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jié) > 工作總結(jié) > 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

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9 17:10:06 | 移動端: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

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

繼教教育,繼續(xù)前進

九職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總結(jié)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更新和豐富知識,創(chuàng)新觀念。在崗進行繼續(xù)教育已成為廣大教師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創(chuàng)新觀念的最有效途徑之一。1.繼教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為指導思想,以南海區(qū)繼續(xù)教育精神和要求為行動指南,結(jié)合本校的實際,繼續(xù)教育小組創(chuàng)造性地制定了相關計劃,組織開展了各項繼續(xù)教育工作。2.繼教目標和對象

通過繼續(xù)教育的學習和培訓,引導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主動地自覺地實施素質(zhì)教育,中職轉(zhuǎn)型教育,給力教學一線教師健康成長。

2.1以適應教育觀念、知識與技術不斷發(fā)展要求為目標的學習與訓練。2.2以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洌軇偃沃袑訊徫、班任工作、學科骨干為目標的學習與訓練。

2.3全員參與,整體提高;分層培訓,培養(yǎng)骨干。3.繼教內(nèi)容

3.1班主任技能教育與訓練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主任隊伍3.2課改學習、新課標學習與時俱進

3.3教學技術培訓掌握教育新技術,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3.4教研培訓學習提升教師教學教研能力

3.4中職轉(zhuǎn)崗培訓學習適應學校轉(zhuǎn)型,勝任新的學科教學。4.繼教成果

繼教小組十分重視繼續(xù)教育,一方面把握上級組織各項繼教培訓課程,不論是國內(nèi)外的、省內(nèi)外的都積極組織教師依時、足量參加;另一方面主動向上級部門爭取培訓項目、培訓名額,最大限度的滿足教師的繼教欲望;第三方面是結(jié)合本校實際聘請高校教授定期講座、聽課、評課等指導;第四方面是主動出擊轉(zhuǎn)型培訓,走進名校,頂崗實習、走進高校,脫胎換骨;第五方面是充分發(fā)揮內(nèi)部能動性互學互培與自我學習培訓。

4.1五年來,大部分教師實現(xiàn)了兩輪培訓,部分教師實現(xiàn)了三輪培訓。教師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課堂管理和教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4.2通過校內(nèi)外的培訓,培養(yǎng)出一批既勝任普通高中又能勝任職業(yè)學校的優(yōu)秀班主任,學科組長、級長、以至轉(zhuǎn)型后的專業(yè)組長、部長等。

4.3特別是近三年轉(zhuǎn)型繼教培訓,使大部分教師成功從普通高中教師轉(zhuǎn)型為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專業(yè)教師。

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繼教足跡遍布國內(nèi)外。

國外的有英國(李東、黃蘭等)、澳洲(姚平安等)等,省外的有香港(陳旋、黃紅、彭娟、陳兆)、北京(吳梅等)、杭州(詹興等)等、而本省的經(jīng)常去接受繼教、轉(zhuǎn)崗培訓的有廣州、深圳、珠海、中山、順德等的高校、職校。5.繼教形式

5.1組織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項講座、學習、聽評課、經(jīng)交活動等;5.2學校自主組織的培訓活動:如講座、討論、案例分析、課題研究等。為此我校還聘請了華師大梁永豐教授為長期繼續(xù)教育指導老師。

5.3高校學習與同類職校跟崗學習相結(jié)合。配合學校轉(zhuǎn)型近三年均利用寒曙假分批安排教師到高校如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機

電技術職業(yè)學院、深圳物業(yè)管理學院等進行中短期學習。到先進的中職學校全天候跟崗學習。如梁球鋸職業(yè)學校、信息學校、鹽步職校等。

5.4參觀取經(jīng)與企業(yè)頂崗實習相結(jié)合。定期組織相關教師到相關專業(yè)學校參觀交流,到企業(yè)頂崗學習。如吳月梅老師到北京飯店頂崗實習三個多月。6.具體做法

以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為目標,以“落實、提高、發(fā)展”的原則。注重質(zhì)量與實效,加速教學一線教師的成長,給力骨干教師向產(chǎn)學研發(fā)展。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以適應新形式下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特別是轉(zhuǎn)型中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近三年結(jié)合學校轉(zhuǎn)型,更強化了繼續(xù)教育的常規(guī)化。

6.1重視宣傳,統(tǒng)一認識,促參與

要與時俱進,就必需不斷學習,學校要轉(zhuǎn)型老師就要轉(zhuǎn)崗轉(zhuǎn)崗就要培訓。并且使老師認識到:

6.1.1教師的最大權(quán)利是教學,最大的福利是獲得培訓。

6.1.2繼續(xù)教育不僅是教學工作的需要、更是自我增值、自我提升的需要;更何況我們還面臨著轉(zhuǎn)崗的需要。

在每次安排大型假期培訓前,都進行宣傳動員,統(tǒng)一認識,強化教師繼續(xù)教育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連續(xù)幾次寒曙假培訓中,所有老師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沒有因為放假而放棄培訓的。

6.2有計劃,有行動,講要求,促落實6.2.1已實施的計劃(以此為例)

我校針對學校轉(zhuǎn)型,全盤計劃了全體教師分批到職校跟崗實習,高校專業(yè)培訓學習,探索職校教學與管理等。

09、10、高考一結(jié)束,我校更主動聯(lián)系區(qū)內(nèi)的鹽步、大瀝,獅山三所職校,

組織安排了全體高三級教師到職校全天候?qū)W習一周;接著在假期到高校培訓學習。如:只列舉其中的一個小批次專業(yè)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旅游管理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3D7月23-8月6日15天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計算機CORE學院酒店管理電子技術物業(yè)管理烹飪專業(yè)7月23日-31日9天廣東機電技術職業(yè)7月14-257月20-248月12-3015天學院5天深圳物業(yè)管理學院20天梁球鋸職業(yè)學校譚森劉義黃萍羅魁周華丁飛李大琳日期201*年7月15-297月15-297月15-297月17-31時間15天地點名單趙和李玲15天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彭娟郭文15天學院15天吳梅陳紅黎勇黎音6.2.2明要求,促落實,保質(zhì)量

為防止繼續(xù)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確保繼續(xù)教育有量有質(zhì)。制定了考勤制度及費用報銷制度等。

