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報告體會 > 工作報告 > 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17:13:43 | 移動端: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201*年4月,我們西北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三個班的學生終于盼來了期待已久的西安考古實習!歷時七天的親身體驗,我不僅接觸到了最真實的歷史,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理解。西安也給我很大震撼,它是西北最繁華的城市,歷時千年仍不失當年魅力,依舊發(fā)揮著歷史名城的余韻,吸引著世界各國游人膜拜在它的腳下。

我們這次實習共有師生120多人,分七天完成實習任務(wù),第一站就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然后依次是半坡博物館、永泰公主墓、乾陵、陽陵、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古城墻和鐘鼓樓等。

秦兵馬俑博物館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景點。有俗語言秦始皇陵“頭枕驪山,腳踏渭水,一手抓金,一手握玉”,這句話準確而生動的描述了其位置------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區(qū)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盛產(chǎn)金和藍田玉。建立在秦始皇從葬坑之上的秦兵馬俑博物館就在此,它氣勢宏偉,是國家5A級景點、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我們進館后由一位女導(dǎo)游帶隊開始參觀,首先是秦始皇帝陵文物陳列廳,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稱為“安車”、“高車”的兩輛大型彩繪銅馬車。遺憾的是當天我們看到的是仿品,真品因世園會的需要被帶到了別處,但是仿品以假亂真絲毫不影響游客的興致。

然后參觀的是秦兵馬俑墓葬坑大廳,導(dǎo)游告訴我們參觀此廳“三分在看,七分在聽”,的確,初見那些被灰土覆蓋的土人時,我有些失望,因為他們?nèi)备觳采偻,也并沒有在雜志課本中看到的那樣雄偉,但是在認真聽了導(dǎo)游的解說和一個個在書本中看不到的小故事后,那些表情不曾重復(fù)的面孔在我眼前生動起來。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依次看了一、二、三號三個坑。一號坑規(guī)模最大,共埋葬兵馬俑6000余件,憑欄俯視,東端3列步兵俑面向東方,每列68尊,是軍陣的前鋒;后面接著戰(zhàn)車和步兵相間的38路縱隊構(gòu)成軍陣主體;俑坑南北兩側(cè)和西端各有1列分別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橫隊,是軍陣的翼衛(wèi)和后衛(wèi)。我們邊走邊聽導(dǎo)游娓娓道來,想著這是201*年前的古代大軍陣,他們披堅執(zhí)銳,軍容嚴整,氣勢雄偉,勢不可擋,然后我感覺歷史距離的消失,一種神秘的力量把我?guī)нM喊殺震天、戰(zhàn)馬嘶鳴的古戰(zhàn)場。二號坑在一號坑北側(cè),平面略呈曲尺形,是秦俑坑中的精華,二號坑的發(fā)現(xiàn)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謎,它由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即東邊突出部分由持弓駑的跪式和立式駑兵俑組成;第二單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駟馬戰(zhàn)車組成車兵方陣;第三單元由車、步、騎兵俑混合編制組成長方陣;第四單元即俑坑北半部由眾多騎兵組成的長方陣。四個方陣有機組合,由戰(zhàn)車、騎兵、駑兵混合編組,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嚴整有序,無懈可擊。好一個201*年前的軍陣,這不禁讓我想到戰(zhàn)國時期的最大戰(zhàn)爭-----秦、趙長平之戰(zhàn),秦軍就是用這樣的軍陣密切配合,殲趙軍40余萬的吧!我們在二號坑還看到了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及遺址頂部木跡和部分陶俑、陶馬的出土現(xiàn)狀。三號坑在一號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夾道的環(huán)衛(wèi)隊形排列,象征古代的軍幕,是軍陣的指揮系統(tǒng)。它規(guī)模最小,與一號坑距25米,東距二號坑約120米。三個坑呈“品”字狀排列,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lián)系,恰好構(gòu)成了一支強有力的軍事集團,忠實的站立在秦始皇陵的東側(cè),象征著保衛(wèi)陵園的衛(wèi)戍大軍。

三個墓葬坑看完之后我們隨導(dǎo)游從大廳出來,開始聽她講始皇帝陵的整個布局。秦始皇陵園占地多達56.25平方公里,由內(nèi)外城兩部分組成,在陵墓的北面還有許多宏偉的地上建筑,如寢殿、廂房、角樓等建筑群。秦陵地宮也有大量珍寶,目前還沒有挖掘。地宮周圍有許多陪葬坑,已發(fā)掘了珍奇異獸坑、馬廄坑、兵馬俑坑、刑徒墓地等600多座,其中兵馬俑坑是秦陵東部最大的一組陪葬坑。

