我針對小班的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建構水平,進行了一次“換位思考”。在結構游戲活動前,我依次解決的問題是“用什么建?”“怎么建?”“建什么?”。
首先:用什么建?考慮結構游戲材料選擇的問題。結構游戲的材料范圍很廣,有專為結構游戲設計生產的材料,也有取材于自然的材料,還可以利用廢舊物品和半成品開展游戲。針對小班幼兒喜歡色彩鮮艷、新鮮有趣的游戲材料,同時考慮小班幼兒精細動作尚未形成,游戲習慣和常規(guī)還沒有很好地建立,因此我們的建構材料為專為結構游戲設計生產的材料,這類游戲材料不僅顏色鮮艷、安全耐用,同時也能滿足小班幼兒的各種結構游戲的需要。而針對種類繁多的建構材料,在選擇結構游戲材料時,考慮到各種材料的功能性不一(例如齒輪玩具主要以嵌合技能為主,積木以壘高技能為主。),針對花片的可塑性強,能發(fā)展多方面建構技能的特點,因此,我們的結構游戲材料以花片為主,其他建構材料為輔。即集中活動以花片為主,分散活動、區(qū)域活動等其他結構游戲時間其他建構材料輔助。
其次:怎么建?考慮建構常規(guī)和建構技能的問題。有了建構材料,該如何進行建構呢?對于小班剛入園的幼兒而言,結構游戲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好的常規(guī)能促進游戲的順利開展,將對孩子們今后的游戲活動產生長遠的影響。在結構游戲開展前教師應做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心中有數(shù):如何取游戲材料;怎么玩;玩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收玩具的時候應該怎么做等等?梢詫⒁恍┤菀灼毡榇嬖诘膯栴}在活動前作為常規(guī)性要求提出,引導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遵守。對于活動中存在的個別現(xiàn)象進行提醒,活動結束后進行討論解決。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活動常規(guī)。
有了建構材料,該如何發(fā)展幼兒的建構技能呢?小班幼兒建構知識和建構經驗缺乏、手部力量弱。因此在建構技能方面因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用幾何學來看生活中的事物,無非是點、線、面、體的結合。因此建構技能的學習,我將其定義為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依次遞進的過程。換言之,我并不急于讓幼兒馬上便能建構出物體的形態(tài),而是讓幼兒學習點、線、面、體的技能,在此基礎上,幼兒便能通過自我觀察、分析事物的外形,進行獨立建構。
最后:建什么?考慮的是結構游戲組織形式和建構內容的問題。
當結構游戲材料和本次活動的結構技能確定的前提下,建什么似乎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例如,我第一次建構游戲的技能目標確定為“學習運用點對點的拼插出線”時,本次的建構活動便非常明了,讓幼兒在活動學習線的拼插,可是如何讓本次活動適合本班幼兒,同時充滿趣味性呢?“火車”是幼兒熟悉的事物,同時符合“線型”的特征,因此我將活動的建構內容設定為“火車”。在活動中,幼兒不僅學會了線的拼插方法,同時還感受到了結構游戲的趣味性。又比如,在學習“面”的拼插技能之時,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建構水平。因此本次技能的學習分為兩個預設內容來完成“樓梯”和“地毯”。讓幼兒在已有的線的基礎上,學習“面”的建構;在確定“面”的建構技能前提下,結合幼兒的接受水平和生活經驗,設定適合幼兒的建構內容。
在開展結構游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孩子們在已有技能的基礎上,考慮其生活經驗,設定合適的建構內容,學會建構,逐步提高。
通過一學期結構游戲的學習,孩子們的建構技能和建構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他們學會了直線、鋸齒線、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各種線、面的建構技能,在下學期我班要繼續(xù)開展結構游戲并在平面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等立體結構的建構,從而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
擴展閱讀:小班建構區(qū)游戲觀察記錄
片段一:(小班幼兒第一周的建構區(qū)游戲片段)
區(qū)域活動前,我先向幼兒介紹了建構區(qū)中提供的材料:原木積木、膠粒積木、雪花插片、長方形的牛奶紙盒、幼兒奶粉罐、長放形的紙板(用于架高)。幼兒當時興趣很高漲,也一同認識了材料的顏色、形狀,以及如何拼搭。五位幼兒進入了建構區(qū):
師:“今天,我們來試試用這些積木拼搭好看的房子,好嗎?”全體幼兒:“好的!
師:“你打算造幢什么樣的房子?”
幼:“造大潤發(fā):”“造城市客廳;”“造幼兒園;”“造房子!睅煟骸昂玫,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試試,記得玩好之后將玩具整理好哦!