不論校本培訓還是高校培訓都要進行考勤登記,上交學習資料、總結(jié)等。外出學習如區(qū)內(nèi)職校跟崗實習、高校培訓還要在教師例會上展示學習過程,匯報學習心得等。

在繼續(xù)教育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問題,對于外出學習的不交總結(jié)、不在例會上匯報的不予報銷相關費用。培訓過程中請假多、缺席多的不予報銷學費;培

訓不認真的,考核不合格,不能取得相關證書的不予報銷考證費用等。如能認真學習,收到良好效果的按計劃報銷各項費用。7.反思:繼續(xù)教育的幾個問題

7.1經(jīng)費問題:教師與學校雙方經(jīng)費分擔問題。

7.2時間問題:目前大部分教師課時多、工作負擔大、壓力也不少。如果加上因為培訓,課程調(diào)得亂七八糟;因為培訓,上午出發(fā),下午無力地堅持上課;因為培訓節(jié)假日的調(diào)整也沒有了。

7.3如何讓普遍教師真正體會到繼續(xù)教育是福利而不是負擔。

7.4如何加強繼教工作的管理與考評,促繼教走向規(guī)范化、科學化、制度化。8.后轉(zhuǎn)型期的計劃

近兩年我校以轉(zhuǎn)型為契機,充分發(fā)揮了繼續(xù)教育的有效性,使大部分教師能在繼教學習中有序和諧轉(zhuǎn)崗,學校在繼教中得以順利過渡與轉(zhuǎn)型。在今后一段時期內(nèi)我校的繼教工作仍將以轉(zhuǎn)崗培訓、專業(yè)技能培訓、職校管理培訓、中高級職業(yè)技能證書培訓等。

201*

擴展閱讀:九上 繼續(xù)教育文件

繼續(xù)教育文件

1、沁園春雪

知識與能力:1、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過程與方法: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教學重點:理解關鍵詞語所表達的感情,體會最后三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1、上闋寫景是為下闋評古論今,抒發(fā)情懷作鋪墊的,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這點初中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2、理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教時:兩課時教學過程一、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

2、讓學生談談對這首詞的初步理解。二、題解與背景

本文體裁詞。詞又叫詩的別體,長短句。沁園春,詞牌名。三、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各寫什么?上片:描寫北國雪景;下片:縱論歷代英雄四、研究下列問題

1、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統(tǒng)領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景觀大勢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是實寫。3、哪幾句是虛景?4、你認為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些?以靜寫動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銀蛇,原馳蠟象……)5、在下片中,能起到領起下文的字是?它領起哪些句子?(惜)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詩人描寫北國雪景,有雄壯之氣勢,豪放的風格,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現(xiàn)了詩人豪邁的胸懷。

五、重點詞句子的理解。

1、“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含義。

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在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承上啟下,過渡作用3、結(jié)句“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嬌江山完全稱意。這是對一代新人的呼喚和企盼。六、作業(yè)。背誦這首詞。

[補充資料]

〔頓失滔滔〕這里指黃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滾滾的波浪!部醇t裝素裹,分外妖嬈(rào饒)〕紅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裝飾艷麗的美女裹著白色外衣,格外嬌媚。

〔競折腰〕折腰,傾倒,躬著腰侍候。這里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睬鼗蕽h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創(chuàng)業(yè)皇帝;漢武帝劉徹(前一五六前八七),漢朝功業(yè)最盛的皇帝。

第1頁共20頁〔略輸文采〕文采本指辭藻、才華。“略輸文采”,是說秦皇漢武,武功甚盛,對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遜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統(tǒng)一大業(yè)的皇帝;宋太祖趙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創(chuàng)業(yè)皇帝。

〔稍遜風騷〕意近“略輸文采”。風騷,本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天驕〕漢時匈奴自稱為“天之驕子”(見《漢書匈奴傳》),后以“天驕”泛稱強盛的邊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鐵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統(tǒng)一蒙古后的尊稱,意思是“強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稱,即王)。后來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國號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領中國黃河以北地區(qū)外,還曾向西遠征,占領中亞和南俄,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只識彎弓射大雕〕雕,一種屬于鷹類的大型猛禽,善飛難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強的射手!爸蛔R彎弓射大雕”,是說只以武功見長。

第2頁共20頁《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一、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1、問題設計遵循了整體把握文本的原則,力圖使學生經(jīng)歷從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過程。提問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層次感。上闋圍繞“為什么寫景產(chǎn)生了壯美的效果”一問展開,下闋則以對比為支點,融評價歷史人物與理解“風流人物”內(nèi)涵于一體。

2、鑒于作品作為詞的文體特點,仍關注了一些難點詞句。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文采”“風騷”等。

3、備課時也把介紹意象和“詩品取決于人品”的論點定為教學目標,意在豐富學生詩詞鑒賞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鑒賞水平應該說是大有裨益的。具體操作過程也引發(fā)了有價值的比較閱讀。

回顧備課過程,我意識到自己根本的立場是努力回答了一個問題: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以自己研讀教材的體驗為設計教學的立足點、出發(fā)點,在此過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擷取精華,深刻透徹地領會作品的思想實質(zhì)及表達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啟發(fā)學生,自己的收獲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二、對學生課堂活動的反思1、除了朗讀、模仿教師的范讀,學生的活動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師提問的層面上。不能說這種活動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問題階段的活動是非自主的。依據(jù)平時的教學實踐,我也幾乎認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探究價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設想由此來組織課堂教學。

2、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學生能認同自己研讀教材的結(jié)論,而不認為學生具備自主完成較高層次的研讀的知識儲備。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學生課堂活動的基本表征是學生的表達,比如提出疑問,討論問題,展示議論或獨立思考的結(jié)果,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等等。而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我也沒有讓學生用較多的課外學習(如查尋背景材料)彌補這種不足,所以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似乎難以展開,教師仍扮演了主角。3、從形式上看,本節(jié)課學生的群體活動就是朗讀。由于對時間因素的考慮和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我并沒有強調(diào)合作(討論),于是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對一”的問答。但我仍以為自己較好地引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沖突,雖然問題的解決較多地借助了教師的講解和總結(jié)。

三、與新課標的距離有多遠

學生活動應當成為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教師的“教”也應當回應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關注了“學生可以學到什么”,但忽視了“學生怎樣用自己的方式去學”。

