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報告體會 > 心得體會 > 歷史研究法心得(1)

歷史研究法心得(1)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14:22:28 | 移動端:歷史研究法心得(1)

歷史研究法心得(1)

歷史研究法課程心得

杜寶宗

1、趙恒老師關于歷史研究法的論述

在課堂上趙老師關于歷史研究法談到了以下幾點:

首先,關于論文的選題,趙老師談到,論文題目必須有自己的見解,看到題目自己最起碼有自己獨立成型的思維,確定題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對一個選題發(fā)自內心的喜歡和熱衷,才會一心一意、盡心盡力地去努力,另外,確定選題要遵循專業(yè)方向,題目把握要具體化,對題目的意義要有清晰的了解認識,對題目的研究現(xiàn)狀有足夠的掌控,只有這樣,論題才會做到合情合理。

其次,準備材料以及閱讀相關書籍、文章。在這方面趙老師也詳細介紹了歷史研究法的相關細節(jié)。第一是材料準備要充分,凡是有關材料要盡全力搜集到,不可遺漏。第二是對搜集到的材料要進行分類以便于寫作時查閱、利用。第三是在讀書、看文章的過程中要詳細記下所看書的出版時間、版本、年代、作者。

最后,論文的寫作。在談到論文的寫作時,趙老師結合其《印度核政策的歷史分析》、《核不擴散機制歷史與理論》兩本書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一、立論依據(jù)是論文主要講的內容,論文的核心價值及被研究者的地位要描寫清楚。二、在敘述研究現(xiàn)狀時用詞不能太絕對,要給自己留有余地,畢竟,研究現(xiàn)狀總結是論文成功的關鍵。三、論文重點在什么地方就往哪個地方深入研究,前人未研究的或者前人研究的不夠透徹的恰好是我們的機遇,但是,在寫作時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據(jù),具體細節(jié)要觀點明確。四、注釋方面,體例要前后一致,關于排列順序,西方史學是按姓的首字母,中國史學方面,按照經(jīng)史子集排練,另外,中國古代史一定要注意版本問題,凡是采用的書籍應是中華書局或者古籍出版社。

總之,聽了趙老師的分析,原本對歷史研究法一無所知的我,變得豁然開朗,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寫作有了清晰地認識,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想趙老師的歷史研究法定會為我?guī)砗艽蟮膸椭,感謝趙老師在百忙之中分出時間指導我們學習。

2、陳安全老師談歷史學中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在歷史研究法學習過程中陳老師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三方面闡述了對歷史研究的總結性看法。

首先,從本體論出發(fā),確定歷史與人的關系。一、歷史是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具有歷時性,按此性質可分為過去的歷史、現(xiàn)在的歷史、將來的歷史。二、歷史的復雜性、形態(tài)的多樣性、,動力互應性、歷史進程的曲折性、歷史長遠走向的模糊性,從這幾個性質上,陳老師為我們耐心講解了歷史的復雜性并舉例說明了歷史與人之間相輔相成卻又矛盾統(tǒng)一的關系。以下兩個命題證明了此關系,命題一:歷史有其客觀規(guī)律,具有客觀必然性。命題二:歷史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人是歷史的主體,人的活動具有計劃性、目的性、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這兩個命題都是正確的,但是,兩個命題放在一起卻是矛盾的。三、人是歷史的主體,因為人類的活動再低下也是優(yōu)于動物的,人類起源于自然,生活于自然,改造自然,超越自然,發(fā)現(xiàn)認識自然規(guī)律,利用自然規(guī)律,最后得出人是社會存在的基礎。

其次,關于認識論,陳老師認為應該從歷史本身出發(fā)搞清楚歷史學與歷史的內涵。所謂歷史學是指研究及闡述人類社會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歷史則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要力爭做到還原歷史的真相,求真務實。其實,歷史本身也存在對歷史學家的幫助,因為歷史的變革過程中有許多古老的遺跡供歷史學家參考取證,當然,這也要求歷史學家必須要有求真的態(tài)度。

