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培訓總結
信息技術培訓總結
緊張有序的信息技術培訓即將結束了,經(jīng)過這么久的培訓,我成長了,現(xiàn)把這一次培訓學習的認識、體會做一總結。
首先,通過信息技術培訓,我對信息技術的一些理論知識有了一點膚淺的了解,比如教育技術能干什么、初始的教育技術、教學媒體與資源的利用、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的設計模式、教案設計如何選擇媒體、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整合等。
其次,通過信息技術培訓,我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師的重要作用。21世紀信息時代,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新的問題。并且要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英語教學中來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直觀形象,學生明白易懂,尤其是對七年級的學生。接著,通過信息技術培訓,我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我也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我今后教學的影響,F(xiàn)今,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教學,為教學服務,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等等,多媒體課件中的圖文并茂、聲音、動畫效果等等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傳統(tǒng)教學要經(jīng)受挑戰(zhàn),傳統(tǒng)教學中的黑板、粉筆、錄音機等。通過這次的信息技術培訓,一方面我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吸引學生,導入課題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點----學生板演展示、學生筆頭功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充分利用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并結合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大膽實踐嘗試,在英語課堂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還要特別注意在教學中不能因為形式上的需要而使用信息技術,要真正地從學生出發(fā),從學生的學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
通過這次培訓,我聆聽了專家的講課,我受益匪淺,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到與學生共成長,不斷追求新的自我。
擴展閱讀:信息技術培訓心得
信息技術培訓心得
通過這次培訓,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產(chǎn)生極大影響,使我感受到教學工作任務的艱巨。同時對我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xiàn)在已不只停留在課本知識課件的制作上。使我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并致力于把它們應用于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深深的體會到:
1、通過培訓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但卻并不同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信息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2、通過培訓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后思想,我們積極采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并初顯成效,可以說終于嘗到了信息化教學的甜頭。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但是,信息化教學發(fā)展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發(fā)展。那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發(fā)揮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優(yōu)點。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輔助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3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養(yǎng)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wǎng)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yǎng)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yǎng)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4、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教育系統(tǒng)本身的需要。在迅猛發(fā)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tǒng)中,教育信息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tǒng)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tǒng)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tǒng)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
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一定扎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yōu)秀教師。
信息技術學科研修心得通過這幾天的信息技術培訓學習,使我對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后,使我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方面要求我們以超脫姿態(tài),踏實前行,堅持遵循教育規(guī)律,研究新課改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自覺培養(yǎng)終身發(fā)展意識,力求適應課改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通過深入學習,下面談一談這次培訓學習的一些感悟。
(一)課改必須更新信息技術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zhí)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一方面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前提下,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yōu)化校本教研,自覺發(fā)展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guī)范優(yōu)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使教師更加刻苦鉆研,提高素質。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這對每位老師而言是痛苦的蛻變。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而教師的發(fā)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jié)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首先我們必須接受課改新理念,為失去平衡的心理尋找支點,真正走進新課程;其次努力建樹并在實踐中貫徹新理念,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的角色,做有思想、有遠見的實踐者。