學生活動的質(zhì)量固然不取決于課堂的活躍熱鬧程度,而取決于活動所圍繞的核心,但教師的思維畢竟取代不了學生的體驗。教師的引導作用必須發(fā)揮但可以有多種方式,新課標想來是希望教師更“隱身”一些,希望教師的引導作用能更多地在學生活動中顯示出來。新課標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把握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活動也就必然成為一種載體。教師也因此必須承擔起學生活動設計者的重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先前對自己的角色職責的認識是模糊的。

第3頁共20頁《雨說》的反思

《雨說》是九年級第一單元的一篇詩歌,它清新活潑,明朗而耐讀,輕美如音

樂。聽了蔡老師的課后,結(jié)合自己所上的課,特反思以下幾點:

1、把握詩歌內(nèi)容,整體領悟詩意是詩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精神活動。整體把握其實是對詩歌的解讀,要認真閱讀,理解詩歌的寫作思路,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己的感受。與文本對話,理解感受詩歌豐富的意境,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2、朱光潛先生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品詞、析句、培養(yǎng)語感,對于詩歌教學而言,尤其重要。在反復吟誦、反復推敲中感受詞語的豐富之美,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真正體味語言文學的魅力,就從詩歌開始。

3、通過詩歌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于人生的思考。理性的光輝,通過感性的文字加以表現(xiàn),從雨的角度來看,學生體會到善良的內(nèi)心、博大的胸襟,給別人帶來快樂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從“少年兒童”的角度來看,則會看到,人的一生不論遇到何種坎坷,都要勇敢、樂觀的生活。通過多角度的體會,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會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老師要將這種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避免空洞的說教.在品味詩歌感情的過程中,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4、詩歌的教學,也是訓練朗誦的最佳時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對朗誦加以評點,加以指導,讓學生學會朗讀,喜歡朗讀。書讀百遍,其自見,更何況是有感情地朗讀,品味式地朗讀呢。要多讀詩,讀好詩。

第4頁共20頁我的叔叔于勒

程潮中學程航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學習并掌握小說的主題與作者的寫作目的。

(2)通過人物的情態(tài)、語言、動作來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的方法。(3)體會莫泊桑小說精妙的藝術構(gòu)思,感受他的匠心獨運。2、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圈點,整體感知人物的命運、態(tài)度、性格,結(jié)合社會實際,理解小說的主題。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性格。難點:體會文章主題,認識社會現(xiàn)象。二、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

在世界文壇上,有三在短篇小說之王,他們是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2、聽課文誦讀錄音,思考下列幾個問題:(1)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2)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望于勒回來?

(3)小說的結(jié)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么原因?(4)這篇小說家提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3、學生討論,在全班交流明確:

(1)窮富窮

(2)據(jù)說做生意賺了錢,成為全家的“希望”、“福音”。(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認識錢和于勒又淪落為窮人;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4)小說寫了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畫出一幅資本主義社會里貧窮則兄不認弟的觸目驚心的慘象,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的主題思想。

4、精讀船上巧遇的片斷,了解小說在刻畫人物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過:表情、動作、言語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四、小結(jié)。

這篇小說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菲利普夫婦只認錢不認人、愛面子的形象。提示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五、作業(yè)。

1、找出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分析它們的不同點,說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2、課后練習四。附板書:

第一部分:1-4故事的開端,盼望于勒。第二部分:5-19故事的發(fā)展,夸贊于勒。第三部分:20-47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第四部分:48-49故事的結(jié)局,躲避于勒。

第5頁共20頁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陶行知說“教師要培養(yǎng)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本節(jié)語文課是在教師的指導

下,學生自由討論,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設計的課堂,課堂上學生們一個個精彩的發(fā)言出乎我的意料,讓我驚喜不已,我看到了學生潛能的如花綻放,看到了學生思維的激情點燃,我在課后不由得對我周圍的老師說:“這些學生讓我崇拜!”作為一名教師,我想這就是最大的幸福。朱永新曾說過:教師要“無限相信學生的潛能”。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而應把學生看做是具有獨立人格、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自主發(fā)展的學習主體。教師的教學只能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取得實效。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師角色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活動的參與者;由傳統(tǒng)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由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知識占有者轉(zhuǎn)變?yōu)橹R的動態(tài)研究者。教師應當營造一定的讓學生得到充分施展才華、放飛自由心靈的空間。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強調(diào)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表達”和“自由參與”,葉瀾老師倡導的“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也是這種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如何才能點燃學生的餓思維火花,學生的這些思維的“火”與“光”來自何處?我想:應該從疑問處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疑問,不放過一切可疑之處,敢于質(zhì)疑,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睂庿櫛蚶蠋熞髮W生“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師。)和對學生“三歡迎”(歡迎上課隨時質(zhì)疑,歡迎發(fā)表與教材不同的意見,歡迎提出與老師不同的觀點),正是培養(yǎng)學生的求疑精神。通過對疑問的討論研究,最終獲得提高,“有疑者卻要無疑,則此方是長進”。

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對教學參考資料應當有自己的觀點,對所謂的“定論”也不要人云亦云。如果我們停留在前人的見解上裹足不前,不敢懷疑,不想超越,學習還有什么意義?其次,面對語文課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更多地關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說說你的理由”“談談你的看法”等等,在這樣的情境中,教師就自然地引領了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發(fā)展和敢于表達自己不同見解的勇氣。從而使學生的生活體驗、獨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本節(jié)課正是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激發(fā)了學生敢于說“不”的勇氣,才讓學生的思維火花絢麗開放。

第6頁共20頁《香菱學詩》教學反思

一、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在教學中得到了展示。

本文的教學中,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由度,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主動合作的意識,大膽表述的能力,使得香菱的人物形象,內(nèi)心世界,寶釵、黛玉的人物性格的揣摩都合情合理,從而使學生感受了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其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其語文閱讀、分析表達遷移多方面的能力。二、注重對話教學《香菱學詩》一文的教學,基礎建立在文本上,地位建立在平等上,方法建立在探究上,整體體現(xiàn)在對話上,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交流,使其語文的能力得到張揚,成功的喜悅得到飛揚。

三、注重閱讀創(chuàng)新,放手讓學生學習

在本次教學中,能把課文當作例子,讓學生遷移,甚至讓學生悟出了學語文的秘訣,多讀、勤記、勤奮、刻苦、大膽創(chuàng)作等,這些都還次之,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敢思、敢說、敢于走進課文,又能跳出課文,毫無拘束,放膽直言,這正是做學問之要義,也正是我們應該倡導的語文精神。四、不足點

