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

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15:07:24 | 移動端: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

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

201*201*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

1、《左傳》記載:“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按等級遞減)!边@段話反映了()

A、分封制的等級序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隸

B、西周在宗法制基礎上完善分封制

C、家法制下大家和小宗之間無政治隸屬關系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經形成2、有人說,權力一旦失去監(jiān)督就會泛濫成災。在我國古代官僚機構中,也存在著對官僚的監(jiān)督。下列官職中最早具備監(jiān)察職能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尚書令

D、刺史

3、著名歷史學家錢穆曾說:“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tǒng)‘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為獨夫專制之黑暗所籠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毕铝羞x項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明朝廢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極度黑暗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統(tǒng)屬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國社會并非專制社會D、明清兩代都是極端專制集權的社會4、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里克利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希臘內部極盛”的主要原因是()

A、對外交流頻繁

B、法律體系完備

C、民主政治發(fā)展

D、人文思想盛行

5、早期的羅馬國家()①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②法律與習慣之間沒有明顯界限③羅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④法官多由貴族擔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改變,也不是一次的建立“不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這點“轉折點”指的是()

A、《權利法案》剝奪了國王的權力

B、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7、有些美國學者認為,世界政治格局“現在是,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仍將是一個1+x的世界,也就是一個超級大國加若干個國家的世界!睂Α1+x”中“x”的分析理解錯誤的是()

A、是一個固定值

B、目前尚不能確定x等于幾C、數值不會很大,有一個大致范圍

D、是一個動態(tài)的數值

8、精耕細作是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下列各項中,能體現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是()①齊國實行“相地而衰征”政策②漢朝搜粟都尉趙過推廣耦犁③宋真宗初年從越南引

進高產的占城稻④“苗出垅則深鋤,鋤不厭數,周而復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某地發(fā)現一座古墓,出土的隨葬品只有絲織品,青銅鼎、唐三彩、活字印刷品、碳化的玉米。依據上述出土文物,可以推斷出這座古墓的朝代應是()

A、商周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時清時期

10、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諭中說:“朕觀四民之業(yè),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商皆其末也!备鶕@種思想所制定的政策應該是()

A、海禁

B、重農抑商

C、閉關鎖國

D、抑制兼并

11、上海輪船招商局創(chuàng)辦后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工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這一現象說明,洋務派民用企業(yè)的興辦()

A、使中國走上了獨立富強的道路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經濟侵略C、加劇了中國同外國列強的矛盾

D、取代了外商企業(yè)在華的統(tǒng)治地位

12、有學者認為:“18401919年的八十年間,可以說是中國社會震動最烈,經濟變遷最著的非常歷史時期!毕铝懈黜椫,不屬于該階段“經濟變遷”的是()

A、自然經濟的解體

B、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D、官僚資本的急劇膨脹

13、1851年的首次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行,博覽會共有18000個參展商提供了10萬多件展品,是一次展出最新,工業(yè)成果的盛會。共有6039195人次參觀了此屆世博會。以下工業(yè)成果中,觀眾可能在1851年世博會上看到的是:()

A、鐵路設備、柴油內燃機

B、電燈、蒸汽織布機C、蒸汽鍋爐設備、鐵路設備

D、飛機、水力紡紗機

14、有學者指出,在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導致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結盟運動興起B(yǎng)、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C、兩極格局的存在

D、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15、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認為:全球化并沒有成為世界上大多數窮人服務,也沒有為環(huán)境服務,更沒有為全球穩(wěn)定服務。()

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貧富差距②全球化導致全球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③全球化增加了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風險④全球化促進了國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春晚的“對聯征集”出了一個上聯:“《游子吟》、《鄉(xiāng)愁》、《靜夜思》、《荷塘月色》”,你認為下列敘述可能與《靜夜思》作者相符的場景是()

A、獨酌之后欣賞《洛神賦圖》摹本

B、參加殿試,受到武則天的親自接見

C、收到汪倫送的一套青花瓷酒具D、自白帝乘舟回江陵時付給船家“交子”17、梁啟超在1922年撰寫的紀念《申報》創(chuàng)辦五十周年的文章中認為,中國人從鴉片戰(zhàn)爭以后開始學西方,第一階段是學器物,第二階段是學制度,第三階段是學精神文化。以下各項中,屬于第二階段的代表性主張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今日策中國者,必曰興民權。”

D、“三綱五!蹦恕芭`之道德”