最后,關于方法論問題,陳安全老師談到了古今中外的著名歷史學家的治史方法與態(tài)度。劉知幾認為治史要保持客觀的態(tài)度,蘭克認為應當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有關史料的整理,陳老師認為單純憑借史料難以做到客觀,原因有三點:一、史料是有限的。二、史料本身也不盡客觀。三、史家對史料的解讀存在很多主觀因素。

總之,經(jīng)過陳老師的分析,我對歷史研究法有了更深的認識。

3、劉亞中老師關于歷史研究法之農業(yè)經(jīng)濟史研究方法

劉亞中老師主要以農業(yè)史為切入點引導我們去探索歷史研究的方法,課程伊始,劉老師就建議我們翻看《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手稿》以便于我們了解農業(yè)史、土地制度史、農業(yè)貿易史、農業(yè)科技史等等,關于農業(yè)史的定義目前史學界尚無統(tǒng)一的定論,劉老師列舉了以下幾位的觀點:①1775年,約翰貝克曼認為農業(yè)史即是農業(yè)生產的歷史,研究各個時期歷史生產和技術的學科。②科林肯認為農業(yè)史是包括農業(yè)及農業(yè)所有科學的交叉學科。③霍夫曼認為農業(yè)史是土地利用與管理的歷史,他將經(jīng)濟研究也納入了農業(yè)史。④柯林斯認為農業(yè)史應該是農村社會、經(jīng)濟、文化、科技各個方面的歷史發(fā)展的總和。結合四個人觀點,劉亞中老師提出了自己對農業(yè)史的觀點:他認為農業(yè)史是介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運用自然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歷史科學與農業(yè)科學相互結合的方法,探討農業(yè)產生和發(fā)展的動因、影響及規(guī)律。之后,劉老師幼童我們探討了農業(yè)生產、農村經(jīng)濟、農村現(xiàn)狀、農業(yè)社會等問題,深化了同學們對農業(yè)經(jīng)濟的認識。

在本次課程中劉老師著重講了國內外農業(yè)史研究現(xiàn)狀。

德國:1902年《歷史農業(yè)論文》,后改為》《農業(yè)史與農村社會學雜志》,1904年,成立了農業(yè)歷史與文獻學會。

美國:1919年成立農業(yè)歷史學會,出版《農業(yè)歷史雜志》。丹麥:1939年成立農史研究會。

英國:1950年里丁大學成立英國農業(yè)歷史研究中心,1968年成立農業(yè)歷史研究所。

日本:1975年成立農業(yè)研究會,1995年成立國家級協(xié)會。

我國19世紀初到1954年一直在研究《齊民要術》,金陵大學在研究中國土地史,1955年成立中國農業(yè)遺產研究室,1995年建立農業(yè)技術研究室。

最后,劉老師綜合農業(yè)史文獻、方法論、術語三方面闡述了歷史研究法的學習和應用。另外,劉老師建議我們對選題要有興趣,下結論要多方面、多角度證明自己的觀點。

4、雒有倉老師談歷史研究法

雒老師首先為我們講述了古代史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變化,從古文獻校正的四處著手,注、形、音、義,以《尚書》為例則可以把《尚書》的材料先找出來再對照《史記》核實。關于文獻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紀傳體文獻。②編年體文獻。③紀事本末體文獻。④典志體文獻。⑤別史、雜史文獻。⑥地理、方志文獻。⑦傳記、學案、筆記文獻。⑧史論、史評、史考文獻。⑨起居注、實錄、詔令、奏議、古文書、檔案。

其次,從先秦史角度談歷史研究法。雒老師談到了做史學研究要做到善于查目錄學著作,善于搜集資料;研究史學家要觀其行、觀其同時代著作、觀其書、觀其敘、觀其體、觀其人。具體則可以從先秦著作看到研究方法,《詩經(jīng)》是通過輯佚的方法;《春秋大事表》、《左傳紀事本末》是采用整理與編排的方法;《日知錄》、《春秋左傳研究》則是專題性研究書籍。