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了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了解不多,即使是《紅樓夢》,學生全書讀過的寥寥無幾。這給我很大的觸動,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好書,多品佳作,提高語文水平。

第7頁共20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反思

今天,學習魯迅先生的雜文《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嗎》,這是一篇議論文

當中的駁論文。因此,我的教學目標定為掌握駁論文的寫作特點和體會文章精辟含蓄的語言特點。

這篇文章,我選擇用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用合作探究,解決質(zhì)疑的方式解決學生們在閱讀這篇文章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第二課時,我選擇從駁論文的特點處走進課文,在1934年,國家散布“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蕩然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固早已瀕于精神幻滅之域。”的情況下,有人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針對這一感嘆,作者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從兩班學生的操作來看,課堂的效果還是不錯。但是,有的學生對魯迅這篇文章的有些內(nèi)容還是理解不了,或者說理解不透。

存在的問題,1寫作背景在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后,在他們找到一些資料后,應該系統(tǒng)的進行講述。這樣學生就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2、一堂課完成一兩個教學目標就可以了,不用面面顧到。如果面面細細將來,就會使課堂思路很煩亂,學生的落實也不到位。何不采取在落實中,在練習中落實。

3、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因此,課文要讀朗讀,在朗讀中得到體悟和提升。特別是像魯迅先生這篇比較含蓄,尖銳的課文。

第8頁共20頁《陳涉世家》教學反思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的文言文均選自歷史著作。文中涉及到不少中國古地名。在教《陳涉世家》時,由于沒有認真查閱有關資料,我差點犯了一個大錯誤。陳勝率領義軍攻下大澤鄉(xiāng),以后的戰(zhàn)爭勢如破竹。文中有這樣幾句:“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及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郅、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及入據(jù)陳!蔽?guī)ьI同學們逐句疏通文意,“于是命令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占蘄以東的地區(qū)。攻打郅、苦、譙都攻下了于是進兵駐扎在陳!闭f到這里,突然一名學生舉手提問了:

“老師,怎么這次起義仿佛是葛嬰的主角,起義軍到了陳,怎么還沒說到陳涉作戰(zhàn)的事?這篇課文明明是寫陳涉的呀?”教了多遍《陳涉世家》,冷不丁頭一回遇到這個疑問,并且我也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定有問題。

我不敢怠慢,立即停下來,掩飾內(nèi)心的驚慌,說:“問得好!那么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段文字,找找答案好嗎?”趁大家看書討論時,我趕緊看“蘄、郅、苦、陳”等地名是今天的何處,發(fā)現(xiàn)“蘄”是現(xiàn)在安徽宿州南部,而“苦”、“柘”和“陳”都在河南,它們根本不是“蘄”以東,而是“蘄”的西南部。于是我又立即查閱教學參考書,四分鐘后,終于明白了,原來,“攻郅”一句省略了主語“陳涉”,按當時實情是葛嬰與陳涉兵分兩路,陳涉率主力一直攻打到“陳”。

于是,我立即表揚了提問者的細心,再略加分析,讓學生明白了。并以“剛才老師是特意看看有沒有人會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為由,給自已一個臺階下了。

有了這次“有驚無險”的經(jīng)歷,我再也不敢隨便處理與古地名有關的文句了。從此,我也常備了一套《中國歷史地圖冊》和《中國地理地圖冊》,當作語文教學參考書。

第9頁共20頁《隆中對》說課稿

(一)教學背景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新課程理念下設計的,圍繞新課標,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觀念,沖破文言文的考試評價體系的規(guī)囿,構(gòu)建新的教學模式(問題活動教學模式),按照“見仁見智”的閱讀原理,實行“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交流,先讓學生各抒已見,再由教師相機點撥,從而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撞擊閱讀心得的火花。這也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學生并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的進行學習。(二)教材分析

《隆中對》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3課,這篇課文是人物傳記節(jié)選,但它的核心部分卻是一篇才華橫溢的對策諸葛亮對劉備“信大義于天下”而問“計”所作的回答。因為對策的地點在諸葛亮的隱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稱之為“隆中對”。這是諸葛亮在精辟分析當時形勢的基礎上得出的結(jié)論,是對戰(zhàn)略形勢所作的天才預見。人們常說“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這篇對策而言。

因此,學習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諸葛亮作為“智慧之化身”的聰明才智,也可以體會到劉備做為一代梟雄的非同尋常的氣質(zhì),更可以借此感受整個的三國文化,還可以為下一課《出師表》的學習墊定基礎。(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應該學什么?他們與七、八年級學生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識容量的拓寬,二是學習深度的增加。對于九年級的文言文教學,僅僅圍繞一篇課文對字詞意義和句子翻譯,是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九年級課文文言文課文較長,“句句串講,字字落實”的模式高耗低效,效果不明顯。學生“只是用耳,用手,耳聽手記,惟獨不用口與心,思維禁錮了,積極性壓抑了,學習能力泯滅了”只有找到一個教學新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九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需要。(四)教學重點及確定文章通過隆中對策,給讀者塑造了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審時度勢,觀察分析形勢,并能高瞻遠矚,推知未來,這個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完成的,所以教學重點是:對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五)教學難點及確立

作者始終圍繞著諸葛亮對策這個中心思想,圍繞著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進行敘寫議論。結(jié)構(gòu)布局為清晰十分嚴謹,這是學生學習全文的一個關鍵,更是一個難點。(六)說學法

初三學生已完全具備搜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綜合能力,但如何更好地解決調(diào)動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手,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制定如下學法指導: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我先通過《三國演義》主題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再出示三國掛圖分析形勢,導入新課。

2、通讀課文,讀通課文。通過多種多樣的朗讀,或齊讀,或默讀,將生字詞意義,疑難語句的學習權(quán)交給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個別示范等多種形式并舉,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者。學生的參與度高。教師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他們不僅能真正學懂大綱要求的文言知識,還能遷移所學知識,閱讀課外文言文文段。3.初步感知,互動感悟。

我依據(jù)學生自己的習慣、情趣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讓學生邊讀邊想邊記,獲取閱讀本

第10頁共20頁文的初步印象題材、內(nèi)容、思想情感、藝術手法。然后把閱讀所得在全班進行交流,生生、師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提高,形成對文章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等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通過復讀印證別人的見解,完善自己的認識,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尤其是對諸葛這一人物的分析就是師生互動的結(jié)晶。4、研讀“對策”,角色演讀。