秦始皇陵如此宏大的布局,是古今中外歷史所罕見的,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跡”!此景點除了帝陵兵馬俑給我的震撼外,這里的游人之多也讓我驚嘆。那天并不是節(jié)假日,而且還下小雨,但還是游人如織,可以用“比肩接踵”來形容。我們在擁擠的人流中時刻得注意著所跟導(dǎo)游的動向,生怕跟丟了,所以根本不能認真仔細的參觀,只能匆匆在攢動的人頭縫隙中看幾眼,大部分是聽導(dǎo)游講的。我覺得應(yīng)該考慮到此景點的游客承載力,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略了游客的滿意度,我們要有世界級博物館的姿態(tài)。

相對于兵馬俑的人多、嘈雜,半坡博物館就安靜了許多。進入半坡,我覺得自己是穿過時光隧道從秦來到了史前,尤其是半坡新增設(shè)的半景畫展廳,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在河流和田野之上運用聲光電技術(shù)逼真地模擬了電閃雷鳴、日月星辰,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半坡人戰(zhàn)天斗地的生活、勞作場面,讓我們?nèi)缗R其境。半坡還有國家一級文物人面魚紋盆和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保存較完整的陶窯遺址之一的橫穴窯,而且新近調(diào)整的半坡遺址出土文物陳列,運用了電子虛擬和幻影成像等現(xiàn)代化聲光電的科技手段,動靜結(jié)合、圖文并茂地再現(xiàn)了半坡遠古先民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我們在半坡細細觀賞,收獲頗多。

永泰公主墓陰冷、深長的墓道,“珠胎毀月”的墓志銘,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仕女圖壁畫、雕刻精美的石槨以及天井、雨道、盜洞等,都給我留下了墓室形象的深刻印象。以前我總無法想象出墓的結(jié)構(gòu)與陳設(shè),永泰公主墓的參觀不僅使我親身體驗了墓的構(gòu)造,也感受到了李顯對女兒李仙惠的傷感與自責。永泰公主的墓雖然級別很高,但是相比乾陵、陽陵來說,就遜色很多。乾陵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合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墓前石刻、無字碑和六十一尊王賓像,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乾陵以山為陵,有四個城門,從朱雀門外向遠處高聳的陵墓望去,可見墓前一條司馬道相當寬闊,直通北峰。兩側(cè)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態(tài)生動的石雕,其中有華表、翼馬、朱雀各1對,石馬5對,戴冠持劍的直閣將軍石人10對等。無字碑巍峨厚重,立于碑前我不自禁開始猜碑為何無字,千年來每個人都有和我一樣的疑惑,但我覺得不管出于怎樣的原因立無字碑,測武則天作為女人這一生都是成功的。排列于內(nèi)城東西鬧樓的61尊石人像雖然大多沒有頭顱,但從其服飾可以看出都為外國人或少數(shù)民族,可見唐代的開放與對外交流的頻繁。

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整體規(guī)模并沒有乾陵宏大、有氣魄,但陽陵博物館的遺址文物也讓人記憶深刻。博物館內(nèi)展出一千多件西漢文物,有各式兵器、印章,最著名的莫過于漢代彩陶了,陽陵出土的人物陶俑大小相當于真人的1/3,可是每個彩俑,表情各異,制作得十分精巧,陶俑均赤身裸體且沒有雙臂。兵馬俑的隊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勻稱,但也有一些顴骨突起,面貌奇異,可能是當時的異民族兵員。比起秦始皇兵馬俑的肅穆與剛烈,陽陵漢俑顯得平和而從容,我想這正是“文景之治”中安詳?shù)纳鐣諊掳伞3召竿,還有牛、羊、豬、狗、雞等陶質(zhì)動物及成組的陶、鐵、銅質(zhì)生活用具,這些考古發(fā)現(xiàn)既是西漢帝王喪葬制度的反映,也應(yīng)該是西漢時期經(jīng)濟繁榮,軍力強盛和物質(zhì)生活豐裕的縮影吧。此處陶豬之多也讓我驚嘆,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遺址中那排列整齊、緊密相連的陶豬,一排排數(shù)不勝數(shù),我終于深刻體會到“豬是財富的象征”這句話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離慈恩寺、大雁塔很近,我們在感受了陜西在周、秦、漢、唐的盛況后,就去慈恩寺體驗玄奘取經(jīng)后譯經(jīng)、講經(jīng)的歷程。我還專門等到晚上,一睹夜幕下的西安音樂噴泉、西安電視塔以及華燈閃耀的西安古城墻、鐘鼓樓等,在夜色和彩燈的裝扮下,西安這座古城越發(fā)顯得神秘而充滿魅力。第二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登上了西安明城墻,城墻蜿蜒逶迤,玲瓏有致,沿著城墻走走,風景各異。景致最好的一段是和平門到南門,往城里看,是古色古香的民舍,往城外看,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偶爾能聽到城墻下公園里傳來的秦腔,韻味十足。但那古樸蒼桑的城墻、古色古香的元花燈又讓人有一種夢回古代的感覺。