一開始,他們各自從積木中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積木開始拼搭。徐辰睿先選擇了長方體的紙盒積木,并將積木橫著放在地上。又去拿了一塊相似的紙盒,很快他將手上的紙盒也堆在了之前紙盒上,并高興的對我說:“郁老師,你看,我房子造好了!蔽易穯枺骸澳愦畹氖鞘裁捶孔幽?”他說:“是大潤發(fā)!比欢,一旁的孫怡手里拿著圓形的罐子,并將兩塊罐子疊起來。當我問道:“你搭的是什么?”她低著頭沒有回答。
而另外三人則是坐在一旁很開心的玩著雪花插片。旁邊的幾種玩具完全被他們忽略了。
區(qū)角游戲結束后,五位孩子在堆放玩具沒有方法,放的非常凌亂。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才完成。在區(qū)角交流時,我將積木再一次介紹給孩子,這次,我介紹了這些材料的玩法。我先拿了兩塊長方形的盒子說:“老師先要造房子的柱子,然后要造個屋頂,誰來幫老師選塊積木做屋頂呢?”大部分幼兒都舉手了,我請了個別幼兒嘗試用紙板架高。并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造了一幢類似的房子,并給與了鼓勵。
我的思考:
孩子在活動中的狀態(tài)體現(xiàn)出他們其實在建構的經驗上是很缺乏的,起初他們并不了解這些積木該如何的組合、拼搭,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驗和興趣在玩。并沒有在區(qū)域活動中學到什么。同時,孩子之間沒有交流、沒有合作,整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對孩子拼搭的啟發(fā)也不多。幼兒完全在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驗在嘗試建構。
經過這次觀察與思考,我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上做了一次調整。我的調整措施:
在區(qū)域中我在區(qū)域的墻壁上設計張貼一些常見的建筑物圖片,激發(fā)孩子構建的興趣;而玩具擺放的位置貼上標志幫助幼兒可以獨立的整理好各種建構材料。并且在區(qū)域活動開展前介紹了這些內容。
片段二:(環(huán)境調整后的區(qū)域活動開展的一個片段)
有五位幼兒進入了建構區(qū),有三位幼兒先看了看屏風上的設計圖,然后再選擇了積木嘗試拼搭。而有兩位幼兒是先嘗試自己拼搭,沒有參考設計圖,完全是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驗在嘗試。
章哲鳴先選擇了兩塊長方形的積木做了柱子,他一邊很認真的在搭建,一邊仔細的看著設計圖紙,還說著:“再拿個長的!庇谑,搭了兩層后,他選擇了一塊三角形的積木作為屋頂。不一會兒,他按照設計圖紙搭建了三幢房子,基本上是以組合、排列的方式搭建的。而其他幼兒仍然是自己管著自己搭
建,其他三個幼兒分別都搭建出了設計圖上的造型,而另一個幼兒搭建的房子基本上是一層樓高的房屋,以長方形紙板為屋頂,是我上一次區(qū)角交流時搭建的方式。
我暗示三位幼兒:“怎么樣能把你們的房子連起來呢?房子和房子之間還有什么呢?”此時,沈為源說:“有路的!蓖踯扳f:“還有樹!边@時,我追問:“請你們再選一種積木來鋪路,把你們三個人造的房子都合起來,像我們的江濱新村一樣!庇變汉芸炀蛣邮至,三個人分別找了圓形的罐子作為馬路,而一位幼兒則是選擇了塊圓形的小罐子作為樹。很快,孩子們的興趣又開始很高漲,區(qū)域內的建筑物也沒有原先的那么獨立、凌亂。
我的思考:
通過環(huán)境上的調整后,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建構的興趣又開始膨脹了。他們漸漸的關注到了設計圖,也能完成設計圖上的內容。但是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來說這些設計圖上的內容過于的簡單,他們一會兒就完成了,但是能力較弱的幼兒仍然只是停留在原地。于是,幼兒現(xiàn)有的建構經驗以及材料的層次性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的調整措施:
1、區(qū)域環(huán)境的調整:增加了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兒參考。對于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來說可以先看著這些拼搭好的實物圖進行拼搭。同時,也增加了一些幼兒常見的建筑物的照片。比如:大潤發(fā)、幼兒園、滑滑梯、醫(yī)院等。這些照片在提供前,事先通過談話活動、實地參觀等方式,先帶孩子去認識了這些建筑,然后再投放進區(qū)域活動中,也隨著孩子建構經驗的豐富不斷的做調整。