我針對學習重難點,找到局部突破口“隆中對策”進行引導分析,采用角色演讀的方法。這既是閱讀技巧的指導,又是文言字詞句含義理解的檢查。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大屏幕展示重點問題,使教學生動形象,也可加深印象,更好地進行賞析。

5、我評“對策”,拓展思維。

為使學生能主動探究的學習,我設計遷移訓練,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以便能正確看待歷史,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初中文言文教學,都是采取“教師講、學生背”的注入式教學。這種把原本鮮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爛,然后再灌給學生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造成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厭學心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嘗試進行了“問題活動”文言文教學模式。我首先抓住了一些興奮點來設計教案,并在授課的適當時機恰如其分地制造興奮點。如“激趣導入”部分“三國地圖”,都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跨越了時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國時期,目睹諸葛亮笑談“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讀”的環(huán)節(jié)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須認真研讀課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當然,這少不了他人的幫助。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這和諸葛亮“隆中對策”中所提倡的“用賢”有很多相似之處。“我評‘對策’”環(huán)節(jié)再次調(diào)動了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補缺者,學生思維的活躍遠遠超出了老師預先的估計,這其中也少不了課前廣泛閱讀所起的作用。

這種方式的學習,降低了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增加了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其要義是進入文本所描述的具體情境,因知世、論世而評人,又因評人而反觀課文的用語,咀嚼語句中的真實內(nèi)涵最終實現(xiàn)對文言文的有效學習。文言文的理解應該是和閱讀始終結(jié)合在一起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

“問題活動”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文言文的方式。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近年來,筆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運用討論閱讀法進行教學,收到了一點收獲,在此拋磚引玉,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第11頁共20頁《孤獨之旅》說課稿

一、說教材

《孤獨之旅》是一篇寫少年成長的小說,比較切合學生的心理和生活!裰黝}

文章通過描寫杜小康隨父親放鴨所經(jīng)歷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歷程,刻畫了一個少年心理成長的軌跡,揭示了挫折能促進人迅速地成熟這一道理。小說標題“孤獨之旅”的含義不僅僅指杜小康跟隨父親放鴨過程中產(chǎn)生的孤獨、寂寞、恐慌之感,還有杜小康心靈的變化過程,即從孤獨、寂寞、恐慌到堅強,自己努力奮斗的人生之旅。

●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開端:寫杜小康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著父親去放鴨。發(fā)展:寫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葦蕩的經(jīng)過和感受。高潮:寫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葦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結(jié)局:寫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小說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巧妙剪裁與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對孩子進行磨難、挫折教育實施的必要。

●環(huán)境描寫

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主要有:第9段,第12-13段,第21段,這些環(huán)境描寫強化了孤獨的氛圍,增強了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感受;第24-25段,描畫了一幅優(yōu)美、恬靜的畫面,暗示杜小康的心理逐漸趨向平靜,但對于未來漫長的孤獨,他仍然覺得恐慌。第36段寫暴風雨中的情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是促進杜小康思想轉(zhuǎn)化的一個因素,突來的暴風雨,使杜小康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迅速地成長起來。第47段,雨過天晴,美好的夜色,預示著杜小康的成熟。這些環(huán)境都突出了“孤獨”這個意境,這也是杜小康成長的環(huán)境。它為表現(xiàn)人物的變化、文章的主題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心理描寫

描寫杜小康成長過程的細節(jié):如第11段,寫杜小康最初面對孤獨時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的茫然。第21段,面對更加孤獨的環(huán)境時,杜小康心中的恐慌與膽怯。再如第29-31段,孤獨中的人們越發(fā)孤獨,并逐漸強化成一種精神上的壓迫,杜小康很自然地想到回家,并且這種意識一發(fā)便不可抑止。第38、43-46段,是杜小康走向成熟和堅強的過程。他敢于在暴風雨中獨自找尋失散的鴨群,沒有恐懼,強烈的責任感使他能夠承擔困苦、孤獨的侵擾。第48段,更是鮮明地揭示了杜小康的成長,“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蔽恼聦τ诙判】档男睦砻鑼懞芗毮,面對孤獨,他由恐慌到面對乃至最后戰(zhàn)勝它,這段心路歷程通過杜小康不同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也體現(xiàn)了他逐漸成長的主題。

●語言

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很值得品味。如:“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寫出蘆葦?shù)膹V袤,“綠色的浪潮”不僅可見其色,更可見其動感與生機,將景物寫活了!疤J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蘆蕩愈幽深繁茂愈反襯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才愈為真切。寫暴風雨一段“早上,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寫景如在眼前,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將暴風雨的狂暴之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說教法●教學目的:1.學習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和主題所起的重要作用。2.品味體會小說的語言特色。3.讓學生試著體會主人公心理的變化過程。4.教學生學會長大、學會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中體會成長。

●教學重點難點:品味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和主題的重要作用。●教學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第12頁共20頁●導入語設計:同學們,你們曾經(jīng)感受過孤獨嗎?可以說,孤獨是一根尖銳的針,常常刺痛我們脆弱的心,讓我們難以忍受;孤獨也是一朵鮮花,可以讓我們的生命顯得更加燦爛。有一句膾炙人口的歌詞“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齡人,他的一段難忘的生活經(jīng)歷,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默讀全文。2.指名學生復述課文基本內(nèi)容。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部分精彩段落)。4.概括課文內(nèi)容和主題。

三、品讀文章,分析人物形象。

1.學生迅速默讀課文中有關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關描寫杜小康成長過程的細節(jié)。2.思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變化的?3.討論交流:請學生按照下列句式說一段話:我認為杜小康是這樣成長起來的:。4.學生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5.思考:請你給課文換一個標題,并比較自己所換的標題與原標題,哪一個效果更好?為什么?

四、尋讀課文美點,深入賞析。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文中有關景物描寫的片段。2.學生自由朗讀這些景物描寫的片段,然后選取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妙的一個段落放聲朗讀。3.指明學生朗讀自己所選定的段落,然后說說自己朗讀它的理由。4.用同樣的方法賞析有關細節(jié)描寫的片段。

五、結(jié)束語:成長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歡樂喜悅,也有悲哀煩惱,這就是生活。在我們的人生中,成長是永恒的主題。但愿我們的同學們都能譜出一首健康的成長歌,長成一棵堅強獨立的大樹。

六、布置作業(yè):生活的磨礪,暴風雨的洗禮,讓杜小康長成了小小男子漢。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著一些怎樣的人和事影響著你的成長,給予你有益的啟示?

