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

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9 17:45:48 | 移動端: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

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

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培訓總結

為了加強醫(y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yī)院感染,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保證醫(yī)療安全,我院于201*年3月27日在住院部九樓會議室舉行醫(y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

201*年3月27日17:00時,全院職工集中在住院部九樓會議室進行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知識再培訓,控感辦主任主講《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其內容為:1、手衛(wèi)生的重要性,2、手衛(wèi)生與醫(yī)院感染,3、手衛(wèi)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4、洗手與手衛(wèi)生消毒應遵循的原則,5、洗手的方法與要求。

通過再次培訓,全院職工基本掌握了手衛(wèi)生的重要性及七步洗手法,懂得了盡可能減少您手上微生物的竅門,不讓您的手成為細菌的載體,尤其臨床科室的醫(yī)務人員意識到洗手與發(fā)生醫(yī)院感染事件對個人、醫(yī)院、患者、乃至社會都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后果,深刻認識到預防和空制醫(yī)院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措施是:經常和適時的認真、規(guī)范的洗手。要把洗手當做是:保護自己、保護病人、保障醫(yī)療安全、提高醫(yī)療質量的頭等任務來抓。

此次培訓,全院職工加深了對手衛(wèi)生知識的全面認識,為我院全面開展醫(yī)院感染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江川縣人民醫(yī)院控感辦201*年3月30日

擴展閱讀:中級教育技術總結培訓201*

新課程標準中的三維目標分類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構成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指向學生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在品德、才智、審美等方面的成長,是國家新課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之一。

知識與技能: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獲得;A知識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突出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獲得學習方法和能力發(fā)展的過程。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huán)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fā)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不僅專注于人的理性發(fā)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終極目的即人格完善。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寬容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tǒng)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三維的課程目標應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系,融為一體,體現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體現了學生各種素質在學科課程培養(yǎng)中的有機聯系,體現了時代對基礎性學習能力、發(fā)展性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整體要求。情感類教學目標包括培養(yǎng)學習者的某些態(tài)度,使他們樹立某種觀念、養(yǎng)成某種良好的習慣、形成某種高尚的道德品質等。

情感類教學目標的闡明要通過思想意識的外在表現來進行表述。艾斯納(E.W.Eisner)提出了表現性目標。例如:教學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的態(tài)度”,由于“熱愛集體”的態(tài)度難以直接評價、判斷,所以,必須列舉幾方面的具體行為,通過對這些行為的觀察,來判斷學生是否“熱愛集體”。例如:

1.積極參加集體組織的各項活動;

2.主動參加教室的衛(wèi)生工作;

3.準時參加有關會議;

4.積極承擔班委會布置的任務;

5.支持有利于集體利益的建議;

6.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新課程標準描述課程教學目標所使用的行為動詞

學習水平行為動詞舉例語文數學知識1.了解:說出、背誦、會寫、讀準、讀、寫、會用、辨認、回憶、選出、舉例、認識、學習、學會、認識、說出、識別、列舉、復述、描述、識別、把握、了解、寫下、了解、辨認、描述再認等熟記知道、表示、會2.理解:解釋、說明、理解、展示、畫、確定、找出、獲闡明、比較、分類、歸納、擴展、使用、分析、得、讀懂概述、概括、判斷、區(qū)別、區(qū)分、判斷、獲得、分類、選擇、比提供、猜測、預測、估計、表現、擴大、拓展較、排列、理解、解推斷、檢索、收集、整理等評價、掌握、釋、判斷、預測、推3.應用:運用、使用、運用、懂得、聯系斷、估計、設計、檢質疑、辯護、設計、解決、上下文撰寫、擬定、檢驗、計劃、總結、推廣、證明、評價等驗、運用、掌握、處理、推導、證明技能1.技能:模擬、重復、講述、表達、口算、計算、測再現、例證、臨摹、擴展、閱讀、復述、朗誦、量、觀察、操作、實縮寫等寫出、傾聽、觀察、驗、調查、筆算2.獨立操作:完成、朗讀、推想、揣摩、表現、制定、解決、擬定、想象、轉述、講述、安裝、繪制、測量、嘗試、選擇、擴寫、續(xù)寫、試驗等改寫、發(fā)現、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過程與方法經歷、感受、參加、感受、嘗試、體驗、感受、交參與、嘗試、尋找、討論、體會、參加、發(fā)表流、解決問題、經歷、交流、合作、分享、參觀、意見、提出問題、探索、感知、交換意訪問、考察、接觸、體驗等討論、積累、體驗、見策劃、分享、合作、探討、溝通、組織情感1.反映:遵守、拒絕、喜歡、有體會、欣賞、感態(tài)度與價認可、認同、承認、接受、愿望、體會、樂于、受值觀同意、反對、愿意、欣賞、敢于、抵制、有興喜歡、討厭、感興趣、關心、趣、欣賞、感受、關注、重視、采用、采納、愿意、體味、尊重、支持、尊重、愛護、珍惜、理解(某人)、辨蔑視、懷疑、摒棄、抵制、別、品味、關心克服、擁護、幫助等2.領悟:形成、養(yǎng)成、具有、熱愛、樹立、堅持、建立、保持、確立、追求等養(yǎng)成、領悟養(yǎng)成、樹立學習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內容2.1:起點能力水平分析任何一個學習者在學習時都是把他原來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帶入新的學習過程中的,因此,教學系統(tǒng)設計者必須了解學習者原有的知識和技能,我們稱之為起點能力水平或起點能力。對學習者起點能力水平的分析多采用測驗的方式,起點能力分析分為預備能力分析和目標能力分析。(1)預備能力分析進行預備能力分析是為了明確學習者對于面臨的學習是否有必備的行為能力,應該提供給學習者哪些“補救”活動。分析方法: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通常根據經驗先在學習內容分析圖上設定一個教學起點,將該起點以下的知識技能作為預備能力,并以此為依據編寫預測題,從而實現對預備能力的預估。

范例:下圖為“兩位加”學習內容的分析。如果將進位加法和三個數的連加作為教學起點,那么教學起點線以下的內容就可作為編寫預測試題的依據。通過測驗可以發(fā)現對特定的課題內容,哪些方面學習者已經準備就緒,哪些方面學習者需要補習。

(2)目標能力分析

目標能力分析是為了了解學習者對要學習的東西已經知道了多少,是否存在錯誤理解等。

分析方法:可以直接使用期終考試題在學程開始之前就對整個學程的教學目標所要求的能力一并進行預測。

學習者特征分析

2.2:認知結構分析:奧蘇貝爾理論

所謂認知結構,就是指學生現有知識的數量、清晰度和組織結構,它是由學生眼下能回想起來的事實、概念、命題、理論等構成的。原有的認知結構是影響新的有意義學習與保持的關鍵因素,即有意義學習的發(fā)生與習得意義的保持的效果都會受到學習者認知結構特征的影響?衫眯、可分辨性、穩(wěn)固性是三個最重要的認知結構變量,對學習者認知結構的分析,主要就是確定學習者的這三個認知結構變量特性。

(1)認知結構的“可利用性”分析

“可利用性”分析是分析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是否存在可用來對新觀念(即新概念、新命題、新知識)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觀念,這個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觀念必須在包容范圍、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認知同化理論的要求。

分析方法:對于當前所學的新觀念(新概念、新命題、新知識)來說,有可能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觀念與新觀念之間通常有以下三種關系:類屬關系、總括關系、并列組合關系。

類屬關系

也稱上下位關系,是指當前所學內容(新觀念)類屬于學習者認知結構中某個包容性更廣、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原有觀念,即原有觀念處于上位,新觀念處于下位。處于下位的新觀念(類屬觀念)又有兩種形式:

o派生類屬,即新學習內容只是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包容性更廣的命題的一個例證,或是能由原有命題直接派生出來。