2、材料的調整:增加了一些樹木、花草等,比較形象生動的材料,使整個建筑區(qū)更像是一個整體。同時,也增加了一些廢舊材料,如:瓶子、旺仔罐、汽車玩具、人行道等。這些材料都來自幼兒與家長們共同收集的,也有部分材料是孩子經常在家中玩的建構材料。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拼搭”的經驗,因而有選擇的將這些材料投放到區(qū)域中,同時也不斷的更新。
3、幼兒經驗的積累:帶領幼兒參觀中大班哥哥姐姐們搭建的房子,參觀他們的建構角。以及帶領孩子參觀一些常見的房屋建筑,如:我們的幼兒園,欣賞、討論幼兒園的房子,不斷的豐富幼兒的經驗。
片段三:(第三次調整后的某個片段)
幼兒進入?yún)^(qū)域后,先是選擇了買來的積木搭建了幾幢房子,并且用長條的硬板紙鋪了條馬路。很快建構區(qū)內的房子一幢幢的呈現(xiàn)出來了,孩子們也利用了廢舊的易拉罐做了房子的柱子。
凌若軒問沈安琪:“你搭的是什么。俊鄙虬茬髡f:“幼兒園呀,你呢?”凌若軒:“醫(yī)院啊!钡撬麄兊慕ㄖ锊]有顯現(xiàn)出這些建筑物的特征。
于是我問道:“看看我們上次拍的照片,幼兒園里有些什么東西?你沒有造出來。”凌若軒幼兒看了下說:“有滑滑梯的。”沈安琪:“還有游泳池的地方!蔽矣謫柕溃骸霸趺丛旎菽兀看蠹叶家黄饋碓囋嚳。”
沈安琪幼兒先是拿了塊圓柱形的積木作為柱子,再選擇了一塊長方形的積木,然后很開心的說:“我的滑滑梯好了,老師你看!敝苁ヒ子變阂材7律虬茬髟炝艘蛔。
于是我暗示他們:“看看,這些易拉罐和紙板可不可以用來做滑滑梯呢?”
不久,大伙兒開始利用這些廢舊的材料造了很多個滑滑梯。我說:“那游泳池要怎么做呢?”C幼兒點了點照片,然后直接選用了一個圓形鏤空的積木說:“這個可以做的!
我說:“這個游泳池好小哦,大概只能一個小朋友在里面玩,能不能用這些材料造個更大的呢?”孩子們再次開始嘗試探索,凌若軒幼兒馬上拿了張長長的硬板紙把他折了下圍成個圈做了游泳池。而章彥哲則是用很多塊正方形的積木圍成了個圈做了游泳池,很不錯。
我的思考:
通過前幾次的調整,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建構區(qū)興趣一直是很高漲。孩子們在玩的時候經常會參考設計圖、照片等,拼搭時更有了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搭建。但是孩子們與材料的互動情況卻是我最為關注的地方。這些材料很豐富,但是孩子們似乎還不是很會玩。原先我認為,這些材料孩子們都是共同收集的,他們應該會將這些材料都運用到拼搭中,但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孩子們對這些材料的使用情況還是不盡人意的。
我的調整措施:
1、提供了一本小冊子,上面將一些廢舊材料的使用方法以繪畫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如:廢舊的易拉罐與積木組合成房子的圖片、紙板與柱子的組合等。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參考這些單一建筑物的組合方式,其中包括了排列、平鋪、合圍等技能的運用。而能力較強的孩子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時,老師可以繼續(xù)用繪畫的方式添加進去。
2、設計圖紙更新,結合主題活動。如這個主題是《我愛我家》就添加一些“我的家”的設計圖。設計圖的內容包括:臥室、廚房(小床、電視機等)、客廳(沙發(fā)、電視機、空調)、大門、陽臺等。
我的點滴思考匯總:
1、建構區(qū)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是首先吸引孩子的地方,也是激發(fā)孩子興趣的關鍵。因而,經過幾次調整后,在區(qū)域的間隔上我選擇了一些幼兒常見的建筑物的雕刻作品作為屏風。在屏風的反面則貼上了幼兒常見的建筑物照片、設計圖紙等。也隨著主題的更新,改進設計圖紙及照片內容。
2、材料的投放:更注重層次性,有容易拼搭的易拉罐也有比較難的紙板等。同時,也可以用漂亮的包裝將這些材料重新的裝飾了一下。
3、家園的配合:部分建筑物材料由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
4、幼兒的經驗:帶領孩子參觀中大班孩子的建構區(qū),積累幼兒的經驗,拓寬他們的視野。同時,帶孩子有目的性的參觀身邊常見的建筑物:醫(yī)院、超市、幼兒園等。
5、下一步的思考:幼兒之間的配合及孩子與材料的互動是我下一步要思考的地方。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關于小班結構游戲的思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關于小班結構游戲的思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