七、板書設計:

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語言杜小康開端: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去放鴨。鴨群生動恐慌發(fā)展: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葦蕩的經(jīng)過和感受蘆蕩傳神孤獨高潮:與父親在蘆葦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風雨意味堅強結(jié)局: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深長三、說學法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初步了解鑒賞小說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描寫、語言描寫的方法。一部好小說,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動人,往往與它成功的描寫刻畫分不開,因此讓學生學會欣賞玩味小說中的精彩之處,并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無疑對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

2.以虛擬的小說空間,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其人生體驗。大千世界,百種世相,千般滋味,人盡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體會。要使自己有一顆豐富敏銳善感的心,學習小說并試著體會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3.以文觀己。小說盡管是虛構(gòu)的,但它源于真實火熱的生活,這篇表現(xiàn)少年成長的文章,對正處于成長黃金期、關鍵期的孩子們一定有很多觸發(fā),那就讓他們盡情表達。

4.進行跨學科學習。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發(fā)展個性,意識自我,形成人格的時期。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了解有關的心理學、生理學的知識,有助于他們的成長。

第13頁共20頁《心聲》教學案例

關注每一位學生

背景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它意味著: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nèi)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zhì)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tài)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這一切必須為我們教師所關注,這種關注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用“心”施教,不能作學科體系的傳聲筒。用“心”施教體現(xiàn)著教師對本職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體現(xiàn)著教師熱切的情感。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yǎng)育的圣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教師不僅要充分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xiàn)和道德發(fā)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而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心聲》就是一篇充分體現(xiàn)上述新課程新理念的文章,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李京京的男生,因為有著和課文《凡卡》中的主人公相似的情感,他特別想在程老師的公開課上朗讀一段課文,并在課前主動向程老師提出。但因他嗓子沙啞,老師怕影響公開課的效果,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李京京沒有放棄,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在公開課上朗讀課文的機會,他情真意切的朗讀,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诖耍恼碌闹黝}可以概括為:通過寫李京京渴望朗讀課文、傾訴思念之情,卻遭拒絕,最后勇于爭取、表達心聲的故事,告訴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絕或嘲諷時,不要灰心沮喪,更不要輕言放棄,而是要執(zhí)著追求,用努力為自己爭取成功的機會。

《心聲》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個實話實說。在你的人生歷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觸動過你的心弦。今天,老師就為同學們提供一次一吐為快的機會。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生1:我覺得,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熱愛自己的父母。小時候,父母對我是精心呵護,給我做好吃的,記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醫(yī)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們才放心。從那時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生2:現(xiàn)在,我覺得同學們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和諧,有許多同學比較自私,不愿幫助別人,老是想著自己,記得有一次,有一道題我不會做,我問過很多同學,他們中有學習好的,也有學習差的,但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如何去做。

生3:自從上學以來,我覺得家長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他們不理解我們,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為我們安排一切。

生4:個別老師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提問,但是他們提問的對象卻是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而那些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卻經(jīng)常成為老師遺忘的角落。我認為老師的這種做法有些不妥。老師應該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師:剛才我們有四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板書課題)。我想告訴第一位同學,“樹欲

第14頁共20頁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趁我們年輕,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請善待我們的父母。我想告訴第二位同學,把同學當朋友,多說說自己的心里話,或許情況就會得到改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我也希望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團結(jié),記住,“給別人一縷陽光,自己就可能得到一輪太陽!蔽蚁敫嬖V第三位同學,“可憐天下父母心”,多做換位思考,你就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想告訴第四位同學,你很有愛心,樂于助人。大膽的說出來或者給這位老師寫封信,這位老師可能就會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畢竟教學相長。

師:同學們,其實,當我們遭遇不平時,我們不應怨天尤人。我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今天這堂課,我真心希望,我能做同學們的朋友;我更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毛遂自薦,積極發(fā)言。

二、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心聲》一課。讀中注意借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生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師:閱讀結(jié)束了,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在心中油然而生?

生1:我特別同情李京京同學的生活處境,因為我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

生2:我特別敬佩李京京同學。我覺得他很有自信。尤其當自己的愿望遭到別人拒絕的時候,他總努力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最后他成功了。

生3:我覺得文中程老師的做法不對。他不應該有偏見,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

生4:老師,“心聲”這個題目是不是一語雙關啊?我覺的這不僅僅是李京京的心聲,更是普天之下學生共同的心聲。

生5:我特別討厭像程老師這樣的人!生6:“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認為,李京京固然值得我們同情,但是程老師所做的這一切也是為了學校的榮譽,他們兩個人都很好。

生7:課文中有一個人物叫趙小楨的學生,他雖然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但在我的心中他卻是一個沒有勇氣缺乏自信的人。

生8:通過讀這篇課文,我想對所有的老師說一句話,那就是對所有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把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三、理解探究

師:剛才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學的發(fā)言讓我仿佛看到了我們每一位同學的那顆渴望關愛、渴求平等的心,其實老師也有過許多失誤,也曾經(jīng)遺忘過學習暫時落后的同學,但今天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之后,我決心改正,爭取做一個公正無私的老師。

師:同學們,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標題“心聲”呢?

生1:我覺得這是李京京同學的心聲。他特別思念住在鄉(xiāng)下的爺爺,想早日見到爺爺。他渴望親情。

生2:我覺得這是像李京京同學一樣不被老師重視的學生的心聲。他們渴求得到老師的關懷和幫助。

生3:我覺得這是作者的心聲。他寫這篇文章旨在告訴我們讀者,我們要像李京京一樣,面對冷漠,面對挫折,要自我肯定,永不言棄。

生4:我覺得這是教育專家的心聲。教育本是一塊凈土,不容弄虛作假。他們呼喚教育要返璞歸真。

四、教師小結(jié)(略)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在一種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

第15頁共20頁由、很寬松,樂意進取、樂意參與,情緒很高亢的狀態(tài)下進行。因此,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就意味著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就是說,學習方式轉(zhuǎn)變首先要考察的內(nèi)容,就是課堂的教育氛圍、環(huán)境:學生是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學習的?教師會設計什么樣的教學情景,設計什么樣的課堂氛圍?