最后,雒老師以考古學方法為同學們闡釋了歷史研究法,從經(jīng)石學的復興,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傅斯年成立歷史研究所到引進現(xiàn)代考古學理論,雒老師以殷墟為題,探索了目錄學、?睂W、考古學理論,詳細講述了他對歷史研究法的觀點。

5、劉百合老師談歷史研究法

劉百合老師以年譜為探討中心為我們講述了他對歷史研究法的學習和探究。他從年譜的出現(xiàn)、年譜的格式、年譜的體例、年譜的作用等多方面為我們詳細講述了他對年譜的學習過程。

首先,年譜這種著作產生于宋代,宋元豐七年呂大防之《韓文年譜》、《杜甫年譜》標志著年譜的正式出現(xiàn)。

其次,年譜的格式分為平敘體和綱目體。年譜的體例可以分為記載背景,記載當事人,記載文章,考證,批評好幾個部分。

最后,劉百合老師著重為我們講解了年譜的重要作用。

1、年譜是重要的參考工具書。在圖書館一般的參考咨詢工作中,為讀者主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有關人物資料的查詢,包括生卒年、籍貫、職務、經(jīng)歷和作品等;二是檢索讀者所需要的有關歷史事件和社會活動的史料;三是提供有關書目文獻的查閱與考證。特別是尋找已佚的文獻,難度很大,假如能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年譜,就能事半功倍地做好參考咨詢工作。年譜是研究歷史人物生平的重要參考資料,年譜為學術研究提供了翔實的實證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年譜是檢索人物一生活動的簡明檔案,可以理清許多復雜的線索。第一,年譜是圖書館進行歷史人物參考咨詢的最好工具書。第二,年譜是歷史人物一生的簡明檔案,有些年譜長編實際上就是個人資料的數(shù)據(jù)庫,年譜為人物研究提供了翔實的實證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第三,年譜是對歷史事件和社會史料進行參考咨詢的重要工具書

3、年譜的書目作用年譜素以知人論世的工具而存名于古今,但年譜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卻被人遺忘了。這就是書目的作用。書目的種類極多,但以一人之著述合聚一起,并附之以寫作背景、成書年代、版刻情況,在古書中卻很少見。而年譜詳列譜主一生著作,細分條理,簡介內容,正是起到了辨章學術、考證淵流的作用。

擴展閱讀:歷史研究方法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歷史研究方法專題學習資料

資料整理:紫陌紅塵

一、史料的分類

A按表現(xiàn)形式: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

(一)文獻(文字)資料:以文字形式記錄的資料

1、種類:①以紙張為載體的:如:官私史書、文書檔案、地方史乘、傳記譜牒、文集日記、野史筆記,書籍、報刊、雜志、信件等

②以電子媒介為載體的:如:電子郵件、BBS跟帖等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載體,使文化知識得以流傳后世

3、局限:個人因素(階級立場、個人修養(yǎng))、政治因素(政治權勢纂改歷史)時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例.某學生在檔案館讀到上!睹窳蟆沸梁ゾ旁率湃盏囊粍t報道,題目為《浙江敢死隊之壯觀》:“浙江革命軍之編制皆以敢死隊為先鋒,然后繼之以各標新軍。敢死隊之編制共分五隊,以蔣介石為指揮官……(隊員)出入于彈雨之中,而無一懼色!边@則報道①是珍貴的史料②它是在吹捧蔣介石,不具備史料價值③經(jīng)考證無誤后,可作為研究蔣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確,②③錯誤B.②正確,①⑧錯誤C.①③正確,②錯誤D.③正確,①②錯誤

2.依據(jù)上海警察局檔案,1919年5月,上海許多學生家長都收到同樣一份由上海華童公學校長發(fā)出的通知(見右框)。引發(fā)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通知親愛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時,你的兒子無故缺可能是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請你通知我,A.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勞動力需求增加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C.淞滬會戰(zhàn),逃避戰(zhàn)火D.國民經(jīng)濟崩潰,難以維持學業(yè)

