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作留痕”,指的是用文件、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記錄展現(xiàn)工作在各個階段的落實情況。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工作留痕”是工作開展中的常規(guī)且必要的動作,通過現(xiàn)場照片、臺賬等方式能較好地記錄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日常推進情況,留存第一手工作資料。
在一定意義上來講,黨建工作中“留痕”既可以給上級監(jiān)督檢查提供直觀的憑證,也讓下級辛勤付出有了客觀的說明。一方面,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可以記錄黨員干部執(zhí)行任務、落實工作的情況,有利于促進責任落實,嚴格監(jiān)督管理干部、提升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工作的延續(xù)性,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把好的做法和經(jīng)驗記錄下來、發(fā)揚出去,從而更好地推進工作開展。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少數(shù)工作人員沒能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一味追求資料的齊備,將黨建工作簡單的理解為開開會、照照相,整理資料造臺賬,搞成了避實就虛的“紙上功夫”,甚至于工作沒及時落實到位,只好以“造痕跡”代替“干實事”,將“工作留痕”推向形式主義。
另外,黨建考核中“工作留痕”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凡事、任何考核指標都要求“留痕”,檢查考核是指揮棒,形式主義的檢查考核必將催生工作的形式主義。對黨建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可以適當查閱一些臺賬資料,但更要看成效、聽口碑,切不可停留在檢查筆記本、文件袋和檔案盒上,在紙堆里搞考核,簡單依據(jù)“留痕”評判。
“工作留痕”只是工作手段,而非工作本身,更不應成為工作的負累。要讓“工作留痕”真正回歸到督促工作落實的軌道上來,既需要上級機關優(yōu)化考評考核機制,而不是僅憑臺賬資料判定工作落實與否;同樣也需要下級機關優(yōu)化工作作風,確保工作真貫徹、真落實,重實效輕包裝,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材料數(shù)量和包裝美化上,形成“為人民服務”向“為材料服務”的“痕跡形式主義”。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