進一步來說,新課程課堂該有什么樣的教育氛圍?學生要什么樣的學習狀態(tài)?我覺得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學生要自由。我們要求課堂要有規(guī)范,要有紀律,但是課堂規(guī)范和課堂紀律最核心的實質(zhì)與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謂自由就是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第二,要有寬松的氛圍。所謂寬松,我想就是允許學生說錯話,說真話,把它自己的經(jīng)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了出來。日本的一所小學流行一種這樣的理念,他們認為“教室就是讓孩子出差錯的地方”。在日本,離開了學校你就不能犯錯誤,但是學生在學校是允許犯錯誤的。我個人的理解,犯錯誤就是讓學生打開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經(jīng)驗和體會充分地表露出來,一時我們的教學真正進入孩子的心理。我們的課程,如果不能夠?qū)⒑⒆拥慕?jīng)驗、孩子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么孩子的經(jīng)驗就無法完成再構(gòu),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轉(zhuǎn)變。

第三,就是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jīng)歷、體驗轉(zhuǎn)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伙伴、協(xié)作者的關系,像這節(jié)課上,我寫錯了一個字,學生立即給我主動的指了出來,這點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平時的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那是一種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它已經(jīng)成為習慣,再這樣既寬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圍之下,學生才敢于指出老師的過錯,這也正說明了學生處于一種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我們的課堂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只有這樣的狀態(tài)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轉(zhuǎn)變的另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學習方法的轉(zhuǎn)變。

學習方法轉(zhuǎn)變的關鍵是提升學生學習的本質(zhì),解決的是怎么學的問題。比如說朗讀,可以有學生自由讀,教師領讀,全班齊讀;還有對課文的分析,怎么理解等等。像教讀《心聲》這篇文章,主要通過“閱讀解讀拓展”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是理解性的讀,把課文讀懂了;第二是探究,把課文中有可爭論的東西挖掘出來進行探究,因此需要設計有思考深度的問題,但又不能過多,防止出現(xiàn)“蜻蜓點水”,分析布頭,加講解不透的問題。因為此前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是理解性的,學生的整體感知大都一樣,現(xiàn)在學生就要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個性化的理解,這正好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思考進行解讀。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文章中李京京現(xiàn)象透視出來的有關教育的深層問題。

但不管怎樣,新課堂教學一定要秉承新課程理念中一切以發(fā)展為本的精神,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是說教學的所有任務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愿我們教師能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第16頁共20頁讓批注閱讀為有效教學增色

【內(nèi)容摘要】

為了實踐新課標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前自由預習、課中引導領悟、課后拓展延伸等措施充分提供機會讓學生批注,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我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在閱讀實踐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批注找準時機巧選批點交流展示【正文】

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用上一些簡明的符號和簡潔的語言,在原文的字里行間和四周的空白處作上批注,或提出問題,或?qū)懴伦约旱母邢耄芤痖喿x的專注,促進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薄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迸㈤喿x對于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閱讀實踐活動,開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將批注閱讀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新課標的需要,也是學生自主有效地學習語文的需要。

一、找準時機,讓批注閱讀鋪就自主學習之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應該僅僅是幫助學生克服理解其一現(xiàn)象時的困難,不是教,而是幫助學。”批注閱讀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閱讀批注也需找準時機,運用適當?shù)哪J,才能有效地突破課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一)課前自由批注

課前預習時,學生初次接觸文本,他們的想法、疑問最多,涉及面最廣。此時,讓學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給他們自主閱讀、自由表達感受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jù)在學生批注中發(fā)現(xiàn)的信息,及時調(diào)整原有的教學方案,采取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教學方式,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學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預習批注的時候,很多學生在描寫小女孩的可憐與及看到哪些美好的幻象的句子中寫下自己的感受。學生很多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這么寒冷的天氣,小女孩的父母會讓她上街賣火柴呢?”;“小女孩凍死了,為什么嘴上帶著微笑?”等。教學本文時,我就把學生已知的內(nèi)容略處理,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切入,把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領會其含義。這樣的教學,重點突出,集中時間擊破難點,使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二)課中定向批注

自由批注能給學生更廣的學習空間,但課堂上學習的時間有限,如果學生在文章重點、難點外的“細枝末節(jié)”上打轉(zhuǎn),就會造成學生閱讀目標的偏頗,課堂教學效率的降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根據(jù)課文的重點、難點,確定需要探究的話題,然后以話題為憑借指導學生進行定向批注,引領學生潛游于文本的深處細琢細磨,獲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如在《老人與海鷗》老人喂海鷗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圍繞“哪些詞句感受到老人像親人般對待海鷗的?”這一問題自主研讀,在旁邊空白處寫寫體會和感受。學生根據(jù)這一研究話題品詞析句、細琢細磨,使得批注可具有針對性,學生思考更深入、更全面,從而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又如教《窮人》第811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圍繞“從哪些詞句或標點可以感受到桑娜的這種‘忐忑不安’的心情?”讓學生批注,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與文本對話,不僅能真切地感悟桑娜的忐忑不安,體會桑娜的善良,還能領悟作者以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高超。

(三)課后拓展批注

閱讀是一種由淺入深的理解過程。學完課文后,學生的思想、認識、情感比初讀時會有

第17頁共20頁新的認識,此時讓學生進行拓展批注,孩子們又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課后的拓展批注,可以對原有批注進行修正、補充,又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些練筆,讓學生把自己對文章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如教學《別餓壞了那匹馬》后,我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拓展延伸批注:“我”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門,真相終于大白。站在那一堆枯黃的馬草前,腦海中也許會浮現(xiàn)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也許還會回響著守攤的殘疾青年說過的每一句話。“我”在這一刻都會想些什么呢?讓學生在句子旁邊作批注。學生寫道:“我的眼淚簌簌地往下落,為了讓我能安心看書,這兄妹倆居然如此用心良苦”;“我驚呆了,這一個善良的青年人居然想了這樣的辦法讓我每天來看書。這時淚水朦朧了我的雙眼,感動、后悔、愧疚一起涌上我的心頭!睂懪ⅲ茏寣W生在批注中聆聽作者的心聲,更深地體會到這種善意的謊言帶來的心靈震撼。同時,也可達到人人參與思考,能為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一座真切對話的橋梁。