(二)實物史料:歷史上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1、舉例:遺跡,遺址,遺物,出土文物等2、地位:①比文獻資料可信。

②關于史前和上古的歷史,實物史料顯得特別重要。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1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到底是你兒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繼續(xù)荒廢學業(yè)校長:LH泰納(Turner)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③與文史資料相互參證,從差異中尋找歷史的真實,還可以彌補文獻的不足。3.局限a.它們可能只是很小的一個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歷史的全貌。b.對有些器物,人們還只能猜測它們的意義,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三)口述資料:口頭講述并被記錄下來的資料

1、種類:神話、傳說、故事、史詩、俗諺、遺訓,回憶錄、對話錄、采訪記、座談錄等。2、局限①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口述資料會與本來面貌有較大差距②在史詩、神話、傳說、故事當中,也會有大量創(chuàng)造和虛構的情節(jié);③由于種種客觀原因,當事人回憶也難免不準確或不全面

B按史料價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1.含義:(1)第一手史料:原始資料,即歷史人物、事件、現(xiàn)象發(fā)生的那個時代留下來的材料,特別是當事人和目擊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對象的情況。

(2)第二手材料:距離那個時代較遠的記錄、轉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間接反映了研究對象的情況。

2.價值:①一般來說,第一手的史料價值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時需要更加小心謹慎。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價值高低也不能絕對化。3.與三類史料的關系:①實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獻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③口述史料輾轉相傳,更需要仔細甄別。二、獲取史料的途徑

1、去圖書館或相關機構查閱檔案、文字史料、圖片史料。2、參訪當事人或目擊者獲得口述史料3、觀看紀錄片的影視資料

4、到當事人活動過的地方探訪遺跡或獲取實物資料。5、現(xiàn)場考古(或考古現(xiàn)場的實跡復原)6、上網(wǎng)搜索

三、影響史學觀點和史料運用的幾個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場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2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3、史料的選取和運用上的差別;4.時代的局限性等。

四、運用史料時,要保持結論的客觀性,在史料選擇上應堅持的方法或原則

1、重視史料來源的真實性,選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堅持正確的史學觀點: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進行3、選取客觀、公正、正確的史料。

4、對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論結合論由史出

5、搜集更多的史料,對多種史料進行甄選、辨別(不取孤證)五、歷史觀

1、含義: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2、主要歷史觀:

(1)全球史觀(也稱整體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發(fā)展到整體發(fā)

展演進的歷史。世界各個地區(qū)、各種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發(fā)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狀態(tài),逐漸融合成密切聯(lián)系的全球統(tǒng)一體.。這一史學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歐中心論”和國別史拼湊世界史的傳統(tǒng)史學框架,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fā)展和統(tǒng)一性來考查歷史,全面探討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征、發(fā)展主流和總體趨勢,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和滲透

(2)文明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以“文明”為單位來看待

整個人類歷史,通過不同文明類型的演進過程探討人類社會的進步?v向看包括:采獵文明、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承認文明的多元性,歷史發(fā)展的多樣性統(tǒng)一,既看到人類社會發(fā)展有共同的規(guī)律和趨勢,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獨特的具體發(fā)展道路。從現(xiàn)實人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去追溯歷史,說明現(xiàn)代文明是如何傳承演變而來的,把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

(3)社會史觀認為:人類歷史不僅僅是政治、經(jīng)濟、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歷史,更

是與平民百姓。蕓蕓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件的歷史,包括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等.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3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城市進化和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社會政策史、人與環(huán)境關系史等。

(4)現(xiàn)代化史觀(也稱近代化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向近代工

業(yè)社會轉變的歷史,包括政治.經(jīng)濟.思想等,其主要表現(xiàn)為經(jīng)濟領域的工業(yè)化和市場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與法制化,思想文化領域的理性化和科學化,社會生活現(xiàn)代化等。

(5)革命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通過不斷的革命斗爭推動社會演進的歷史。主要觀點