范例:若兒童已經知道“貓會逮老鼠”這一命題,那么,“鄰居的小花貓逮了一只大老鼠”這一新命題就可類屬于原有命題。在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左右結構字”、“上下結構字”或“包圍結構字”也有這種類屬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對原有命題只需稍作修改或擴展就能產生出新命題的意義,所以比較容易學習。

o相關類屬,當新觀念是對原有觀念的一種擴充、修飾或限定時,就構成相關類屬。范例:若學習者有“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則我們可以通過“菱形是四條邊一樣長的平行四邊形”這一新命題來界定菱形。

總括關系

是指當前所學的內容(新觀念)具有較廣泛的包容性與概括性,因而能把一系列原有觀念總括于其中(也就是使一系列的原有觀念類屬其下)。在此情況下,新觀念處于上位,而原有觀念則處于下位。

范例:例如,當學習者學習了“蘿卜”、“菠菜”、“扁豆”等下位概念后,再來學習“蔬菜”這一上位概念時就屬于這種情況。識字教學中獨體字、合體字與漢字結構的關系,物理學中動能、勢能與機械能的關系也是如此。

并列組合關系

是指當前所學的內容(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不存在類屬關系,也不存在總括關系,但卻具有某種共同或相關屬性的情況。

范例:在已有“回聲”概念的基礎上學習“雷達”原理,無線電波的反射既不類屬于聲波的反射,也不能總括聲波的反射。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中,有許多新概念的學習都要應用到和原有概念的并列組合關系。例如“質量與能量”、“功與能”、“遺傳與變異”、“需求與價格”、“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雖然在這類新舊概念之間不存在上述類屬關系和總括關系。但是通過仔細分析可以發(fā)現,它們之間仍然具有某種或某些相關的甚至共同的屬性,正是通過這類相關或共同的屬性才使新舊知識之間仍然能夠建立起某種非任意的實質性聯系,從而達到有意義而非機械的學習。實踐提示:確定認知結構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就是要確定在當前所學的新概念、新命題、新知識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種概念、命題或知識之間是否存在上述三種關系中的某一種關系,如能找到類屬或總括關系,這是最理想的,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下,如上所述,可以直接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非任意的實質性聯系,學習者所需進行的認知加工比較簡單,因而可以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果找不到類屬或總括這兩種關系,那就只能去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并列組合關系。這就要求在新舊知識(或新舊概念、命題)之間作比較深入的分析對比,以便從中找出某種或某些相關的甚至是共同的屬性。

在上述關于“回聲”與“雷達”的關系中,“回聲”是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建立起來的原有概念,而“雷達”則是當前要學習的新概念、新知識。通過分析對比不難發(fā)現,“波的反射與接收”就是本例中原有概念與新概念的共同屬性。

(2)認知結構的“可分辨性”分析

“可分辨性”分析是分析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觀念與當前所學新觀念之間的異同點是否清晰可辨。新舊觀念之間的區(qū)別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義學習的發(fā)生與保持。這一步工作可以和確定認知結構變量可利用性的工作同步完成。

分析方法: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與當前所學的新概念之間屬于類屬關系,那么,由于類屬關系就是上下位關系原有概念為上位,新概念為下位,這二者之間的關系無需我們作進一步的分析就已經涇渭分明,清晰可辨了;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與當前所學新概念之間屬于總括關系,那么,由于總括關系實際上是“下上位關系”原有概念為下位,新概念為上位,所以這二者之間的區(qū)別也是清晰可辨的;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與當前所學新概念之間屬于并列組合關系,這時新舊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就要作比較深入的分析對比,在努力尋找它們共同(或相關)屬性的同時,也要注意發(fā)現它們彼此之間相區(qū)別的屬性。

仍以上述“回聲”與“雷達”的關系為例,在找出“波的反射與接收”是二者共同屬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到前者是屬于“聲波”的反射與接收,而后者則屬于“無線電波”的反射與接收,如能注意到這點(兩種不同性質的波動),則新舊概念顯然是清晰可辨的。(3)認知結構的“穩(wěn)固性”分析

“穩(wěn)固性”分析是分析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觀念是否穩(wěn)定、牢固。原有觀念愈穩(wěn)固,也愈有利于有意義學習的發(fā)生與保持。如果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不是穩(wěn)固的,則應在教學過程中設法采取補救措施努力使當前教學中將要加以利用的原有觀念變得穩(wěn)定、牢固,以免它對新的有意義學習的發(fā)生及保持產生不利影響。

分析方法:一般說來,若能找到和新觀念具有類屬關系或總括關系的原有觀念,那么,這種原有觀念通常對于絕大多數的學習者都是比較穩(wěn)定而牢固的;假如原有觀念與新觀念之間是并列組合關系,則這種原有觀念的穩(wěn)固性將隨不同的學習內容而有較大的差別。這里又分三種不同情況。

如果原有觀念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則這種原有觀念是比較穩(wěn)固的。例如,通過以“回聲”作為原有概念去固定、吸收“雷達”這個新概念就屬于這種情況。

如果原有觀念和已學過的某種知識相關,而且該知識的習得意義又能較好地保持,那么這種原有觀念也是比較穩(wěn)固的,并且對新知識的學習能起有效的促進作用。例如,物理學中,在掌握“功”的概念的基礎上去學習“能”的概念,會容易得多。

如果原有觀念和已學過的某種知識相關,但對該知識的習得意義不能有效保持,那么這種原有觀念將是不穩(wěn)固的,因而對新知識的學習不會有什么幫助。例如,學習者若對“功”未能先建立正確的概念,則在學習“能”的概念時會感到很困難。

學習者特征分析2.3:學習態(tài)度分析

學習態(tài)度即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認知水平和態(tài)度,對教學傳遞系統(tǒng)的態(tài)度或喜好,這對選擇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響。

分析方法:判斷學習者學習態(tài)度最常見的方法是態(tài)度問卷量表。此外,觀察、訪談等方法都可用于學習態(tài)度分析。范例:下面是用以了解中學生對化學學科態(tài)度問卷的部分題目,通過學生對問卷的回答,可以從中了解到學習者對化學學科學習的態(tài)度。

(1)對于成為一名化學家,我覺得()。①毫無興趣②尚無興趣③感興趣④非常感興趣

(2)在校外,我使用化學的情況是()。①從不想用②很少用③有時使用④經常使用

(3)在校外娛樂、閱讀、消遣或觀看電視時,我使用化學的情況是(①從未有過②很少會用③有時使用④經常使用

此外,對教學傳遞系統(tǒng)的態(tài)度或喜好與學習者曾經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條件有關,會影響教學策略的選擇。

學習者特征分析2.4:學習動機分析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動機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習能產生動機,而動機又能推動學習。一般來說,動機具有加強學習的作用。動機的中等程度的激發(fā)或喚起,對學習具有最佳的效果。動機過強或過弱,不僅對學習不利,而且對保持也不利。對知識價值的認識(知識價值觀)、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學習興趣)、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識(學習能力感)、對學習成績的歸因(成就歸因)都會影響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分類方法有很多,這里就只列舉三種對教學實踐有影響力的分類。

學習動機分析理論1:內外動機說

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它不需要外界的誘因、懲罰來使行動指向目標。

外部動機是指人們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

具有內部動機的學生能在學習活動中得到滿足,他們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他們具有好奇心,喜歡挑戰(zhàn),在解決問題時具有獨立性。而具有外部動機的學生一旦達到了目的,學習動機便會下降。