細細想來,在西安看到的每一景都讓我流連,但真正震撼到我靈魂的除了秦兵馬俑就屬碑林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現(xiàn)有七個碑石陳列室、八個碑亭、兩個時刻藝術(shù)室、六個墓志陳列廊和四個臨時展覽廳,珍藏從秦漢至明清各個時代的碑刻、墓志4000多方,還收藏著眾多的宗教石刻和陵墓石刻,是我國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可以說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中華書法藝術(shù)的殿堂,石刻藝術(shù)的寶庫。碑林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從唐代石經(jīng)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存最完整的一套石刻書籍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經(jīng)書:《開成石經(jīng)》。碑林里最宏偉的石碑,要數(shù)巍然高聳的《石臺孝經(jīng)》,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親自用隸書書寫并加以注釋的《孝經(jīng)》,以及他為孝經(jīng)寫的序。書法碑篆、隸、楷、行、草各體俱備,名家薈萃,精品林立,令人驚嘆不已,有歐陽詢的《皇甫誕碑》,褚遂良的《同州圣教序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郭家廟碑》、《藏懷恪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懷素寫的《草書千字文》,王羲之寫的《蘭亭集序》等。宗教內(nèi)容的碑有記載景教在中國傳播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佛教密宗傳承歷史的《不空和尚碑》,記載凈土宗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善導(dǎo)大師的《唐闡法師碑》等。這些碑文在研究宗教、各民族及各國的交往、以及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史料價值。除了碑文石刻藝術(shù)室也是值得一看的,室中有雕刻精美的唐代李壽石棺、石槨,造型生動的昭陵六駿、獻陵石犀,高大逼真的北周五佛等,這些都是古代石刻藝術(shù)的杰作,尤其是唐昭陵六駿,以李世民征戰(zhàn)疆場所乘過的六匹有功戰(zhàn)馬為藍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線條明快,高度寫實。但可惜的是其中颯露紫、拳毛蝸兩駿早年流失海外,現(xiàn)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碑林中的為仿品。石刻室還陳列著北朝、隋唐的佛教造像,形式多樣,都為傳世精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千佛石雕,在很小的長方體六面都整齊的刻有佛像,每一個佛像神態(tài)都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碑林除了碑刻和石雕外,還有高大的牌坊、古樸的泮池、肅穆的欞星門、莊嚴的戟門,這些也都顯示著昔日壯觀、輝煌的孔廟。遺憾的是由于時間原因,我們在碑林只參觀了兩三個小時,但對于碑林如此多需要仔細品賞的文物來說,短短幾個小時只夠走馬觀花式的看一遍,要真正去學習、弄懂,恐怕要在里面呆幾年了!

在參觀完碑林、明城墻后,我們七天的實習也落下了帷幕。此次西安之行,我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西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jīng)歷過繁華昌盛,也體驗過艱苦危難,千年后仍巍然屹立。在現(xiàn)代化的浪潮中,中國遺存的歷史建筑屈指可數(shù),但在西安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歷史文化建筑,西安也在新時期經(jīng)籌劃經(jīng)營煥發(fā)出了青春的活力,更加顯得宏偉壯麗,充滿魅力。在西安的許多遺址景點,都有大量的外國友人,不管他們是懷著對中華文明的好奇,還是一種對歷史的執(zhí)著追求,他們的態(tài)度都令人欽佩,也使我們慚愧。