(二)課改讓學生真正當起小主人
通過幾位專家的講解及例案分析,對比以往的教學,我覺得現(xiàn)在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將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地,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激勵學生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想方設法地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習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xiàn)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如今的教材設計遵循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材組織上體現(xiàn)學生的積極的學習過程,很清晰地看到,就是教學內容的組織階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使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斷的處于一種探究、前進和發(fā)展的狀態(tài)。新課程處處體現(xiàn)著“新意”,它體現(xiàn)著先進的理念,但并不成熟完善,既然我們不能因為瑕疵而否定美玉的價值,就不能因為一些不和諧的困難而否認它的必要性。也正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才需要我們老師的扶持和關注,依靠老師在實踐中摸索,其中關鍵是把眼光放遠,避免鼠目寸光的短視做法,堅持走好每一步,穩(wěn)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
(三)課改強調教師要了解學生,有的放矢
學生是教學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yǎng)能力,構建自已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了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于學生受到現(xiàn)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夠根據(jù)學生的情感和年齡特征,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展開多種多樣活動,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課改強調評價方式與方法須采用多種手段
讓評價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學生將自我評價當成是一種知識的沉淀反思,將他人的評價當成是對自己的肯定意見成為下一步的方向,在這樣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高,他們更加認真地投入與探究,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出現(xiàn)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如何,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正確的,無論學生解答問題是對還是錯,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決問題的愿望,我們就應提倡給予積極評價。當然也不是要學生天馬行空,任意思維,而是鼓勵他們在一定范圍內,必多方而考慮問題的全部,讓學生在評價中學習正確的思維方式,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在評價方式與方法上采用多種手段以達到學習的最優(yōu)化。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及時更新理念以及大刀闊斧變革的意識和膽識,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教材,多學習、多思考、不肓從!帶著對信息技術本質的認識,設計自己的教學,使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貫輸?shù)秸n堂教學中。
信息教學論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信息技術教學
〖摘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我們在不斷學習新課程在課程改革的理念,也在平時的教學中注入新課程的理念。本文從如何關注學生主體性方面著手,探討了如何在新課程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信息技術信息素養(yǎng)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新課程提倡和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激發(fā)學生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的動機,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貫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給學生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側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針對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和新的教學要求,我們如何運用現(xiàn)代教育學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方法與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做哪些具體的改變呢?
一、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學會學習。陶行知先生說過:“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的寶藏”,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更應該如此。計算機應用軟件都有其特有和強大的功能,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結果,有時甚至是不經(jīng)意的一個操作產(chǎn)生了一些特別的讓人驚喜效果,老師上課時不可能一一填鴨式的告訴學生該軟件有哪些功能,實現(xiàn)一些什么效果。所以我們在上課時應該讓學生的更多的操作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鼓勵學生去做一些新的嘗試。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與自己的判斷、體驗、創(chuàng)造結合起來,才能成為他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
比如在講Frontpage網(wǎng)頁制作時,我為了不讓學生的思維受到示范效果的影響而能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我沒有給學生統(tǒng)一的素材和效果,而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感興趣的題材(鼓勵學生選擇與其它學科有關的題材),然后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資料進行設計。在課堂上我只分散介紹一些效果的制作技術要點,然后要求學生完成任務,對于一些屬性的設置基本上要求學生自己完成。并且要求學生將所有的效果按自已的審美觀點合理排版,到最后課程結束時將串成一個完整的站點,在站點的網(wǎng)頁中要體現(xiàn)出所應用的效果。這樣學生有了很大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每個學生最后都做出了有自己獨特性的站點。在網(wǎng)頁制作時,還經(jīng)常碰到有學生需要處理圖片素材:裁減一些不想要的信息、圖片組合、添加文字等等。我引導學生用教材上并沒有介紹的軟件Acdsee去處理:我告訴學生這個軟件的方便實用性,簡單演示一些功能,其它要求學生自己看著菜單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完成。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到了實實在在的技能,領會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并且使他們擺脫了依賴課本、依賴老師的學習習慣,真正從學習中獲得了知識,獲得了樂趣。