學習動機分析理論2:內驅力說

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識的需要,以及系統(tǒng)地闡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需要。這種內驅力,一般說來,多半是從好奇的傾向中派生出來的。但個體的這些好奇傾向或心理素質,最初只是潛在的而非真實的動機,還沒有特定的內容和方向。它要通過個體在實踐中不斷獲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現出來,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因此,學生對于某學科的認知內驅力或興趣,遠不是天生的,主要是獲得的。在有意義的學習中,認知內驅力可能是一種最重要和最穩(wěn)定的動機了。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因自己的勝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這種需要從兒童入學開始,日益顯得重要,成為成就動機的主要組成部分。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把成就看做是贏得地位與自尊心的根源,它顯然是一種外部動機。附屬內驅力是一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們(如家長、教師等)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它具有這樣三個條件:第一,學生與長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學生從長者方面所博得的贊許或認可中將得到一種派生的地位;第三,享受到這種派生地位樂趣的人,會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長者的標準和期望,借以獲得并保持長者的贊許,這種贊許往往使一個人的地位更確定、更鞏固。

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與附屬內驅力三個成分在成就動機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因年齡、性別、社會地位、種族起源以及人格結構等因素的不同而有變化。其中,附屬內驅力在兒童早期最為突出,是成就動機中的主要成分。在此期間,兒童努力學習以求得好成績只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從而得到父母的贊許。到了兒童后期和青年期,附屬內驅力不僅在強度方面有所減弱,而且開始從父母轉向同年齡的伙伴。

學習動機分析理論3:ARCS模型

凱勒(Keller,1987)提出的ARCS模型(Attention注意力,Relevance關聯性,Confidence自信心,Satisfaction滿足感)是具有實踐可操作性的動機策略設計模型,也可以用于學習動機分析。

注意力: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卡通片、彩色圖片、故事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提出能引起他們思索的問題,激發(fā)其求知欲。

關聯性: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應與學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貼近,為了提高課程目標的貼切性,可以讓學生參與制定目標。

自信心:為了建立自信心,教學中應提供學生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如教師課堂提問時注意將難易不同的問題分配給不同程度的學生,使他們都能參與問題討論。

滿足感:每節(jié)課都應讓學生學有所得,讓學生從成功中得到滿足;對學生學業(yè)的進步多做縱向比較,少做橫向比較,避免挫折感。下面是ARCS動機作用模型:種類亞類解釋及舉例知覺喚起通過使用新奇的、與以往不一致的事件和教學情境來吸引和維持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上課時在講臺上擺著一個封著的紙箱子,讓學生猜猜里面可能裝著什么東西。注意力激發(fā)探究通過提出問題,或者讓學生生成問題,激發(fā)學生的信息探究行為。例如,教師在上課時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集體動腦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變化通過變化各種教學要素來維持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通過變換各種教學媒體或學生的學習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熟悉化在教學中通過使用與學生經驗相關的明確的語言、事例、概念、價值觀等,幫助學生把新學習的知識整合起來。例如,教師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情境中關找出概念的例證,如教室里的四邊形。聯目標定向借助說明或者事例向學生說明教學的目標和學習內容的價值,向學生提出學習的目標或者讓學生自定學習目標。例如,教師交代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動機匹配通過使用各種策略把教學與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匹配起來。例如,教師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作文題目。期望成功讓學生明確作業(yè)要求和評價標準,知道老師對自己的期望。例如,教師提出學習要求,表示“相信同學們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挑戰(zhàn)情境設置多元的成就水平,允許學生確定個人的學習目標和成績標準,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例如,信提供一些有些難度而學生又能解答的問題,讓他們感心覺到自己的能力“非凡”。歸因方式提供反饋,告訴學生自己之所以取得學習成功,是自己具有能力并且付出努力的結果。例如,教師在說明學生為什么取得好成績時,說這是他努力學習的結果。自然的結果提供機會,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或者模擬性的情境中運用新習得的知識或技能,它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例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算一算用滿電做飯省錢,還是用煤氣做飯省錢。意積極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結果提供反饋,給予表揚、激勵等強化手段,維持后繼的學習動機,保持良好的學習行為。例如,對于課堂表現好的同學,給予口頭表揚。公平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堅持同樣的標準,讓學生感覺到教師評價的公平性。例如,教師在期末考試時面向全班公布考試成績的判定標準。不要假定學習者會對所學內容很感興趣,或者假定學習者覺得所學內容與他們的興趣或工作有關,或者假定他們有自信學得會,或者假定學會后他們會很滿足,這些假定幾乎都是錯的,重要的是要在教學設計中分析上述這些方面,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進行了解。學習者特征分析2.5:學習風格分析框架:洋蔥模型學習風格的定義有很多種。凱夫(Keefe1979)從信息加工角度界定的學習風格是其中一種較為廣泛地被人們接受的界定,“學習風格由學習者特有的認知、情感和生理行為構成,它是反映學習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與學習環(huán)境相互作用,并對之做出反應的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方式”?死铮–urry,1983)的“洋蔥模型”幾乎囊括了所有相關的學習風格理論,以后的理論幾乎都可以歸到其中的某個層上。該模型由三層組成:最外層教學偏好;中間層信息處理方式;里面層認知個性風格。在對學習者進行學習風格分析時,可以對照“洋蔥模型”里外三層列出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1.最外層教學偏好這一層是最容易觀察到的,最不穩(wěn)定也最容易受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學習環(huán)境、學習期望、教師期望和其他的外部特征(1983)。處于這一層的代表理論是Dunn(1978)提出的理論。該理論主要關注影響學習的刺激因素。如下圖所示:

2.中間層信息處理方式

克里(Curry,1983)模型的中間層主要關注個體吸收信息的時候所用的智慧方法。該層包括了許多現在廣為接受的學習風格理論。下面是使用廣泛的Kolb和Gregorc的學習風格理論。

(1)Kolb的學習風格理論

Kolb對學習過程周期(learningcycle)進行了獨特的分析。他認為學習過程周期由四個相互聯系的環(huán)節(jié)組成,即具體體驗(concreteexperience)、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反思觀察(reflectiveobservation)(activeexperimentation);趯W習過程周期的研究,Kolb將學習者分為不同類型,并對各自的特征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學習過程周期的四環(huán)節(jié)兩兩對應存在(即具體體驗與抽象概括、反思觀察與主動實驗)。由于個體對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偏愛程度不同,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學習風格,即聚合者(convergers)、同化者(assimilators)、調節(jié)者(accomodators)、發(fā)散者(divergers)。

(2)格雷戈克(Gregorc)的學習風格理論格雷戈克(Gregorc,1982)認為人們在組織空間和時間上是有差別的。個體有兩種重要的調解能力:感知(信息獲取的方式)和排序(信息排列和存儲的方式)。知覺有兩個性質:抽象和具體。排序有兩個性質:序列和隨機。與Kolb一樣,這兩個維度形成了四種學習風格:具體序列,具體隨機,抽象序列,抽象隨機。

3.里面層認知個性風格

Curry模型的里邊層主要是為吸收新信息而選擇個性化的方法(Curry,1983)。

Felder和Silverman的學習風格模型交迭于中間層和里面層之間。它把學生分成了五種類型:感覺/直覺,視覺/語覺,歸納/演繹,沖動/反思,以及序列/整體。

另外還有Witkin(Witkin&Goodenough,1982)的場依存/場獨立理論也屬于—洋蔥模型‖的里面層。Witkin把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大者稱為場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者稱為場獨立性。前者是“外部定向者”,基本上傾向于依賴外在的參照(身外客觀事物);后者是“內部定向者”,基本上傾向于依賴內在的參照(主觀感覺)。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這兩種認知方式與學習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場依存性者對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更感興趣;而場獨立性者在數學與自然科學方面更擅長。