18、這是一場為現代社會勾畫藍圖的思想運動,現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標準價值觀的鍛造也正是在這個運動中完成的。這里說“運動“是()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工業(yè)革命

19、古希臘思想家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人的貢獻在于()A、“將哲學從天上帶到人間”B、打破中世紀種學對人性的束縛C、動搖了天主教會的權威D、為人類勾畫出“理性王國的藍圖”20、哥白尼、牛頓和愛因斯坦被稱為近代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其理論的共同之處是()

A、得到了科學實驗的驗證B、改變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知C、推動了技術的重大突破

D、科學地概括出物質運動的規(guī)律

二、非選擇性試題

21、(25分)古今中外歷史上,民生問題都備受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汝以民為餓也,何不白(告訴)于君,發(fā)倉廩以賑之?而私以爾食饋(救濟)之,是汝

明(顯示)君之無惠,而見已之德美矣!薄犊鬃蛹艺Z觀思》

材料二: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故對于全國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政府當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yè)之發(fā)展,以足民食;共謀織造之發(fā)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計劃之各式屋舍,以樂民居;修治道路、運河,以利民行。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經營地方人民之事業(yè),及育幼、養(yǎng)老、濟貧、救災、醫(yī)病與夫種種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孫中山的《建國綱領》

材料三:為了解決農業(yè)危機,羅斯福政府同農場主簽訂了大量減少耕地面積的合同,并銷毀小麥、馬鈴薯和牛奶等農牧產品,屠殺獵、牛、羊等牲畜。

材料四:自201*年下半年以來,在食品價格較快上漲,流動性充裕較強等因素共同推動下,我國居民消費價格不斷走高。特別是糧食、蔬菜等生活必須品的價格漲幅往往達到兩位數。為此,黨和政府已經采取了增加供應、促進流通、打擊炒作等一系列措施。

(1)根據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濟問題上的主要觀點(2分)。這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主張(2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孫中山對民生問題的認識(2分)。和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6分)。(不能照抄原文)這些主張在當明是否實現?為什么?(3分)

(3)材料三所述內容是什么背景下實施的?(1分)這些措施的實行能否徹底解決當時存在的

社會矛盾?為什么?(3分)羅斯福所政解決民生問題的做法對戰(zhàn)后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什么樣的影響?(2分)

(4)指出材料三、四中政府調整經濟政策目的的共同之處。(4分)22、英法確立資本主義代議政體都經歷了曲折反復的歷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圖)

材料二:法國媒體每當提到總統(tǒng)的時候從來不用“法國總統(tǒng)”這個稱號,更不會說“我國總統(tǒng)”或“國家總統(tǒng)”,而總是要不厭其煩地說“共和國總統(tǒng)”(PresidentdelaRepublique)。每次共和國總統(tǒng)對國民發(fā)表正式證明話,在結尾的時候必定要喊兩句口號,一句是“法蘭西萬歲”(VivelaFrance),另外一句就是“共和國萬歲”(VivelaRepublique),把共和國政體與法蘭西民族等量齊觀。法國人珍惜共和國的觀念,是因為走向共和的艱維歷程。

請回答:(1)英法代議制確立的標志分別是什么?(4分)

(2)英法兩國的政體形式分別是什么?(4分)有人說法國政治制度優(yōu)于英國,請談談你的看法。(5分)

(3)從英法確立代議制的艱難歷程得到什么啟示?(6分)23、閱讀下列圖片及材料:

201*年央視春節(jié)聯歡晚會有一個別開生面的節(jié)目:對聯集錦。山東和山西的對聯是:山東上聯:孔子仁,關公義,人文典范;山西下聯:泰山日,壺口煙,天地奇觀。山東人以孔子為驕傲,其實孔子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因為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它已經滲透到中國人思維意識的深層,所以要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請回答:(1)圖1中歷史人物是誰?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圖2中歷史人物是誰?(1分)其主要思想有哪些?(3分)他對儒家文化的發(fā)展有何影響?(3分)

(3)圖2中歷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與秦始皇對待儒家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3分)其本質有何共同點?(3分)

201*201*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答題卷

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

21、(1)(2)(3)22、(1)

(2)

(3)23、(1)(2)(3)

201*201*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40分)

15BBCCD610BABDB1115BDCCA1620ACCAB二、非選擇題

21、(1)主要觀點:主張國君(政府)組織救濟,不主張個人實施求助(2分)