二、巧選批點,讓批注閱讀架生本對話之橋

有效開展“批注式”閱讀的關鍵在于問題的提煉要精當,由于小學生還未具有較高的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要教給學生方法,并結(jié)合課文的中心和重難點,尋找批注的切入點,以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一)于文章困惑處存疑問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疑!睂W生對一篇課文的閱讀,從初讀到細讀,直至有感情地研讀,必然會有不同的疑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構(gòu)思、表達技巧等方面進行質(zhì)疑而做批注。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因此可讓學生嘗試從疑難處尋找進行批注閱讀。例如:教學《橋》時,有學生提出:乍看這個題目以為是寫橋的,讀了文章發(fā)現(xiàn)其實是寫人的。為什么贊美老漢的課文,卻要以“橋”為題目呢?《白楊》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抓住課文的關鍵句“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薄鞍职忠皇謸е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等含義豐富的句子質(zhì)疑,學生提出:“為什么爸爸要帶我們?nèi)バ陆x書?”“為什么爸爸要向我們介紹白楊樹?”“爸爸為什么陷入了沉思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對全文有了較深刻的理解。質(zhì)疑批注,是打開閱讀思路的一把鑰匙。教師把來自學生的問題作為研讀的中心,閱讀教學就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意識。

(二)于意蘊豐富點寫感悟

課文中有許多語意雙關或者含義深刻的詞語、句子,這也是很好的切入點。如《唯一的聽眾》一文中的“平靜”一詞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每一次“平靜”后面所表達的寓意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研讀、批注,并串聯(lián)統(tǒng)領全文,對課文的理解也就更深入。又如教學《懷念母親》一文寫道“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的糊在心頭!蔽闹械摹昂弊职炎髡邔τH人對祖國的懷念的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的情感表達得形象生動。教學本文時,我讓學生把這個句子多讀幾遍,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義,體會這個字用的貼切之處,把自己的感悟?qū)懺凇昂弊值呐赃。學生寫道:“‘糊’字用得妙極了,糊就是糊得很緊,很緊,它寫出了作者對祖國強烈的思念之情!;“作者那種凄涼又甜蜜的感受表現(xiàn)得深刻,全都融入到這個‘糊’字中去了!弊プ∫馓N豐富的語言,讓學生批注,自由表達個性化的解讀,呈現(xiàn)繽紛的感悟,更能激發(fā)起他們對文字的熱情。

(三)于課文空白處補白

課文中有許多空白點留給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學時我們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情節(jié)空白點,挖掘文章中言猶未盡之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作批注,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最后一頭戰(zhàn)象》時,讓學生想一想嘎羧久久凝望清波蕩漾的江面,它會想些什么?嘎羧就情不自禁地走到龜形的

第18頁共20頁礁石上親了又親,為什么?許久,它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fā)出震耳欲聾的吼叫,它吼出了什么?通過這樣的補白訓練,讓學生親身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強化感受,使學生對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從而豐富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

(四)于情感共鳴處抒情

閱讀教學的根本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作者進行對話,從而幫助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抒情式批注。也就是將自己閱讀文字材料的某些語句、某段話、某篇文章的感想、體會批注出來。如教學《窮人》描寫西蒙病故的片段時,當學生讀到“她頭往后仰著,冰冷發(fā)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學生深深地觸動了,我讓孩子們寫下了自己的理解:“西蒙,你是多么舍不得丟下自己的孩子。你的手往前伸著,我想一定是想呼喊人來救救孩子!可你已奄奄一息,還是這樣喊著,叫著,直到?jīng)]有了一口氣”;“可憐的孩子啊!這么小就失去了父母,這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我真替你們擔心啊!”;“西蒙的不幸讓我揪心,西蒙的孩子真可憐,我真想哭!”;“西蒙,你在臨死前,還是不放心你的孩子。你把頭往后仰著,我想是不是在祈禱上帝救救孩子!”我傾聽著,和孩子們一起悲泣著。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對文本感情體驗的釋放,這也是情感智慧的升華。這些抒情式的批注,不僅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

(五)于語言精妙處賞評

每一篇文章都有點睛之筆,都有突破重難點的關鍵詞句。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語言文字,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圍繞這些重點詞句進行深入研讀是十分必要的。如李漢榮先生寫的《山中訪友》這篇文章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象力,作者還采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許多描述能以極富變化的句式來表現(xiàn),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好材料。通過一至五自然段的品讀課文,孩子們已從文章的字里行間,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最后三個自然段作為略讀段的教學,我只讓孩子默讀課文,想想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作者想象豐富或語言的優(yōu)美,在句子旁邊作批注。學生寫道“這句話作者用了撿起、拾起、捧起三個近義詞,讀起來句子多么美!;“作者把雷陣雨想象成‘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多么有趣。”通過對文本進行賞評式批注,使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在不知不覺內(nèi)化到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中。

閱讀批注的形式遠不止上述的幾種,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可以是由課文內(nèi)容引發(fā)的聯(lián)想或文本的延伸,也可以是對文章中人物的評價、寫作方法的總結(jié),甚至可以對文中某個標點、某個字眼的思考,內(nèi)容不拘一格,形式異彩紛呈?偠灾喿x批注,既要有對文本內(nèi)容的品評,又要有超越文本的思考空間,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不僅能自由表達個性化的解讀,獲得語文的能力,更能激發(fā)起他們對文字、對生命充滿朝氣的熱情與愛。

三、交流展示,讓批注閱讀展個性閱讀之彩

批注閱讀往往能使每個學生都閱讀了文本并有與別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并用書面的形式予以表達。當閱讀批注完畢后,學生迫切需要有一個交流的機會,展示自己的研讀成果。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暢所欲言,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成果,展示自己。在學生自述批注中,教師有選擇地對學生的發(fā)言作靈活的補充、修改和提升,又應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作出精而簡的點評,使學生鞏固和完善自己的認知結(jié)構(gòu),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教師也應善于捕捉學生普遍性的疑點,進一步挖掘文中有價值的問題,為導評做好準備。

批注是學生與文本的心靈對話,讓學生在批注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形成了獨立

第19頁共20頁的思想,擁有了自主的精神,讓閱讀教學走向了自主、高效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王中敏.《語文新課程教學例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2]楊九俊.《小學語文課堂診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

[3]勵汾水.《新課程小學語文評課的理論與實踐》[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4]黃平仙.《閱讀教學走向真實的有效性》[J].小學教學參考,201*(8)

第20頁共20頁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九職校繼續(xù)教育總結(jié)》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721857.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