需要說明的是,學習風格本沒有好壞之分。對于教學設計者而言,了解學習風格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不同的學習風格與教學形式組織、教學方法運用、教學媒體選擇之間的關系,以便為學習者提供更適合其學習風格特點的教學。

學習者特征分析

3:不同學段的學習者特征

人的心理發(fā)展表現出若干個連續(xù)的階段,處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習者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學習者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及特征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的選擇都要考慮這一因素。

分析學習者的心理特征因素,可以從心理的認知因素(例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和意向因素(例如動機、注意、情感、意志等方面)入手。前者是決定認知過程速度與水平的主要因素,也稱為智力因素;后者與學習者的積極狀態(tài)相關,稱為非智力因素。還可以從學習者的認知特點、注意和意志的特點、情感特點和個性特點等方面入手。

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還處在發(fā)展的初期,思維發(fā)展水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記憶以機械記憶為主;注意力不穩(wěn)定,容易分心,注意受興趣的影響很大,不善于調控自己的注意;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情感逐漸豐富,但堅持性較差,對教師信任和依賴;個性方面好動、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等。需要說明的是,學生的發(fā)展是極為迅速的,小學低、中、高各個年段的學生就已經逐步表現出差異性。因此,即使同在小學階段,教師仍然需要根據學生具體所處的年齡段,從上述幾個方面把握其心理特征。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樣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中學初期,他們還會表現出幼稚與懂事、依賴性與獨立性、自覺性與不自覺性相互交織的復雜現象;他們的認識水平、能力還不高。中學后期,則是一個逐步趨于成熟的時期,自制力有所提高,自覺性、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提高,要求進步,是獨立地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階段;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快速發(fā)展,不盲從他人意見,自我評價日趨成熟,自尊心增強,自我教育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都步入了一個更為成熟的階段,其學習活動逐步由他控轉變?yōu)樽钥。這一階段的學生在思維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意志力、情緒的控制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師需注意的事項:盡管不同年齡的學習者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對于學習者個體而言,還很有可能出現差異。因此,在對學習者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時,教師需要掌握的是分析的思路和角度,而不能簡單套用某些現成的結論。

學習者特征分析

4:學習風格特征與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適應性關于學習風格特征與網絡環(huán)境的適應性,目前研究比較多的是學習者的認知偏好對學習活動的影響以及不同的感覺通道偏好(例如有的學生對于從視覺輸入的信息比從聽覺輸入的信息要敏感,更易記憶;有的則相反)所表現出的學習活動的差異。

具有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對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性不同。關于學習者的學習風格與網絡環(huán)境的適應性,目前研究的比較多的主要是學習者的認知偏好,主要是場定向認知方式對學習活動的影響以及不同的感覺通道偏好所表現出的學習活動的差異。

場定向涉及人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一種依賴程度。場獨立學習者具有很強的認知靈活性,對于超文本信息有很好的組織和分析能力,表現出對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較強的適應性。對于場獨立學習者,適宜開展以學習者控制為主的個別化學習方式和探究、發(fā)現學習,并促使他們最大限度地進行探究、發(fā)現和討論等。而場依存學習者則對外界環(huán)境有強烈的依賴,喜歡并善于與人合作和交往,他們能夠自如地解決熟悉的問題,但他們在新的環(huán)境中運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去解決新的問題的遷移能力比較弱。場依存學習者適宜于基于事實的、教學材料有良好結構的、教學目標明確的、有指導的結構化的學習方式。

感覺通道偏好反映了學習者在接受外界信息時對不同感覺通道的偏好,主要有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等三種不同的分類。

視覺型的學生習慣從視覺接受學習材料,這樣的學生喜歡自己看書、做筆記,或通過電視等視覺媒體提供圖像來進行學習,而教師的純語言講授不太適合他們,他們對超文本學習環(huán)境的表征結構有較好的理解。

聽覺型的學生偏重聽覺刺激,他們對語言、音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強,但是這種學習者在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對文本和錄音形式的信息能夠進行良好的加工,達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動覺型的學生喜歡自己動手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對能夠動手操作的學習和認知活動感興趣。針對不同感覺通道偏好的學習者,所使用的學習材料的表征形式應該有所差異,但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視覺型和聽覺型材料的結合使用比單獨使用某種表征能產生更好的記憶效果。

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選擇1.2:教學模式的特點

1.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化、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思想或理論,它把某種教學理論或活動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簡化的形式反映出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抽象的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行為框架,教學模式比較清晰地呈現了教學程序,具體地規(guī)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方便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這是教學模式區(qū)別于一般教學理論的重要特點。

2.簡約性

教學模式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簡約化了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活動模式,大都以精練的語言、象征性的圖式或明確的符號表達出來。一般說來,會用教學不同階段的關鍵詞進行總結,或者用流程圖、框圖來表達教學步驟間的邏輯關系和教學流程等。這些都能使復雜多樣的教學實踐經驗理論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論更具體、簡明的操作框架,從而便于教師理解、運用,也易于交流、傳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而且每種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不存在適用于所有教學過程的萬能模式,也談不上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佳教學模式,

只存在一定情況下能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使用教學模式需要有鑒別不同類型的教學目標的能力,以便選用與特殊的目標相適應的特定模式。例如,發(fā)現式教學模式較適用于數理科教學,卻不適用于文科教學;操練式教學模式利于知識技能訓練,而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卻并不合適。因此,需要特別注意教學模式的指向性。

4.整體性教學模式是教學現實和教學理論構想的統(tǒng)一,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由各個要素有機構成的整體,本身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機制,體現著理論上的自圓其說和過程上的有始有終。理論上的忽視或教學過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學效果而不能發(fā)揮教學模式的應有功能。因此,在運用時,必須整體把握,既透徹了解其理論原理,又切實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種無視教學模式的整體性,放棄理論學習而簡單套用其程序步驟的做法,對提高教學水平有害無益。

5.更新性

雖然教學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結構便保持相對穩(wěn)定,但這并不意味著該教學模式就從此不變了。教學模式總是隨著教學實踐、觀念和理論的不斷發(fā)展變化,而不斷地得到豐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動態(tài)開放的系統(tǒng),有一個產生、發(fā)展、完善的過程,它的不斷變革與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一.有意義接受學習教學模式

1.理論背景

有意義接受學習的理論基礎是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式的學習,學生要通過教師所呈現的材料來掌握現成的知識。但是這種接受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機械的,新獲得的知識必須與原有觀念之間建立適當的、有意義的聯系。有意義接受學習模式旨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尤其是對意義的理解、保持和應用,強調依據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教學環(huán)節(jié)

有意義接受學習教學模式通常包含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1)呈現先行組織者

即為了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之前先給學生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綜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的聯系。

先行組織者可以分為兩類:陳述性組織者和比較性組織者。詳見教學策略部分: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2)呈現新學習內容

即通過講解、討論、錄像、作業(yè)等形式讓學生接觸新的學習材料或任務,學習材料的呈現必須邏輯清晰,讓學生能容易地把握各個概念、原理之間的關聯性。另外,教師要注意集中和維持學生的注意力,要使學生明確了解學習材料的組織方式,對整個學習過程有明確的方向感。

(3)知識的整合協調

即幫助學生把新信息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之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每個要點與整體知識結構的關系;向學生提問,以了解他們是否理解了學習內容;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而使他們的理解能夠超越所呈現的現成信息。

(4)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有關的問題

有意義接受學習教學模式是典型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它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且在實施上經濟、可行。

二.掌握學習教學模式

1.理論背景

掌握學習(MasteryLearning)是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盧姆提出的,他認為,只要用于學習的有效時間足夠長,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課程目標所規(guī)定的掌握標準。所以,在集體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經常、及時的反饋以及個別化的幫助,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學習時間,讓他們都達到課程的目標要求。掌握學習模式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生的學習效率問題,以大面積提高學習的質量。

