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人民日報》以《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為題,整版報道了貴州省遵義市草王壩村原支書黃大發(fā)36年“拿命修渠”的感人事跡,深深地觸動了無數(shù)人內(nèi)心最柔軟的那抹情愫。
歷時36年,黃大發(fā)以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責任擔當、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操、求真務(wù)實的工作作風,帶領(lǐng)村民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是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一舉改變了當?shù)刎毟F落后的面貌。其人其事,看似樸實無華,實則感天泣地,堪稱時代楷模,尤其值得廣大貧困地區(qū)黨員干部認真學習。
一要學其“不認命”——敢想敢干。“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傳唱千百年的民謠描繪出的惡劣環(huán)境讓草王壩村很多人叫苦、妥協(xié)甚至認命。但黃大發(fā)從23歲入黨、任大隊長起,就一直把引水、修路、通電作為夢想,就一直想著“給村里通水”這件“大事”,更是用36年的漫長歲月“拿命修渠”,修成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水渠,完成了許多人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壯舉?梢哉f,他當干部的一生,就是敢想敢干、為民服務(wù)的一生。
二要學其“不懼短”——勤學善學。修水渠要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一群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淳樸農(nóng)民,修修補補十幾年,喝水的夢被反復拉扯、無情破滅。面對初次修渠失敗的窘境和鄉(xiāng)親們的絕望與埋怨,黃大發(fā)冷靜地總結(jié)了癥結(jié)所在,“沒有文化就沒有方向,光靠蠻干,注定修不成功。”壯志未酬的他四處求教、自學水利技術(shù),54歲還主動申請到鄉(xiāng)鎮(zhèn)水利站跟班學習,從零起步、從頭開始,用三年的時間使幾乎是半文盲的自己最后變成了“水利專家”。正是這樣的謙遜和執(zhí)著,讓他知恥后勇、勤學技術(shù)、苦練本領(lǐng),最終翻越了障礙、挺過了難關(guān)、學成了技術(shù)。
三要學其“不逃避”——苦干實干。“有困難,黨員干部要先上。”秉承這樣的信念,黃大發(fā)面對艱險打頭陣、遇到難題自己扛。自學水利技術(shù),帶著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看著離地300米的懸崖峭壁,村民們心驚肉跳不敢動工,“太危險了,給多少錢都不干”,請來的專業(yè)施工人員也停下了手腳。黃大發(fā)第一個站出來,腰里栓一條繩子就翻了過去,完成了測量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小伙子們紛紛效仿、“飛檐走壁”、攻堅克難……一樁樁一件件修渠往事,記載著這位“年份英雄”的足跡,像陳年老酒那樣歷久彌香。
四要學其“不徇私”——擔責擔當。“干部在干,群眾在看。”黃大發(fā)這樣想也這樣做。于是,在機遇面前,他2天時間走了200里路完成項目審批;看著一堆皺皺巴巴的“救命錢”,他流著淚立下軍令狀:“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來作保證,我拿命來換!”為避免水泥被偷,他在車里睡了一晚;老伴兒想要一碗水泥補補家里破了的灶臺,被他堅決拒絕,“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貪”。正是這樣的履職盡責、敢于擔當,襯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大公無私、大氣凜然,難怪多年來全村老百姓會毫不猶豫地把修渠集資的錢交到他手上,還都說“放一百個心”。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沖刺階段,全面同步小康偉大目標漸行漸近,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自當主動對標焦裕祿、楊善洲、黃大發(fā)、廖俊波等先進典型,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圍繞脫貧攻堅、全面小康敢想敢干、勤學善學、苦干實干、擔責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合格、爭當標桿。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