我在親密接觸了歷史、感受了歷史之后,才深刻體會到自己所學太過狹窄、淺薄,經(jīng)過這次實習,我會更加注重自己專業(yè)知識的積累與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脊艑嵙曇呀Y(jié)束,但我們的歷史學習仍在繼續(xù),實習也更加激發(fā)了我學習歷史的興趣,我會帶著實習時的熱情更加主動、深入的去學習歷史。

西北師范大學

本科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

實習報告

學院:文史學院

班級:08級歷史一班姓名:陳飛飛

學號:201*51070102

擴展閱讀: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西安考古實習報告

西安作為一個古都,有著極其身后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我極其向往的地方。我們考古實習的地點就選在了西安。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跡種類之多,數(shù)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nèi)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能在歷史悠久的地方參觀一番,可以說是收獲頗多,受益匪淺的。

3月12日,我們在學院老師的帶領(lǐng)下,坐上了從蘭州開往西安的火車。隨著火車的開動,我的心情興奮不已。一路上與同學打打鬧鬧,每個人好像都按捺不住因為遠行而激動的心情,一路都開心的笑個不停。不知不覺夜幕降臨,晚上7點,我們到達了夢寐以求的西安。下了火車,最早映入眼簾的是西安古城墻,在霓虹燈的照映下,它顯得是無比的雄偉和宏大,立刻讓人體會出了濃濃的歷史韻味。接著我們就乘坐老師為我們安排好的車來到了陜西師范大學,那里已經(jīng)為我們安排好了宿舍。累了一天,同學們早早就睡了,我們即將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西安考古實習。一、陜西省博物館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shù)殿堂。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陜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文物數(shù)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tài)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胺Q陜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征。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在博物館里收藏有青銅器,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chǎn)工具。較為典型的有西周牛尊、戰(zhàn)國鳥蓋瓠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歷代陶俑,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zhì)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shù)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wèi)、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zhèn)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歷代陶瓷器,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漢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歷代建材,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制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筑構(gòu)件。金銀玉器,其中有西周玉制禮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鳥、西漢皇后玉璽等等。館內(nèi)還有很多的展品,看的我眼花繚亂。這些藏品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在看藏品的同時,我仿佛看到了古人勞動、生活的樣子。二、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jīng)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后來又經(jīng)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jié)構(gòu)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nèi)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筑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wěn)重,比例協(xié)調(diào)適度,格調(diào)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nèi)可俯視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跡,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繪制的便是這座著名古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jīng)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后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shù)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三、半坡遺址

3月14日,我們乘車來到了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qū)河東岸的半坡遺址。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fā)現(xiàn),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發(fā)掘5次,延續(xù)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fā)現(xiàn)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

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圍為不規(guī)則圓形。居住區(qū)在中央,分南北兩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動用的大房屋,還有若干小房子,其間分布著窖穴和牲畜圈欄。居住區(qū)有濠溝環(huán)繞,溝北是公共墓地,溝東有陶窯場。據(jù)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jīng)濟生活為農(nóng)業(yè)和漁獵并重。出土斧、鋤、鏟、刀、磨盤、磨棒等石制農(nóng)具,鏃、矛、網(wǎng)墜、魚鉤等漁獵工具。還發(fā)現(xiàn)粟的遺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骨骸。常見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缽。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從陶器上發(fā)現(xiàn)22種刻劃符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成人墓葬均為淺豎穴墓坑,多為單人仰身、直肢葬,頭向西北,也有少數(shù)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2個男子和4個女子,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qū),多采用甕棺葬。以缽、盆與甕或兩甕相對扣為葬具。這些墓葬讓我覺得非常神秘,當時人們的生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狀態(tài),這帶給我們疑問,也需要我們繼續(xù)去探索。四、秦始皇兵馬俑

14號上午我們參觀完半坡遺址后,下午我們便來到了聞名世界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qū)城以東的驪山之北。世界經(jīng)度109.2733,緯度34.3853。據(jù)《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guī)劃設(shè)計,大將章邯監(jiān)工,修筑時間長達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馬俑位于陵園東側(cè)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fā)現(xiàn)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cè)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xiàn)稱二號坑和三號坑。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睆拇饲刭副皇澜缱u為“八大奇跡”。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后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F(xiàn)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