掌握學習教學模式的提出是與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聯系在一起的,布盧姆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掌握學習教學模式在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等領域中都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其實際應用主要是在認知和動作技能方面。

2.教學環(huán)節(jié)

實施掌握學習教學模式的一般步驟為:(1)診斷性評價,測查學生現有的水平,明確教學的方向;(2)實施集體教學;

(3)針對所學的單元進行形成性測驗,測查學生的進步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4)讓已經掌握的學生進行鞏固性、擴展性的學習,對未掌握的學生進行幫助和矯正,再次測驗,直至達到掌握目標,掌握正確率達到80%~85%即為通過;

(5)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

(6)在一學期結束或幾個章節(jié)全部內容學習完畢后進行總結性測驗。3.實現條件

首先,教師和學生都要對“掌握學習”抱有信心,教師要對全體學生都抱有真誠的期望。

其次,為了實施掌握學習模式,教師要明確學習內容的范圍,明確具體的掌握目標,并編制能夠反映目標達到情況的測驗。

另外,教師要制定達到掌握目標的具體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的單元序列、在每個單元上的教學、測驗及反饋矯正方案等。

4.評價方式

掌握學習教學模式強調把診斷性測驗、形成性測驗和總結性測驗結合起來,而且在評價學生時提倡用絕對標準,即按照每個學生達到目標的情況進行評價,而不是給學生排名次。

掌握學習模式強調的是因材施教,幫助大多數學生都達到課程目標所規(guī)定的掌握標準。另外,這種教學模式不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和班級的組織,在普通的班級里就可以實施,因此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采用。這種學習模式對于成績較差或一般的學生更為有利。

三.發(fā)現學習教學模式

1.理論背景發(fā)現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發(fā)現學習是指讓學生通過自己經歷知識發(fā)現的過程來獲取知識、發(fā)展探究能力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它所強調的是學生的探究過程,而不是現成知識。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向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是為學生的發(fā)現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支持。這種教學模式同時強調學生發(fā)現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學科知識結構的掌握。

現在常說的專題探究模式、網絡探究模式、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基于項目的學習等都可視為發(fā)現式學習教學模式的變體,只是在形式上有所發(fā)展,指導思想上有更多建構主義成分。

2.教學環(huán)節(jié)

發(fā)現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包括以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1)問題情境

教師設置問題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結論的實例,讓學生對現象進行觀察分析,逐漸縮小觀察范圍,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點上。

()假設檢驗

讓學生提出假說,并加以驗證,得出概括性結論。通過分析、比較,對各種信息進行轉換和組合,以形成假說,而后通過思考討論,以事實為依據對假說進行檢驗和修正,直至得到正確的結論,并對自己的發(fā)現過程進行反思和概括。

(3)整合與應用

將新發(fā)現的知識與原有知識聯系起來,納入到認知結構的適當位置;運用新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促進知識的鞏固和靈活遷移。

發(fā)現學習模式是典型的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能力和學習興趣,有利于知識的保持和應用。但是,這種學習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效率較低,另外,它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且主要適用于理科的教學。

四.探究性教學模式探究性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對當前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從而較好地達到課程標準中關于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認知目標涉及與學科相關知識、概念、原理與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標則涉及思想感情與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

探究性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1)創(chuàng)設情境

探究式模式的教學總是圍繞課程中的某個知識點而展開。與基于問題式學習不同的是,這個知識點并非選自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也不是由學生自由選擇而產生的,而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教學的進度來確定。一旦確定了這個教學出發(fā)點或者說學習對象后,教師就要通過問題、任務等多種形式,使用適宜的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與此學習對象相關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目標知識點的學習。

(2)啟發(fā)思考

學習對象確定后,為了使探究式學習切實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學生提出若干富有啟發(fā)性、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并與當前學習對象密切相關的問題,以便全班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具有啟發(fā)性、是否能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這是探究性學習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敗的關鍵。這類問題要由教師提出。

(3)自主(或小組)探究

探究性教學模式因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礎上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靠學生個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來完成,因此,本環(huán)節(jié)成為探究性教學模式中的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實施過程中要處理好教師、學生、信息技術幾者之間的關系。教師起到引導、支持的作用,學生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信息技術要成為學生探究的認知工具。在不同的學科,所使用的認知工具有所差異。人文學科往往可以通過讓學生上網查找資料來達到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的目的,這些資料能起到認知工具的作用;而在數理學科中則可以使用能發(fā)揮認知工具作用的軟件,如仿真物理、化學實驗室、中學物理作圖工具等。

(4)協作交流。

本環(huán)節(jié)是與前面的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的。學生只有在經過了認真的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后,才可能進入高質量的協作交流階段。也就是說,協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之上,才能為學生提供思路交流、觀點碰撞、成果分享的平臺。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起到組織、協調、引導的作用。

(5)總結提高

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與總結,對學習成果進行分析歸納,并可聯系實際,對當前知識點進行深化、遷移與提高。

探究性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較深入地達到對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即有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關鍵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較充分的體現,同時還需要有教師方面的引導、幫助與支持。換句話說,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涉及兩個方面既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又要重視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離開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學習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梢,“主導主體相結合”是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中,探究性教學模式常見兩種表現形態(tài):即建立專題網站的探究性教學模式和基于網絡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五.專題探索網站開發(fā)教學模式

專題探索網站開發(fā)教學模式,由教師針對學習的某主題,搭架一個輔助教學的開放式網站,學生利用網站中的網絡課件或已有資源完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內容學習。對與此主題相關的其他方面,交由學生小組協作,在教師的幫助下,查閱其他網站資料,并以網頁的方式歸納整理,將學生自制的網頁上載至網站,在學完該主題的所有內容時,此主題網站也由師生共同建立起來,為以后的復習鞏固提供了齊備的資料。學生在邊學邊建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學習主題的全面了解,也促進了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這類整合模式主要適用于在因特網環(huán)境下,對某一專題進行較廣泛、深入的研究學習,并藉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題學習網站”必須包含如下基本內容:

(1)展示學習專題相關的結構化的知識,把與課程學習內容相關的文本、圖形、圖像、動態(tài)資料等進行知識結構化重組;

(2)將與學習專題相關的、擴展性的學習素材資源進行收集管理,包括學習工具(字典、辭典、讀音、仿真實驗)和相關資源網站的鏈接;

(3)根據學習專題,構建網上協商討論,答疑指導和遠程討論區(qū)域;

(4)收集與學習專題相關的思考性問題、形成性練習和總結性考查的評測資料,讓學習者能進行網上自我學習評價。

如下圖所示:

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圖為:

在以上教/學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師生操作行為如下所列。(1)確定主題

教師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確定接下來將要學習的內容主題。主題確定可以以文章作者為依據,如要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確定一個關于朱自清先生的主題;也可以單元內容為依據,如對散文單元的學習,可確定一個有關散文知識的主題,對文言文單元的學習,可確定文言文知識為學習主題。

(2)搭架網站

根據確定的主題,由教師事先建立起網站的簡單結構,內容主要是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網上課件。(3)初步閱讀,學習理解

使用網絡課件進行初步閱讀理解,根據教學要求找出學習內容和網站中所缺的知識點,即師生共同建立起網站的子目錄內容。

(4)資料收集,信息處理

學生分工協作,收集與主題相關其他方面的資料,并對收集來的資料加以整理,整理出與自己所做子目錄內容相關的有用信息,并加以整理。

(5)內容內化,網頁制作

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信息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并互相協作,將所得信息制作成網頁。制作過程也是學生分工協作的過程,任務的完成要靠小組集體的力量。