①在階級社會里,兩大對立階級間的矛盾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矛盾。②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基本矛盾,爭取民族獨立以反對帝國主義,爭取社會進步以反對封建主義,是近代社會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并以此作為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主要標準。

附:史學史觀訓練題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4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歷史研究方法專題學習模擬訓練之七

命題:童利雙審題:童凌云胡華勇黃萬書

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

第一卷(共48分)

1.關于歷史學習的方法,西方著名學者埃爾頓這樣認為:“對于歷史的真實性,先入為主的危害大于證據(jù)之不足或細節(jié)之謬誤……在他理解這些證據(jù)之前,他不問也不應該問具體的問題!毕铝袑W習方法中最符合埃爾頓觀點的是A.理論聯(lián)系實際B.重視調查研究

C.有史有論、史論結合D.史由證來、論從史出

2、歷史離不開史料的支撐,客觀是歷史寫作的第一守則。在描寫一個歷史事件時,下列最容易受到作者主觀因素影響的是

A、發(fā)生的地點B、事件的經(jīng)過C、事件的結果D、事件的影響3.在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主義思想中,包含著華夏中心觀、華尊夷卑觀和“華夷之辨”等觀念。因此,在研究中國古代與東亞諸國交往之類的問題時,如要獲取有助于克服華尊夷卑偏見的資料,較好的方法應當是

A.注意收集和使用中國以外的相關資料B.盡量查閱臺灣史學家的史書C.廣泛查閱中國古代的史籍資料D.查閱魏源所著的《海國圖志4.兩位學者對公元元年至l700年世界人口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果出現(xiàn)很大差異。導致兩位學者對相同時期世界人口數(shù)的統(tǒng)計出現(xiàn)差別的主要原因有:

①占有的資料不同②研究方法不同③客觀史實不同④作者的閱歷不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古人為詩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謚號命名;以書齋命名;以作者字、號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封號命名;以帝王年號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詩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A.《淮南子》(劉安)B.《惜抱軒全集》(姚鼐)C.《杜工部集》(杜甫)D.《稼軒長短句》(辛棄疾)6.甲午戰(zhàn)爭中,各地人民“同申義憤,愿做前驅”,“壯夫老幼,死戰(zhàn)不降”。就在日軍占領威海衛(wèi)那年,一姚姓夫婦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虜”,寄托了人民抗日的決心和勇氣。這位“姚破虜”的生肖應該是屬

A、蛇B、馬C、猴D、羊7.干支紀年是中國古代歷法的一大發(fā)明。201*年1月26日我國進入農歷已丑年,也即進入了牛年。有位先生與新中國是同齡人,他的生肖應是

A.鼠或牛B.;蚧.虎或馬D.上述說法都不對

8.《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著名的喜劇作品。在中國古代漢語中,孟、仲、季分別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陰歷

A.五月B.六月C.七月

D.八月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5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9.歷史知識中,“事實”和“解釋”并不相同,學習歷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兩者的區(qū)別。以下的歷史敘述中,何者屬于“解釋”

A.西周建立后對所新征服的地區(qū)采用封邦建國制進行有效統(tǒng)治B.孔子整理古典文獻,編訂了《詩》《書》《禮》《易》《春秋》C.商鞅提倡軍功,規(guī)定爵位為二十級,有軍功者,依等級授爵D.三國魏晉時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強地主勢力膨脹引起的

10.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jù)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兇如何。某人生于1984年8月27日上午8點它的生辰八字正確的是

A.甲子、壬申、癸巳、丙辰B.壬申、甲子、丙辰、癸巳

C.癸巳、丙辰、甲子、壬申D.甲子、丙辰、壬申、癸巳11.我國古代的姓氏,來源多種,如以祖先的族號:唐、虞、夏、殷;以賞賜的爵位:王、公、伯、侯;以分封的國名:齊、魯、宋、衛(wèi);以擔任的官銜:司徒、司馬、司空、司寇與姓城、郭、園、池,武、宣、穆、莊,伯、仲、叔、季,陶、匠、巫、卜的來源分別對應的是