思想主張:體現仁和禮的思想(或者等級觀念)(2分)

(2)認識:將民生問題擺在國家建設的首拉(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的解決)(2分)

辦法:通過行政行為來解決問題;政府通過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通過社會福利調節(jié)社會財富的再分配。(6分)

沒有實現(1分)。因為中國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沒有實現民族獨立,國家不能走向富強,所以民生問題就不可能解決。)(2分)

(3)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1分)。不能。新政能實行只能緩和矛盾,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資本主義固有的根本矛盾就不能解決(3分)。戰(zhàn)后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建立社會福利制度(2分)。

22、(1)1698年《權利法案》。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4分)(2)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國確立了共和制。(4分)

不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雖然保留了國王,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妥協,但從當時的情況看有利于國內政局的穩(wěn)定,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法國確立共和制后,從其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國內政局來看不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因此要從國情的差異認識兩國的政體差異,孰優(yōu)孰劣關鍵應以是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為標準。(5分)

(3)民主與專制的斗爭說明了歷史發(fā)展的艱巨性、復雜性和曲折性。新的制度必然能取代舊制度,因為新生事物是不可戰(zhàn)勝的。資產階級為了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需要將其斗爭成果制度化和法律化。(6分)

23、(1)孔子。核心:“仁”。(2分)

(2)董仲舒。(1分)主要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統(tǒng)”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了“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學說;提出了“三綱五常”的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3分)

影響:經過董仲舒的改造,儒學思想更符合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并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3分)

(3)態(tài)度:秦始皇“焚書坑儒”,壓制儒家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分)本質相同:兩者均屬于文化專制政策,為維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服務。(3分)

擴展閱讀:高二年級期中歷史試卷201*

海州高級中學201*201*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歷史試題(選修)

命題人:楊海云

注意: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不填、錯填或填寫在其他區(qū)域,均不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

目要求。)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時代呼喚下的偉大社會實踐活動。回答12題

1.改革是人類歷史上發(fā)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關于改革的說法和認識正確的是①改革就是要徹底的革除舊的、傳統(tǒng)的一切東西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統(tǒng)治者希望通過和平的、沒有暴力的方式來完善社會制度并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④改革中也充滿了復雜性、多樣性與艱巨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2.歷史上許多改革家就為改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國正在進行著社會主義的全面改革,其中的困難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從改革家那里學習的精神應該有

①高度的社會歷史責任感②為國家乃至為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奮斗的決心與勇氣③堅韌不撥的意志④為統(tǒng)治者而改革的獻身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公元前53世紀,在世界的東方和西方,盡管相距甚遠,也沒有什么聯系,但歷史竟然有驚人的相似,兩地幾乎同時都進行了影響深刻的改革;卮34題

3.公元前594年開始的梭倫改革對雅典開辟了一條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積極影響不包括

A.發(fā)展工商業(yè)經濟,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B.穩(wěn)定平民階層,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階級基礎C.貴族與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決,穩(wěn)定了社會

D.賦予平民直接管理國家的權力,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4.商鞅變法中為新的社會制度的確立而產生決定影響的措施是A.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B.廢除奴隸主特權,獎勵軍功C.廢除分封制,建立縣制D.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一些史書文獻和文學作品,都是重大改革的歷史見證和補充說明。回答57題5.《戰(zhàn)國策秦策一》中記載:“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蔽闹小叭苏f惠王”中的“人”在客觀上代表了當時誰的利益

A.沒落貴族B.立功將士C.新興地主D.富裕農民

6.梭倫的演說詞“我注目凝視,悲哀充溢著我的心,這愛奧尼亞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絕境”,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事看到

①梭倫憂國憂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階級矛盾相當尖銳③對雅典民主政治的絕望④雅典的社會危機相當嚴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司馬光曾說:“介甫(王安石)文章節(jié)義,過人處甚多。但性不曉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遠,讒佞輻輳”。司馬光所說的“讒佞”是

A.政府中的貪官污吏B.擁護王安石變法的人C.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D.變法中得益的農民

高二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風俗習慣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有著很深刻的背景和淵源,風俗習慣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會的演變和發(fā)展,在古今社會的改革中,有許多涉及到了社會風俗的改進和吸取。回答89題8.下列現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習俗改進內容的是①漢族年輕女子“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②中原地區(qū)廣泛流行吃燒烤③洛陽商業(yè)發(fā)達,成為貿易中心④中原地區(qū)農田大量得到開發(f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9.日本的明治維新中把生活習慣的西方化作為了一個走向近代文明的象征和標志,因此大力提倡,也