(6)網頁上傳,內容建構

學生將制作好的網頁目錄上傳到教師指定的目錄里,進行整合,整合后的網站被所有的學生使用,對所學內容的各個方面形成較全面的意義建構。

(7)網站建成,意義建構

師生共同努力充實網站的內容,完善網站的功能,使網站逐步建成。建成后的網站被學生所用,使學生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并使信息技術能力得以提升。

在使用網上專題探索網站開發(fā)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中,首先要注意,主題的確定具有可擴展性,不可將主題確定得太具體,要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其次,確定的主題很可能涵蓋了一個單元,教學很可能突破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順序。因此,此操作結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從宏觀上全面把握學習進度,備課很可能要以一個學期、一學年甚至整個學制的教學內容為基礎來進行,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通過研究性學習建立起的專題學習網,是初期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成果。以此作為資源,可以讓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從而豐富和完善專題學習網站。這也是專題學習網站建設的重要內容。

六.網絡探究WebQuest模式

WebQuest是一種基于因特網資源的課程單元式探究型學習的模式,在國際上已被看作一種規(guī)范化的網絡探究學習方法,特別適合多學科綜合學習。在WebQuest模式中,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個特定的假想情境或者一項任務,通常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一個需要完成的項目,并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因特網資源,要求他們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和綜合來得出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

WebQuest的目的是讓學習者更好地使用時間,意在使用信息,而不是收集信息,并幫助學習者分析、綜合和評價。

WebQuest有兩種學習方式:短期WebQuest和長期WebQuest。

短期WebQuest:其目的是知識的獲取和整合;在短期結束時,學習者將獲取并理解了一定數量的新信息;這個階段大約為1~3課時。

長期WebQuest:其目的是拓展和提煉知識;經過這個階段,學習者深入地分析、改造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他人以在線或離線方式可以相互交流的材料證明自己理解了這些知識;這個階段大約為1周至1個月的時間。

1.WebQuest的主要組成部分

為了使學習者明確學習目標,在網上充分利用時間,避免漫無目的地任意沖浪,每個WebQuest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它賦予學習者以明確的方向,給學習者一個有趣且可行的任務,并提供必須的、能夠指導他們完成任務的資源,而且還告訴他們未來的評價方式,以及概括和進一步拓展課程的方式。無論是短期WebQuest,還是較長期WebQuest,一般都由簡介、任務、過程、資源、評估和結論共6個模板組成,其中每一個模塊都自成一體,設計者可以通過改變各模塊來實現不同的學習目標。

(1)簡介

WebQuest簡介部分包括兩個方面目的:第一,讓學習者明確將要學習的是什么;第二,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為了達到這兩方面目標,應該使主題與學習者過去的經驗相關;且與學習者未來的目標相關;具有吸引力,看起來有趣;因為其全球性影響而極具重要性;因為急切需要解決而緊迫;因為學習者將進行角色扮演或者有一些產出而好玩。

(2)任務

WebQuest的任務模塊對學習者通過練習將完成的所有事情作了描述。其形式可能是一個PowerPoint演示,也可能是一個能夠對特定的主題進行解釋的口頭陳述。

與其他網絡課程的區(qū)別就在于它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能夠完成的且具有吸引力的任務。這種任務通常是成人工作或生活中所發(fā)生事件的微縮版本。完成WebQuest的任務,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要求學生通過更高級的思維技能來解決問題或作出決策,這些高級思維技能包括創(chuàng)造性、分析、綜合、判斷和問題解決,等等。

伯尼道奇博士認為,設計一個WebQuest是一個幫助學生的過程,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是一個可以站立的臺階。通過給學生布置一個已經開展了一部分的任務,給他們一些已經處理過的信息,為他們查找一些好的資源,從而為學生提供了完成任務的起點。

(3)過程

在WebQuest的過程模塊中,教師將完成任務的過程分解成循序漸進的若干步驟,并就每個步驟向學習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議,其中包括將總任務分成若干子任務的策略,對每個學習者要扮演的角色或者所要采用的視角進行描繪,等等。教師還能夠在這個模塊中為學習和交互過程提供指導,如怎樣開展一個頭腦風暴會議。(4)資源

這一部分包括由教師選定的將有助于學習者完成任務的網頁清單,其中大部分資源是包括在WebQuest文件中作為超鏈接指向萬維網上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非網絡性的資源也可以使用。資源包括錄像、錄音帶、書籍、海報、地圖、模型、操縱器和雕塑,講座、小組教學,實地考察等方法也可以采用。

(5)評估

為了證明用網絡來拓展學習是可行的,所以在WebQuest模塊中新增加了評價這項內容。對于基于因特網的研究性學習這樣一種較高水平的學習形式,WebQuest采用評價測評表來考察學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評價人員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家長或同學。另外,根據學習者學習任務的不同,評價測評表的形式也表現為書面作業(yè)、多媒體創(chuàng)建、網頁和其他類型。

(6)結論

WebQuest的結論部分為總結學習內容和經驗、鼓勵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反思,以及對學習成果進行拓展和推廣提供了一個機會,它的另一個作用是為教師提供可以在整個課堂討論中使用的問題。雖然結論部分算不上是一個很關鍵的部分,但是它為整個文件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給讀者一個結束的感覺。

2.WebQuest的五項基本原則

WebQuest的五項基本原則:可以用單詞“FOCUS”來表示:F找出精彩的網站(Findgreatsites);

O有效地組織你的學習者和學習資源(Orchestrateyourlearnersandresources);C要求學生思考(Challengeyourlearnerstothink);U選用媒體(Usethemedium);

S為高水平的學習期望搭建腳手架(Scaffoldhighexpectations)。(1)找出精彩的網站選擇網站依據:●可讀性;

●是否能夠引發(fā)學習者的興趣;

●是否來自與學生平常的學校生活不同的來源。(2)有效地組織你的學習者和學習資源

●組織資源:為學習者精心準備相關網絡和非網絡資源;

●組織學習者:設計一個精彩的WebQuest普遍要考慮如何推動小組活動,需要了解并掌握多種合作學習策略。

(3)要求學生思考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開展:給學習者一個任務、要求進行設計、撰寫文章或辯論。(4)選用媒體

選擇合適的媒體組織問題,教會學生使用媒體表達自己的思想。(5)為高水平的學習期望搭建腳手架

在WebQuest中存在三類腳手架:接收支架、轉換支架和輸出支架!窠邮罩Ъ

網絡讓學習者接觸到他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海量資源,學習者需要知道如何從資源中提取信息。接收支架為如何根據給定資源、已有知識開展學習活動提供了指導。具體的接收支架實例有觀察指導、會晤技巧、在線術語表和字典。

●轉換支架

WebQuest要求學習者將他們讀到的東西轉換成新的形式,轉換支架則在轉換過程中提供幫助,包括比較和對照、在許多類似的研究對象中尋找共同點、集體討論、推理和決策。

●輸出支架WebQuest通常要求學習者創(chuàng)建一些他們以前從來沒有實現過的東西。我們可以用模板、寫作提示向導、多媒體元素和組件作為學習任務的輸出支架。

3.使用WebQuest有什么好處

(1)WebQuest采用了很多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WebQuest提出的問題是的確需要回答的。當要求學生理解、綜合或解決一個社會真正面臨的問題時,他們面臨的任務是真實的,而不是一個僅僅出于學習任務需要提出的問題。

●WebQuest給學生提供的資源是真實的,而不是陳舊的教科書,是經過篩選的百科全書。通過網絡,學生可以直接與專家、數據庫、最新報道發(fā)生聯系。

●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通過上傳、發(fā)電子郵件等方式讓大家來評價。這種評價方法也能促使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出最令人滿意的答案,而不是簡單地完成任務。