A.以從事的工作、以居住的地方、以親屬的排行、以貴族的謚號、B.以居住的地方、以親屬的排行、以貴族的謚號、以從事的工作、C.以親屬的排行、以貴族的謚號、以從事的工作、以居住的地方、D.以居住的地方、以貴族的謚號、以親屬的排行、以從事的工作、12.《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毕铝嘘P于我國古代座位尊卑表述正確的是

A.最尊者坐北向南,其次是坐南面北,再次是坐西面東,最卑是坐東面西B.最尊者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C.最尊者坐東面西,其次是坐西面東,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北向南D.最尊者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東面西,最卑是坐南面北13.傳統(tǒng)史學的研究對象側重于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而現(xiàn)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內容納入了史學研究的范疇,這一視角的轉換體現(xiàn)了

A.唯物史觀B.社會史觀C.全球史觀D.革命史觀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6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14.史料是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史學研究的基礎。針對某一特定歷史事物,目擊者或者當事人留下的實物、文字或者口頭的陳述為一手史料,而非目擊者或非當事人的文字或口頭的陳述為二手史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手史料都能真實的反映歷史B.二手史料往往帶有陳述人的主觀因素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實的反映歷史D.二手史料的價值不如一手史料

15.“太祖……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紅光滿室。自是夜數(shù)有光起,鄰里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睂Α睹魇贰反硕问妨蟽r值的評述較恰當?shù)氖?/p>

A.客觀真實,完全可信

B.正史之言,真實可信

C.小說家言,不足為信D.神異之說,不足為信

16.唐代史學家劉知提出史家“三長”說。司馬遷在《史記》中不僅把農民領袖陳勝列入“世家”,還為匈奴列傳,這主要反映了他的A.史德

B.史才C.史學D.史識

17《東史郎日記》(日):“在(南京)馬群鎮(zhèn)警戒的時候,我們聽說俘虜們被分

配給各個中隊,每一中隊兩三百人,已自行處死!薄捌咔说纳ǚ敚┺D眼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這是個不爭的事實!鄙鲜霾牧蠈儆

A.文獻證據(jù)B.實物證據(jù)C.口傳證據(jù)D.以上都不是18恩格斯說:“假如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么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這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即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xiàn):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A.英雄人物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并不重要B.英雄人物適應時代需要而產生C.英雄人物的活動是受歷史規(guī)律支配的D.英雄人物的出現(xiàn)是歷史的偶然19.將近現(xiàn)代歷史看作是以商品經(jīng)濟為特征的工業(yè)文明取代以自然經(jīng)濟為特征的農業(yè)文明的結果,主要表現(xiàn)為經(jīng)濟領域的工業(yè)化和市場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領域的理性化和科學化。以這種視野來研究歷史屬于

A.全球史觀B.革命史觀C.唯物史觀D.現(xiàn)代化史觀20.1908年,劉師培在《(共產黨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歐洲資本制之發(fā)達,不可不研究斯編(注:指《共產黨宣言》);復以古今社會變更均由階級之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7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相競,則對于史學發(fā)明之功甚巨;討論史編,亦不得不奉為圭臬(注:準則)!彼谶@里強調歷史研究要運用

A.文明史觀B.全球史觀C.現(xiàn)代化史觀D.階級斗爭史觀21.曾國藩,晚清重臣,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因其鎮(zhèn)壓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而備受后人詬病。近年來研究曾國藩的人逐漸增多。如果你收集了如下有關曾國藩的資料,你認為對研究曾國藩最有價值的資料是

A.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B.“文革”中出版的《曾國藩反動言論》C.關于曾國藩的史學論著D.部分曾國藩日記、奏折、書信的影印件22.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史實,解釋、觀點等。下列各項中,屬于觀點的是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

C.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D.古代中國歷史證明,國家合則利,分則弊23“一種文明的歷史,就是對古代材料中那些對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東西的探索。它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在于要告訴人們關于希臘文明或中世紀中國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xiàn)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的東西!痹谶@里,布羅代爾強調的是