發(fā)型、體態(tài)、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shù)魅力。兵馬俑的種類有軍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軍吏俑、騎兵俑、馭手俑、銅馬車等等。秦始皇兵馬俑面積之龐大、氣勢之雄宏令我感嘆。五、碑林

3月15日早晨,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們來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忠等人為保藏因唐末五代戰(zhàn)亂而委棄市井的唐《石臺孝經(jīng)》、《開成石經(jīng)》及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經(jīng)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guī)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碑林保存了中國最完整的一套石刻書籍,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經(jīng)書,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萬二百五十二字。這些經(jīng)書,都是我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刻成于唐開成年間,又稱為《開成石經(jīng)》。

碑林里最宏偉的石碑,要數(shù)巍然高聳的《石臺孝經(jīng)》,碑高近六米,碑頂有雕滿卷云的雙層華冠,碑座是有線刻獅子、蔓草的三層石臺,碑身是有四塊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親自用隸書書寫并加以注釋的《孝經(jīng)》,以及他為孝經(jīng)寫的序。

西安碑林石刻藝術(shù)室建于1963年,匾額七字是由陳毅元帥親筆所題。室內(nèi)陳列著漢唐藝術(shù)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有東漢雙獸,其造型綜合了獅、虎的特點,形象威武、活躍,動作矯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練、雕刻精致而成為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陜北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內(nèi)容除少數(shù)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側(cè)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唐高祖李淵的唐弟,李壽的墓志為罕見的獸首龜形,國內(nèi)僅有兩件,彌足珍貴。其石槨為一歇山頂式石屋,外部以減底平雕手法刻有四神、文臣武將、仙人騎鳳等畫面,槨內(nèi)壁陰線刻樂人、舞伎、男女侍從、天象圖等,都是唐代墓室石刻中杰出的作品。石刻室陳列的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形式多樣,既有傳世的精品,也有建國后歷年發(fā)掘品。有浮雕,也有圓雕,主要反映了古長安佛教造像藝術(shù)發(fā)展的水平。北魏皇興造像的彌勒,著通肩式袈裟,豐滿圓潤,肌肉勻稱,衣褶以條棱表現(xiàn),具有較多的域外藝術(shù)風格,其藝術(shù)水準在當時也是領(lǐng)時代之先的。隋唐時代的造像藝術(shù)則把從北周開始的寫實風格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在追求立體造型的同時,把傳統(tǒng)的線和裝飾性的藝術(shù)手法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使中國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藝術(shù)達到鼎盛。

陳列的觀音菩薩像,金剛造像都是這一時期優(yōu)秀的作品。而老君像則是陳列的唯一一件有關(guān)道教題材的造像。這件漢白玉老君像,通高1.93米,原屬臨潼驪山唐代華清宮朝元閣老君殿之物。老君身著道服,腰束帛帶,結(jié)跏跌坐于三層番蓮紋的須彌座上,人像與臺座渾然一體,有安謐華貴之感。雕刻手法極為精工洗煉,堪稱盛唐時期大型人體石刻的藝術(shù)珍品,同時對探討道教在關(guān)中地區(qū)的傳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六、乾陵

在16號休息了一天后,17號是我們實習的最后一天,這天我們?nèi)サ牡胤阶疃,是我最記憶深刻的一天。首先我們來到了乾陵。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經(jīng)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乾陵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區(qū)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jù)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nèi)外兩重城墻,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筑物?碧奖砻鳎簝(nèi)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墻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xiàn)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圣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疤聘咦诹昴埂蹦贡,高2米,是陜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xiàn)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cè)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圣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shù)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我們登上山頂,在高處向下看時,才發(fā)現(xiàn)者陵墓的宏偉,那司馬道似乎是通天的大道,望不到盡頭。這也許就是因山為陵所不同的氣勢。

乾陵陪葬墓共計17座。計有太子墓二(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王墓三(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章懷太子墓節(jié)、彬王李守禮),公主墓四(義陽公主、新都公主、安興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高侃、蘇定方、薛仁

貴)。1960~1971年已先后發(fā)掘了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中書令薛元超、燕國公李謹行等5座陪葬墓。我們先后參觀了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李賢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墓。