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不包括

A.使日本形成了軍國主義思想B.促進了日本的近代化發(fā)展C.配合了政治、經濟的改革D.使日本生活方式更加豐富

10.一些重大改革在歷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記,也被一些物化的東西所定格。下面兩幅圖片中,前一幅為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圓,兩肩齊平,深目高鼻,衣紋厚重突起,線條簡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無論佛像造型,還是龕飾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出現上述不同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傳播和進一步盛行B.北魏統(tǒng)一黃河流域C.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審美觀念差異

11.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時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關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

鹽田、鳥飼、豬狩等姓則源于生產勞動。這些姓氏的出現,主要與明治維新的哪條措施有關A.“廢藩置縣”B.廢除封建身份制度C.“殖產興業(yè)”D.“文明開化”

12.農奴制改革以后,亞歷山大二世對上層建筑進行了改革,主要內容是①參照西歐模式進行司法機

關的改革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③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④設立銀行,鼓勵私人投資近代工業(y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

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yè),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A.比較中日近代化的異同B.尋找甲午中日戰(zhàn)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C.批評洋務派的活動D.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

14.201*年8月,著名作家季羨林先生曾經對前去向他征求意見的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說:“我建議在開幕式上將孔子‘抬出來’,因為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有關對孔子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②他提出的愛心和同情心必須遵守禮的規(guī)范③他提出“溫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學法和教法至今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④他的言論被記載在《春秋》一書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下列關于亞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我愛我?guī),我更愛真理”是他的名言②師從蘇格拉底③傾向于民主制④被認為是最博學多才的科學天才之一⑤認為人和其它事物的根本區(qū)別是有欲望

高二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③④16.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睆恼紊峡础扒,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A.統(tǒng)一度量衡、貨幣B.開創(chuàng)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統(tǒng)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

17.唐太宗說過“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反映出

A.民貴君輕的思想B.農業(yè)為本的思想C君治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18.下列關于《大抗議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議員與封建王權作斗爭的結果B.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闡述其革命納的宣言書C.《大抗議書》要求廢除王權,沒有被議會通過D.查理一世不僅拒絕了《大抗議書》,還企圖逮捕獨立派首要成員

19.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拿破侖①盡力保護革命成果,維護共和體制②對外進行征服戰(zhàn)爭③推動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覺醒④制定《法國民法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拿破侖加冕稱帝時說“我是做一個加冕的華盛頓”。拿破侖與華盛頓的共同點是①兩人的執(zhí)政都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②兩人都領導了反對外來侵略的戰(zhàn)爭③兩人對外都積極與歐洲強國爭奪④兩人都是通過選舉而上臺執(zhí)政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滿分60分)

21.(12分)改革是推動歷史進步的重要途徑。

主題一:中外近代史上改革作用:第一,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富國強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重要途徑;第四,它是落后國家自強御侮的必然選擇。(1)請根據以上方面任意舉出兩例,并對此作簡要說明。(2分)

主題二: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是古代東西方歷史上比較典型的社會改革。

(2)概括兩次改革內容所涉及的共同處。(2分)它們分別對本國發(fā)展造成什么影響?(4分)

主題三:改革是統(tǒng)治者對既定制度進行的調整,它否定現存制度,對現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適應不斷變化,是漸進的方式。

(3)按下列表格中代號順序,填寫相關內容。(4分)改革人物亞歷山大二世明治天皇光緒皇帝②改革任務①歷史地位俄國歷史的轉折點日本歷史的轉折點二十世紀中國歷史開宗明義第一章證據理由③④

22.(1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王安石變法是中國古代史上兩次非常重要的改革。

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謚號孝文皇帝。485年馮太后、孝文帝頒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遷都洛陽,命鮮卑貴族漢化,采用了漢族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些改革,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王安石變法,指北宋時期,大臣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新法立意雖好,但并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系,于是與反對者間長期反覆地爭斗,導致處于被

高二歷史試題第3頁(共6頁)批評的局面,但是一些具體措施還是保留了下來。

依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兩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處?(2分)

(2)從內容看各自的側重點是什么?(2分)改革的成效如何?(4分)

(3)在改革中都遇到了很大阻力,各自的反對勢力是哪些?(2分)

(4)從兩次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啟示?(2分)23.(12分)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