(2)WebQuest要求學生解決的問題能促進高水平的思維,它整合了認知心理學和建構主義的思想。WebQuest要求學生回答的問題是不能簡單地通過收集信息來完成的,而要求學生對信息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如概括出主要問題,進行比較、綜合等。為了讓學生進行高水平的認知,WebQuest將任務分解成一個個有意義的子任務,讓學生經歷一些更為專業(yè)的學習者經歷的思維過程。建構主義認為,當學生要理解一個復雜的問題時,將事實簡化,提供很多的例子或詳細解決步驟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學生需要的是這樣一些例子,這些例子有很多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和觀點,學生對這些信息和觀點進行篩選,直到他們形成不但與自己原有知識相聯系的理解,并且建立了一個新的計劃,當以后再遇到這一問題,這一計劃將更加精練。

(3)WebQuest還充分用到了合作學習的形式,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機水平。

由于WebQuest期望學生解決的是一些復雜和矛盾的問題,因此需要以小組學習、各自分工的形式進行,到最后對問題形成全面理解。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將發(fā)現,由于不同小組的研究和討論程度不一樣,其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生還將發(fā)現其個人勞動對小組的成果產生影響。4.WebQuest可能遇見的問題(1)時間

WebQuest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因為教師需要在課前就要查找一些好的網站。同時,它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為學生要理解所看到的東西。他們要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協作,處理不是很明確的信息。第一次嘗試使用WebQuest時,要學習使用新的工具,而這必然需要大量的時間。但是一旦完成了WebQuest,教師的絕大部分工作就完成了,教師不再是新信息的主要來源。

(2)WebQuest要求學生有一定水平的閱讀能力

這意味著要給3年級以下的兒童或有閱讀困難的兒童設計一個WebQuest有一定難度。但教師在設計時可以對這方面的問題予以特別注意。教師還要考慮到那些喜歡課堂教學講授事實和內容的學生,他們不喜歡探究性學習,把WebQuest視為“沒有價值的東西”!

資源準備

常用多媒體素材的類型有文本素材、圖像素材、音頻素材、視頻素材、動畫素材等。其中,圖像素材的常見文件格式有jpg、gif、bmp等;音頻素材的常見文件格式有wav、mp3、wma、mid等;視頻素材的常見文件格式有wmv、rm、avi或mpg等;動畫素材的常見文件格式有gif、swf等。常用多媒體素材和文件格式總結如下圖所示。

常用專業(yè)網站和專題網站

1.常用媒體素材網站(1)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

()

內容豐富多樣,包括媒體素材和課件、案例,等等,其中媒體素材又分為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視頻類素材,音頻類素材和動畫類素材五種。

(2)萬全圖庫()主要提供了各種網頁素材圖片,包括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內容及其豐富,還提供了站內搜索,查找圖片也很方便。(3)圖片素材庫()包含了多種類型的圖片素材,為網頁制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4)e庫素材()(5)課件素材庫()分為動態(tài)圖庫、靜態(tài)圖庫和音效庫,三種大的分類下又有細分,內容豐富。(6)教育資源素材庫()這是一個與具體學科相關的素材庫,涉及到語文、數學等十八門學科,設有站內搜索,可以方便地查找所需資源,同時還可以上傳自己的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7)課件資源素材庫()這是一個課件資料素材庫,提供了十四門學科的相關課件的下載,資源不是特別豐富,但是內容值得一看。(8)中國飛天音樂教育網()該網站是一個以音樂為主題的網站,內容十分豐富,各種類型的音樂應有盡有。2.常用學科資源網址語文教學網站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中國語文網中學語文信息網中學語文中考高考資源網語文天地網-05/17/default.htm中小學教學資源站數學教學網站中小學教學資源站小學數學教學網小學數學專業(yè)網小學生學習網數學論壇英語教學網站英語合作網牛津英語教與學中學英語教育資源網-英語英語文學網站資源新知堂劍橋少兒英語網物理教學網站1三人行初中物理網2中國物理教育網3物理教育網4不倒翁物理教學網5物理教學網站6中學物理教學資源專業(yè)站化學學科網站化學教育網化學學科網站化學學科網中學化學學科網化學學科網站中學化學同步輔導歷史教學網站歷史教學資源中學歷史教案資源庫中學歷史同盟中學歷史在線史海泛舟中國基礎教育網歷史頻道ory/政治/思想品德教學網站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網tm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政治教師聯盟網中國基礎教育網政治頻道政治教學網ml科學教學網站小學科學網科學教育e21科學探究網web/中國科普網科學教育網中國科普博覽/體育教學網站動力體育教學網中學體育網體育教學資源互動網-web.org/體育教學網體育教師網中國基礎教育網體育與健康頻道美術教學網站1美術教學小時學習網2中國美術教學網-art.cn/3中國少兒美術教育網4上海美術教育網5小學美術教學資源6中國美術教育信息網地理教學網站中國基礎教育網地理頻道中學地理教學網地理教學網地理教育資源網-main.htm北京地理教學資源網p-國家地理頻道m(xù)l信息技術教學網站信息技術教學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學資源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網中國信息技術教育網音樂教學網站n/音樂教學中國音樂教育網中小學音樂音樂學園生物教學網站中學生物中學生物資源網中國生物教學網中學生物教學資源網htm中學生物教學網頁搜索引擎的使用在大多數情況下,搜索引擎是用來查找明確信息的最佳手段。下面列出了常用搜索引擎的地址。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為:(1)選擇搜索引擎;

(2)確定搜索主題,以決定搜索用的關鍵字,現在各種搜索引擎的設置都是非常簡單實用的,只要根據提示單擊相應按鈕就可以進行相關操作了;

(3)縮小搜索范圍,各種搜索引擎都有縮小搜索范圍的功能,可以使搜索更精確。這里以百度為例,介紹幾種常用的搜索技巧。

注意:每個搜索引擎都是不同的,新用戶可能需要在開始查找前先看一下該搜索引擎的幫助頁面。1.多個關鍵字的使用

輸入多個詞語搜索(不同字詞之間用一個空格隔開),可以獲得更精確的搜索結果。例如,想了解上海人民公園的相關信息,在搜索框中輸入“上海人民公園”,獲得的搜索效果會比輸入“人民公園”的結果更好。需要說明的,關鍵字輸入不是越多越好;關鍵字相當于限制條件,過多的關鍵字,有可能導致檢索到的內容太少甚至檢索不到。

最好先使用含義較廣的詞開始搜索,然后再逐步縮小范圍。2.使用邏輯運算符

計算機化的搜索機制是建立在邏輯運算的基礎上的,熟悉邏輯運算符的用法將有助于在Internet上查找資料。當可供選擇的東西太多或者得到的是錯誤結果時,邏輯運算符可用來縮小范圍。邏輯運算符有3種:OR、AND及NOT。

AND返回的結果滿足每一個條件。OR返回的結果滿足其中一個條件。NOT返回的結果排除條件所要求的記錄。3.使用簡化的邏輯運算符(1)使用“需要”、“排除”等概念

搜索引擎允許你在搜索時指定多個重要的關鍵詞。在關鍵詞前插入“+”,表示在返回結果時需要此條件;

關鍵詞前插入“-”,表示在返回結果時排除此條件。如果要避免搜索某個詞語,可以在這個詞前面加上一個“-”號(半角狀態(tài)下的字符)。但在減號之前必須留一空格。例如,避免搜索“公園”這個詞語,可以這樣表示:“公園”。

比如:+中國+教育技術-電化教育,表明返回的網站內容中包含關鍵詞“中國”與“教育技術”,但不包含“電化教育”。

(2)用短語查找

如果要尋找準確的短語或短句,需要把這些短語放在雙引號中(如:“建構主義教學原則”)。4.元詞搜索在表達式中還可以設定一些限定條件,即“元詞”,以加速查找,例如:只查找頁面標題或特定范圍。一般情況下,把元詞(連同符號“:”)放在關鍵詞的前面。常用元詞及其用法見下圖。