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唐中宗第六女,母為韋皇后,初封永泰郡主。她是武則天的親孫女。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發(fā)掘,是屬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磚砌的,由墓道、過洞、天井、雨道、墓室構(gòu)成,全長87.5米。從墓道到墓室還繪有豐富多彩的壁畫,有宮廷儀仗隊,以及天體圖、宮女圖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槨,石壁上線刻著15幅畫面的仕女人物畫,其造型之美,實為罕見。此外,石槨兩扇門的頂部,還刻著一對鴛鴦,張開羽翼,相向飛舞,象征著墓內(nèi)主人夫妻恩愛。此墓曾被盜過,墓道中有一處留有盜賊進入的痕跡。關(guān)于永泰公主之死,《資治通鑒則天順圣皇后》中說“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殺!边@段話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則天下的毒手,是張易之兄弟向武則天告密所致。關(guān)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說法種種,尚難判定。

章懷太子墓位于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章懷太子名賢,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是較有才的一個。其墓的結(jié)構(gòu)與永泰公主墓基本相似,只是小些。墓中壁畫五十多幅,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打馬球圖”、“狩獵出行圖”、“迎賓圖”、“觀鳥捕蟬圖”等都很精彩。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繪畫水平。墓內(nèi)還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制作精美,造型生動,實為唐代線刻畫之精品。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對章懷太子墓進行了發(fā)掘?脊虐l(fā)掘結(jié)果證實:章懷太子墓的地面形制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與永泰公主墓基本相同,只是規(guī)模小一些。墓由長斜坡形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便房、磚砌甬道和前后墓室組成。墓道全長71米,寬3.3米,深7米。該墓雖然被盜,但仍出土各種陶俑、三彩俑、生活用具等陪葬品600多件。尤其是出土的高達1米以上的文臣俑、武士俑和彩繪鎮(zhèn)墓獸,造型極為生動。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縣乾陵東南隅的韓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1971年發(fā)掘。李重潤于大足元年(701)與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則天杖殺。神龍二年(706),中宗復(fù)位后陪葬乾陵,并號墓為陵。該墓地表有雙層覆斗形封土,周圍設(shè)圍墻,南面有土闕、石獅、石小人、華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磚室組成。全長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墓道兩壁以樓闕城墻為背景繪太子出行儀仗,過洞繪馴豹、架鷹、宮

女、內(nèi)侍等。第一、二天井繪列戟,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繪持物宮女、伎樂等宮廷生活畫面。墓頂繪天象。該墓已遭盜掘,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太子哀冊、俑、三彩器和鎏金銅馬飾等。七、漢陽陵

我們的最后一站是漢陽陵。漢陽陵,又稱陽陵,是漢景帝劉啟機器皇后王氏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qū),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渭城區(qū)正陽鎮(zhèn)張家灣、后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qū)、涇陽縣、高陵縣三縣區(qū)。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

漢陽陵出土的漢俑十分引人注意。他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約60厘米高,赤身裸體且沒有雙臂。據(jù)研究,這些陶俑在剛剛完工時都身著各色美麗的服飾,胳膊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圓孔,以便木胳膊可以靈活轉(zhuǎn)動,但經(jīng)過千年的風霜之后,衣服與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殘缺的身軀。兵馬俑的隊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勻稱,但也有一些顴骨突起,面貌奇異,可能是當時的異民族兵員。比起秦始皇兵馬俑的肅穆與剛烈,陽陵漢俑顯得平和而從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詳?shù)纳鐣諊榱俗層慰陀懈庇^的感受,在一段墓坑上面鋪了玻璃地板,我們走在上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下面墓坑中的陪葬品,感覺好像要掉下去一樣,我覺得這樣的參觀方式讓我們覺得離歷史很近很近。

參觀完陽陵后,我們的考古實習也宣布結(jié)束了。在同學們的歌聲中,我們結(jié)束了西安之旅。在此次的實習考古中,盡管一天安排的滿滿的的行程會讓人很累,但是這個過程現(xiàn)在回想起來是那么的充實,細細想來,從六千年前的半坡,到秦兵馬俑,漢景帝的陽陵,唐代的乾陵,再加上陜西歷史博物館和碑林,幾乎在短短的八天時間里我仿佛真正的穿越了歷史千年的塵埃,真正的走近了歷史的細節(jié),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擴大了自己的歷史視野。我為我國歷史的博大精深倍感震撼。同時通過在考古實習的一周里,我深感自己歷史知識的不足,我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在以后更進一步的去了解各探求我國的歷史。

201*年4月1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歷史專業(yè)西安考古實習報告》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600027.html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