A.研究歷史要有不斷探索的精神B.要從文明傳承的角度闡釋歷史C.史學是要告訴人們過去的事情D.史學就是當代人對過去的認識

24英國史學家愛德華〃卡爾在《歷史是什么?》一書中把史學說成是“歷史學家跟他的事實之間相互作用的連續(xù)不斷的過程,是現(xiàn)在跟過去之間的永無止境的問答交流……是過去的事情跟前進中出現(xiàn)的將來的目標之間的談話”。正因為如此,歷史學的最大價值在于

A.豐富知識、提高學養(yǎng)、厚積薄發(fā)B.回首往事、以古為師、傳承文化C.借鑒古人、啟發(fā)思維、開闊視野D.以史為鑒、服務現(xiàn)實、開創(chuàng)未來

第二卷(共52分)

25、(6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三關于戊戌變法的研究,所依據(jù)的材料主要是運動過后不久出現(xiàn)的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和康有為后來的陳述如《康南海自編年譜》,由于作者就是當事者,所以很難作為信史。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強化了康梁系話語,而來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釋幾乎一直沒有看到!痘仡櫸煨缰販貧v史》,《光明日報》201*-12-07

據(jù)材料三,說明文中提到的兩部文獻在研究戊戌變法運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認為史學研究應注意什么問題?(6分)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8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26、(22分)史料的搜集、甄別、闡釋、運用是新課程下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形成正確的史料觀。對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的描述,有下列幾則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在(南京)馬群鎮(zhèn)警戒的時候,我們聽說俘虜們被分配給各個中隊,每一中隊兩三百人,已自行處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虜)轉眼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東史郎日記》(日)材料二《南京大屠殺的虛構》出版后,日本右翼給予了高度評價,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護封廣告詞中寫道:“讀了此書,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殺,那就只能說他是煽動反日!

材料三下列三幅圖片反映了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青島的余美紅老師在給學生講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時,引用了她父親講給她的一個事例:“當時我7歲,你叔叔4歲,鬼子打南京時,人們四處逃難。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軍砸開咱家大門,保姆被殺,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槍,昏死過去,僥幸撿了一條命”。請回答:(1)史料證據(jù)按照獲取的途徑和保存狀態(tài)可以分為實物證據(jù)、文獻證據(jù)和口述證據(jù)三類,請依此對上述材料進行分類。(6分)

(2)在《南京大屠殺的虛構》一書中,田中正明說:“記述歷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絕對不能以傳聞(口述)為證據(jù)撰寫論文或記事”。對此你做何評論?6分)

(3)材料一、二同樣出自日本人,但對南京大屠殺一事為何有不同的看法?(4分)這說明了什么?(2分)

(4)若想證實余美紅老師父親的說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證據(jù)是哪則?(2分)

(5)結合下圖,請你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歷史?(2分)

27(15分)、有研究者在論述“明朝婦女婚姻觀的兩重性”時,引用過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

者,五十以后不改節(jié)(節(jié)操)者,旌表門閭(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睹鲿洹凡牧隙分懈鞔遗當(shù)字:《唐書》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萬余人”。據(jù)祝瑞開:《中國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勝仙與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視,具各有情”,二人通過巧妙的自我介紹,訂下終身。據(jù)明中后期小說《醒世恒言》

材料四孟玉樓喪夫后要改嫁,親戚及鄉(xiāng)鄰都贊同,“少女嫩婦的,你攔著不教他嫁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9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人,留著他做什么?”據(jù)明中后期小說《金瓶梅》

1)該研究者認為,明朝婦女的婚姻觀存在兩重性,即保守性與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來分別證明?(3分)

(2)結合明朝中后期的經(jīng)濟、文化狀況,你認為,該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婦女婚姻自主性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6分)

(3)上述材料分別來自官方文獻、學者著作和小說,你對該研究者利用這些材料進行研究有何看法?(6分)