5.高級搜索選項的使用

通常,只需在范圍較廣的查詢中添加詞語就可以縮小搜索范圍。不過,baidu還提供了高級搜索頁的使用,根據關鍵字、語言、文件格式、日期、字詞位置和網域等條件,可以實現以下功能,更好地縮小搜索范圍。

(1)將搜索范圍限制在某個特定的網站中;(2)排除某個特定網站的網頁;(3)將搜索限制于某種指定的語言;(4)查找鏈接到某個指定網頁的所有網頁;(5)查找與指定網頁相關的網頁。

下圖是baidu的高級搜索頁。其他搜索引擎的功能與其相似。

下面對圖片文件和視頻文件進行詳細介紹。1.圖片文件

在課件制作中,我們常用到的圖片文件分為圖形(矢量圖)和圖像兩種。應用于多媒體教學課程中的圖片格式常見的有jpg、tiff、和bmp等圖像格式。

JPEG圖像格式:擴展名為jpg或jpeg,其全稱為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它用有損壓縮方式去除冗余的圖像和彩色數據,獲取得極高的壓縮率的同時能展現十分豐富生動的圖像,其壓縮比通常在10:1~40:1之間,很適合應用在網頁的圖像中,目前各類瀏覽器均支持JPEG這種圖像格式。同時JPEG還是一種很靈活的格式,具有調節(jié)圖像質量的功能,允許你用不同的壓縮比例對這種文件壓縮,已廣泛應用于彩色傳真、靜止圖像、電話會議、印刷及新聞圖片的傳送上。但*.jpg/*.jpeg文件并不適合放大觀看,輸出成印刷品時品質也會受到影響。

TIFF圖像格式:擴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ImageFileFormat。它是一種非失真的壓縮格式(最高也只能做到2-3倍的壓縮比),能保持原有圖像的顏色及層次,但占用空間卻很大。TIFF常被用于較專業(yè)的用途,如書籍出版、海報等,極少應用于互聯網或多媒體課件上。

GIF圖像格式:擴展名是gif,全稱為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圖形交換格式)。它在壓縮過程中,圖像的資料不會被丟失,丟失的是圖像的色彩。格式最多只能儲存256色,所以通常用來顯示簡單圖形及字體,在課件中常用來制作小動畫或圖形元素。

BMP圖像格式:擴展名是bmp,是Windows中標準圖像文件格式,已成為PC機Windows系統(tǒng)中事實上的工業(yè)標準,有壓縮和不壓縮兩種形式。它以獨立于設備的方法描述位圖,可用非壓縮格式存儲圖像數據,解碼速度快,支持多種圖像的存儲,各種PC圖形圖像軟件都能對其進行處理。

SVG格式:擴展名是svg,全稱為,意思為可縮放的矢量圖形。SVG是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在201*年8月制定的一種新的二維矢量圖形格式,也是規(guī)范中的網絡矢量圖形標準。它是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嚴格來說應該是一種開放標準的矢量圖形語言,可設計高分辨率的Web圖形頁面。用戶可以直接用代碼來描繪圖像,可以用任何文字處理工具打開SVG圖像,通過改變部分代碼來使圖像具有交互功能,并可以隨時插入到HTML中通過瀏覽器來觀看。它提供了目前網絡流行格式GIF和JPEG無法具備的優(yōu)勢:可以任意放大圖形顯示,但絕不會以犧牲圖像質量為代價;字在SVG圖像中保留可編輯和可搜尋的狀態(tài);平均來講,SVG文件比JPEG和GIF格式的文件要小很多,因而下載也很快。

2.視頻文件

AVI、MPEG等,常見的適用網絡播放的視頻流格式有RM、和等。AVI格式:AVI是音頻視頻交錯(AudioVideoInterleaved)格式的縮寫,是微軟公司開發(fā)的一種數字音頻與視頻文件格式,現在已被大多數操作系統(tǒng)直接支持。這種視頻格式的優(yōu)點是圖像質量好,可以跨多個平臺使用,其缺點是體積過于龐大,另外,沒有限定壓縮標準即不具有兼容性是AVI格式的最大問題,不同壓縮標準生成的AVI文件,必須用相應的解壓縮算法才能將之播放出來。

MPEG格式:全稱為MotionPictureExpertsGroup,即運動圖像專家組格式,VCD、SVCD、DVD就是這種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運動圖像壓縮算法的國際標準,它采用了有損壓縮方法減少運動圖像中的冗余信息(其最大壓縮比可達到200:1)。目前MPEG格式主要有三個壓縮標準,分別是MPEG-1,MPEG-2和MPEG-4。其中MPEG-2.mpg、.mpeg及VCD光盤中的.dat和DVD光盤中的.vob等。MPEG-4則是為了播放流式媒體的高質量視頻而專門設計的。

RM格式:是RealWorks公司開發(fā)的一種新型流式視頻文件格式,用于傳輸連續(xù)視頻數據。它可以根據網絡傳輸數據傳輸速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壓縮比率,從而實現在低速廣域網上進行影像數據的實時傳送和實時播放。目前,有很多網站會利用RealVideo技術進行重大事件的實況轉播,其播放軟件主要有該公司的RealPlayer或RealOnePlayerRealServer服務器將其他格式的視頻轉換成RM視頻并由RealServer服務器負責對外發(fā)布和播放。

ASF格式:全稱是AdvancedStreamingformat,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高級流媒體格式,也是一個在Internet上實時傳播多媒體的技術,用戶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帶的WindowsMediaPlayer對其進行播放。其優(yōu)點主要包括:本地或網絡回放、可擴充的媒體類型、部件下載和可擴展性,其實時轉播和RM類似,由于它使用了MPEG4的壓縮算法,所以壓縮率和圖像的質量都很不錯。

WMV格式:全稱WindowsMediaVideo,也是微軟推出的一種采用獨立編碼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網上實時觀看視頻節(jié)目的文件壓縮格式。WMV格式的主要優(yōu)點包括:高度壓縮,文件小傳輸快,質量也不錯。在很多用于網絡傳輸的多媒體網絡課件中,這種文件格式應用比較廣泛。

教學實施:教學組織形式和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

教學組織形式就是圍繞既定教學內容,在一定時空環(huán)境中,師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結構與程序。在教學實踐中,人們很難將教學組織形式同教學方法截然分開,教學組織形式同教學方法及整個教學活動模式的關系,決定了教學組織形式的合理與否,對教學活動展開和效果具有的意義。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

(1)教學組織形式是圍繞一定的教學內容而設計的,不同的教學內容所要求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同;(2)教學組織形式直接體現為師生相互作用的方式,這種作用方式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既可以在班集體中進行,也可以在小組內或個體間進行;

(3)師生的活動必須在一定的時空背景中完成,并且要遵循各種互動方式所要求的規(guī)范和程序?傊虒W組織形式是教學系統(tǒng)的各個要素以一定的教學程序連接起來,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我國當前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班級授課,個別化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三種類型。

教學組織形式的作用

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以下兩個作用。

(1)采用合理的科學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學工作的效率。只有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運用于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中,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2)采用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使教學活動多樣化,有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要求,從而實現教學的個別化。長期以來,人們對教學組織形式的探索以及種種形式的嘗試,主要圍繞著如何使教學活動適應每個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即如何“因材施教”而展開的。

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類型

我國當前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1)班級授課;(2)個別化學習;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手衛(wèi)生培訓總結201*.3.30》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seogis.com/gongwen/72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