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如此,教育教學亦是如此。所以教學反思在現(xiàn)在的教育干線上普遍存在。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也一直非常重視它。現(xiàn)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反思類型也多種多樣,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
那么作為一名新教師,怎樣進行高效的教學反思呢?根據(jù)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我認為用比較式的方法進行反思效果最佳。
新教師在步入工作崗位后,首先面臨著自身社會角色的轉變,由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變成了他人的教師。其次,還要與新環(huán)境、新工作崗位相適應相磨合。新教師在上崗前后都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所在學校還會采取師徒結對等多種方式來幫助新教師迅速步入教學正軌。同一學科的其他教師也會從各方面幫助新教師。
我所在的學校就是如此。作為新教師,我經常去聽師傅、教研組長及其他同行的課。剛開始我對聽課理解的不深刻,只進行機械的聽課、模仿。一段時間下來,我才發(fā)現(xiàn)了比較反思法。
所謂比較反思法,我認為是指,在新教師自己備好課并且聽完其他同行的同一節(jié)課后,把自己的課與他人的課放在一起做比較分析,迅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素養(yǎng)。
以我自己的一節(jié)課《人體的消化和吸收》為例,我在聽了本校本學科教研組長郭榮輝老師的同一節(jié)課后做了這樣的比較反思。
一、我的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是蘇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jié)的知識,是課程標準中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人》下的二級主題《人的食物來自環(huán)境》中的內容。它既是初中生物的重要教學內容,同時又是中考的重要考點。其知識目標是:描述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了解牙齒的結構及齲齒的成因、預防。能力目標是:通過討論、交流、實驗觀察等,培養(yǎng)學生表達、交流、觀察、動手等能力。情感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珍愛牙齒;體會到消化系統(tǒng)的重要性,從而啟發(fā)學生珍愛生命。教學的重難點是描述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關于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已經在七年級下冊第八章里介紹過,所以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并不陌生。但消化系統(tǒng)各組成器官在人體上的相應位置以及主要消化腺的功能,是學生未知的。我的備課思路是由學生復習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開始,模擬食物的消化過程,沿著食物進入人體的通道(消化道),依次講解各器官的結構及功能。
具體講解順序是:先講口腔的結構,讓學生分析討論口腔內牙齒和舌的功能,進而詳細講解口腔內牙齒的結構(包括幾種分類方法,每種分類都分成哪些結構),接著由學生分析齲齒的形成原因及總結預防措施,教師給予糾正和引導。這里可以對學生進行愛護牙齒的情感教育。再以食物通過消化道的動畫為指引,講解口腔以下的各消化道和消化腺以及它們的功能。這一部分先由學生自主學習,再由教師逐一講解。著重強調消化道的起始端----口腔、胃、小腸的結構以及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肝臟。最后通過幾個小游戲強化學生的記憶。
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有:分析討論口腔內牙齒和舌的功能;調查本班的齲齒發(fā)生率;交流齲齒的發(fā)生原因并總結出預防和防治的措施;自主學習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最后完成與消化道有關的小接龍游戲(小競賽)。
二、教研組長的設計思路
教研組長郭老師先回顧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及其作用,然后提出問題“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如何進入人體,又是如何被人體吸收利用的呢”,引入新課。接著提出四個有針對性的問題,由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自主學習。之后從第一個問題“消化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么功能”和第二個問題“消化道的起始端在哪里?最膨大的部位是哪個結構”開始,展開整節(jié)課。通過食物經過消化道的動畫逐一講解了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講解了牙齒的結構及齲齒的相關知識。然后再從第三個問題“能分泌唾液的是哪個結構”和第四個問題“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什么?主要分泌什么?有什么作用?”來強調各個消化腺的功能。
課上提出的這四個問題我認為很關鍵。第一個問題就是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第二個問題是第九章第二節(jié)整節(jié)課的重點,強調消化系統(tǒng)內三個起主要作用的結構----口腔、胃和小腸。在第一課時提出這個問題,先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在第二課時和第三課時加以強化,使學生真正理解這三個結構在消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個和第四個問題強調消化腺的作用,著重強調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臟。這個消化腺也是最特殊的,因為它分泌出的膽汁不含任何消化酶。
按照這樣的過程講解,不僅條理清晰,而且能夠加強學生的重點意識。
三、比較兩者的差別
郭老師的課上出現(xiàn)了被我忽視的問題,如下:
1、教師要用合理的手段克服重難點。我的教學設計平鋪直敘,知識點沒有遺漏,但是重難點不突出。而郭老師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出,立刻就把重難點列了出來,同時學生也清楚了重點知識所在。
2、我沒有強調的有以下內容:消化道的順序不能顛倒;咽既是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又是呼吸系統(tǒng)的成部分;回憶胃的結構(在7上講動物四種組織時介紹過);讓學生指出消化系統(tǒng)各部分在自己體內的相應位置;牙髓能為牙齒提供營養(yǎng),并排出牙齒產生的代謝廢物;門齒和臼齒的咀嚼面不同,從而順利的引出兩者功能的差別;講口腔的結構時,出示口腔結構圖,展示出舌、牙齒和唾液腺這幾個結構。
除此以外,郭老師對課堂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也是我不具備的。語言的停頓、對學生活動的組織、對課堂秩序的維護以及對整節(jié)課時間的控制都非常到位。
四、修改
在發(fā)現(xiàn)了差別和不足后,我迅速的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修改和補充。
先說板書。我一直沒能很好的明確板書的作用,經過思考,我設計出如下板書:
消化系統(tǒng)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唾液 胃液 膽汁 胰液 腸液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肝臟 胰腺 膽汁
我覺得這樣的板書很清晰,也達到了寫板書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板書來歸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加深印象。
其次是關于課堂教學的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正式上課之前,先檢查一下學生是否做好了準備工作:是否拿出了教材和筆記本;還在睡覺的同學,可以用比較振奮的語句來提醒他;對于坐姿不正的同學,上課要要求他坐好,下課可以與他交流坐姿不正的危害,并且那樣坐也很累;提問用點名式,而不是大家一起來回答,這樣就不會有人渾水摸魚,沒有真正跟著老師的腳步走;有些學生表現(xiàn)不好,是可以通過我的提示而改正的。
同時,我也在思考:每一節(ji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教師怎樣真正組織學生跟著你的思路來學習?怎樣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使知識真正變成學生的東西,再問起來學生能直接想出來?教師怎樣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
就這樣,通過與優(yōu)秀教師課堂過程的對比反思,使我的進步速度明顯加快。除此以外我也進行其他類型的課后思考。但總體來看,在這段時期內,還屬對比反思對我的幫助最大。所以我認為,新教師在聽課過后很有必要進行類似的反思活動。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