28、(9分)(201*上海歷史)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釋、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孟子,名軻,鄒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端,即對他人苦難的同情,對不義之事的羞辱,辭讓的心情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特別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即主張民貴君輕;又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于君主。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1)文中哪些屬于史料?(3分)

(2)文中哪些屬于史料解釋?(3分)

(3)文中哪些屬于歷史評價?(3分)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10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參考答案:

25缺陷:是當事人陳述自己親身參與的重大事件,容易加進主觀色彩,影響歷史真實。

注意:重視史料的甄別、辨?zhèn);收集多方面的史料?/p>

26(1)實物證據(jù):材料三;文獻證據(jù):材料一、二;口述證據(jù):材料四。(2)傳聞(口述)也是考證歷史的有效證據(jù)之一,盡管其真實性不如實物證據(jù)高,但絕不可否認其價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說這番話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歷史,為南京大屠殺翻案;這種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的舉動將傷害兩國人民的感情。(3)東史郎先生勇于面對侵略歷史,敢于承擔歷史責任,如實描述歷史,有著強烈的正義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極力為日本的侵略行經(jīng)辯護,歪曲歷史的真相。這說明了不同政治態(tài)度的人有不同的歷史觀;當今日本右翼勢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

(4)材料三中的第一、三幅圖片。(5)尊重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7(2)明中后期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使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明中后期出現(xiàn)了反禮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婦女追求婚姻自主。

(3)①小說是現(xiàn)實的反映,可以作為史料使用。但由于小說經(jīng)過文學加工,帶有作者的主觀意識,作為史料使用必須慎重。②材料三、四的現(xiàn)象是個案,而且出現(xiàn)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說明整個明朝婦女婚姻觀的自主性。

28(1)史料:“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釋:民貴君輕.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于君主。

(3)歷史評價: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11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歷史模擬訓練之七答題卡

01【A】【B】【C】【D】07【A】【B】【C】【D】13【A】【B】【C】【D】19【A】【B】【C】【D】02【A】【B】【C】【D】08【A】【B】【C】【D】14【A】【B】【C】【D】20【A】【B】【C】【D】03【A】【B】【C】【D】09【A】【B】【C】【D】15【A】【B】【C】【D】21【A】【B】【C】【D】04【A】【B】【C】【D】10【A】【B】【C】【D】16【A】【B】【C】【D】22【A】【B】【C】【D】05【A】【B】【C】【D】11【A】【B】【C】【D】17【A】【B】【C】【D】23【A】【B】【C】【D】06【A】【B】【C】【D】12【A】【B】【C】【D】18【A】【B】【C】【D】24【A】【B】【C】【D】

第二卷

25據(jù)材料三,說明文中提到的兩部文獻在研究戊戌變法運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認為史學研究應注意

什么問題?(6分)

26(1)史料證據(jù)按照獲取的途徑和保存狀態(tài)可以分為實物證據(jù)、文獻證據(jù)和口述證據(jù)三類,請依此對上述材料進行分類。(6分)

(2)在《南京大屠殺的虛構》一書中,田中正明說:“記述歷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絕對不能以傳聞(口述)為證據(jù)撰寫論文或記事”。對此你做何評論?6分)

(3)材料一、二同樣出自日本人,但對南京大屠殺一事為何有不同的看法?(4分)這說明了什么?(2分)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12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4)若想證實余美紅老師父親的說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證據(jù)是哪則?(2分

(5)結合下圖,請你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歷史?(2分)

271)該研究者認為,明朝婦女的婚姻觀存在兩重性,即保守性與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來分別證明?(3分)

(2)結合明朝中后期的經(jīng)濟、文化狀況,你認為,該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婦女婚姻自主性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6分)

(3)上述材料分別來自官方文獻、學者著作和小說,你對該研究者利用這些材料進行研究有何看法?(6分

28(1)文中哪些屬于史料?(3分)

(2)文中哪些屬于史料解釋?(3分)

(3)文中哪些屬于歷史評價?(3分)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13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第14頁共14頁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歷史研究法心得(1)》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歷史研究法心得(1):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歷史研究法心得(1)》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584623.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