同時在教學中注重教師的主導性。教師的主導性也非常重要,離開教師目標明確的引導,學生的參與和實踐就容易失去方向,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
二、開展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探究學習能力。
計算機課作為操作性很強的課程,而學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參次不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同學碰到一些問題只要有人稍微指點、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還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較低的學生,碰到問題如果沒有人能夠及時講解,就根本無法進行具體的操作,那么一節(jié)課也許什么也沒做到就下課了,幾次下來學生就有極大的挫折感,對學習也就漸漸失去興趣了。對于信息技術這樣操作性強的課程來說,老師不可能及時解答所有學生的問題,很多學生得不到你的幫助而影響學習。開展小組學習小組競賽,鼓勵小組同學互助學習,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使得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小組學習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設立一個組長,由操作能力或者組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擔任,并主動幫助成員學習解疑、向老師反饋小組學習情況。小組學習可在一般的課堂教學和小組階段性的作品制作中體現(xiàn)。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每節(jié)課講完后,設置一定與目標一致的檢測題或相關的練習題,作為學生學習的目標。學生一般自己先獨立完成,在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小組同學間可協(xié)助解決,如果解決不了的就及時向教師求助;同時組長要檢查本組學習情況,并向教師反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留言觀察并主動加入各小組學習討論和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小組;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指導學生正確展開學習。在小組階段性作品制作過程中,由小組自定一個主題,自選一到兩個負責人,然后進行人員分工,包括素材的選擇、采集、排版等。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作完,在作品展示課中各小組派代表上去展示講解自己作品,由全班進行打分評選出較好的作品。通過小組學習,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一種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作的愉快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與交流,用協(xié)作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三、適當改進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學習第一是讓學生參與評價。
新課程中改革以前考核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已經(jīng)不在適應現(xiàn)在新課程了。在考核方式中,可改變過去由老師獨自評定的方法,讓學生參與評價,這種方法一般可用在階段性的作業(yè)評價中:
首先是小組內評。比如在學網(wǎng)站設計時,每個學生個人作品做好后,全部鏈接到班級主頁上。先按8人一組,小組內大家互相觀看,參考老師給出的評價標準,通過討論推薦兩到三份小組優(yōu)勝作品出來。
接著是擴大范圍全班共評小組推薦優(yōu)勝作品。讓全班同學一起來觀摩這些小組推薦作品,再從中推選出大約30%的優(yōu)秀作品。
然后是作品展示。請全班評出的優(yōu)秀作品作者上臺展示并講解他們的作品制作的一些特色之處、碰到了一些什么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以及有哪些亮點、哪些不足之處;其他同學也可提出自己的意見;老師同步進行點評,指出值得大家學習之處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特別要鼓勵學生制作有自己獨特創(chuàng)意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既可通過互相觀看作品對網(wǎng)頁設計獲得一些感性認識,也在同學的展示講解中加深了對網(wǎng)站設計的認識。
第二是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評價要做到以人為本,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由于家庭經(jīng)濟收入不同以及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開設情況不同,高一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以及計算機素養(yǎng)差別很大。有些學生家里有電腦自己還愛好,不僅懂一般的操作,而且還有一些鉆研,對信息技術教材的知識大都有所了解;而有的學生家中沒有電腦,他們接觸信息技術的知識是在學校的課堂上,甚至有的根本學生就沒有接觸過電腦。如何對待他們之間的差異是保護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面。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在教學中要顧及兩頭的學生,更要在評價的適當考慮到這個問題。在教學中,對于那些基礎好的學生,老師可以發(fā)動這些學生當小老師,讓他們幫助其他學習能力較低的同學學習;或者讓他們在學習書本的同時在對書本相關的知識進行探索。在平時的作業(yè)評價中,也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恒量所有學生。對于大部分學生,可以用比較高的要求統(tǒng)一去評價;可是對于少部分起步晚的學生,就應該以鼓勵為主,多加關注,及時指點。比如剛開始學時只要他達到了最基本的目標,就應該給予鼓勵,告訴他做得很好,甚至可以給他和那些做得很好的學生一樣的成績A或B,讓他們能夠和大家一樣享受成功的快樂,增進學習的興趣。
另外除了將平時上機實踐作為成績的主要部分之外,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想法的新異或創(chuàng)造性、專題設計等,都納入考核范圍;這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將有極大的促進。
古人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日新月異,新的工具新的軟件層出不窮,新學生必須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才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去掌握明天新的知識。信息技術課最終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的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信息技術培訓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信息技術培訓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