承平以來二百年,不聞顰鼓聞管弦。呼作花王齊下拜,至夸神國尊如天。笑蓉毒霧海漫漫,我自閉關眠不動。

清駐日參贊黃遵憲《櫻花歌》材料二嘉永年間美國人跨海而來,仿佛在我國人民的心頭燃起了一把烈火,這把烈火一經燃燒起來便永不熄滅。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材料三(日本明治維新時)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路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然而,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選擇就困難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現了一股反對極端西化、極端自由化的勢力……

[美]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材料四明治維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知改革的顯著不平衡性、不徹底性。改革涉及物質、體制和精神三個層面,物質層面比較容易通過引進、移植來實現新舊更新,日新月異,成就驚人。在體制方面,實現新舊更替要難一些。……精神層面屬于深層次,明治年間這方面的實質性進展很有限。齊世榮《15世紀以來世界九強的歷史演變》請回答:

(1)材料一與材料二分別反映了日本怎樣的社會狀況?材料二中“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4分)

(2)根據材料三,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向西方學習的特點。(3分)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政府在工業(yè)化過程中的作用。(3分)

(3)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日本改革后體制、精神上的局限性的史實。(2分)24.(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的一次轉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轉換。現代化用工業(yè)生產力取代農業(yè)生產力,在此基礎上引發(fā)了社會的整體變動,從而實現從農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變。……現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領域首先邁出的……政治條件的成就給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前提,工業(yè)革命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啟動的!I(yè)革命一旦在某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壓力就形成了,迫使與它相鄰的所有國家緊緊跟上……現代化在動蕩中迅猛推進。……對被侵略地區(qū)而言,問題表現得越來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它遲早要使人們認識到:只有接受變革,才有可能生存!瓘19世紀中葉開姑,現代化躍出歐洲,向亞非大陸推進。摘編自錢乘旦《世界現代化進程》

高二歷史試題第4頁(共6頁)(1)依據材料一,概括“現代化”的基本含義。(不得摘抄原文)(1分)

材料二如果總的看一看1861年俄國國家全部結構的改變,那就必然會承認,這種改變是封建君主制轉變的道路上的一步。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2)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二的認識。(3分)

在“現代化躍出歐洲,向亞非大陸推進”的過程中,日本和中國都進行了現代化的探索。請閱讀下列圖片及材料

圖一圖二圖三

圖一千余名為求官而來的“三分鐘慷慨派”(史學家胡繩語),在已成定局的悲劇面前,以“成事不說”為由紛紛散去。但是,他們共同簽名的激揚文字卻流傳甚廣,以致成為一場“現代化”運動的先聲。圖二在“憂時七上皇帝書”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時的年輕國君在頤和園行宮(而非紫禁城內正式議政的勤政殿)與一位“秀才”共謀國事。圖三但是,這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現代化”運動,卻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場上畫上了“休止符”……(3)結合所學分析為什么說上述歷史事件是一場“現代化”運動?(3分)圖三釋文沒有用“畫上了句號”,而是酌字“畫上了‘休止符’”,這里的深層次含義何在?(1分)

(4)19世紀中后期的日本,雖然和中國所在地域不同,國情有異,但兩國都因感受到來自歐美工業(yè)化浪潮的沖擊及伴之而來的堅船利炮的威脅,走上了改革之路。兩國改革有相似之處,但結果卻大相徑庭,在促進兩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迥然不同,試扼要概括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2分)

(5)綜合上述材料,俄日在現代化的探索中崛起,中國的探索失敗。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分)25.(12分)在中外歷史演進過程中,曾涌現出許多重要歷史人物。他們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并以其各自的個性和活動,對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結合下列圖片與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圖1孔子圖2柏拉圖圖3康熙帝圖4克倫威爾

高二歷史試題第5頁(共6頁)

(1)簡述圖1和圖2人物為了實現和諧狀態(tài),在治國方面有何不同訴求?(2分)本質上有何相同之處?(1分)

(2)圖3人物在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方式上有何特點?(3分)

(3)有人認為圖4中的人物是一個具有兩重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他是一個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保守性、反動性的矛盾性人物。請根據所學知識,列舉具體史實分別說明克倫威爾的革命性和克倫威爾的保守性、反動性。(各舉兩例)(4分)

(4)你在學習上述歷史人物的奮斗歷程中,感悟到哪些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2分)

高二歷史試題第6頁(共6頁)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高二年級歷史期中試題》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588618.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