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打開短視頻,看到各種因情所困,精神崩潰乃至自殺的新聞,難得的人身因一時的無明而墜入無底的深淵,唏噓感慨中,只能心存悲憫默念佛號,在古往今來的解讀中,愛情崇高而偉大,似乎足以能用生命來去祭奠。
記得在讀書時,看到各種言情小說,也憧憬著在大學校園綠樹蔭下,邂逅一位白色馬尾、笑面如靨的女孩,等到真正讀了大學,才發(fā)現(xiàn),這些不過是稚嫩的想法,與現(xiàn)實足有天壤之差,及至后來有緣進入佛門,聽經(jīng)聞法日益熏陶,才更覺得佛陀智慧很偉大,洞察的不僅是法界實相,還有人心的剎那變化。
在佛經(jīng)中,對“愛情”的解讀,用了四個量詞,分別是:“虛偽性、痛苦性、無常性、不清凈性”,所謂的虛偽性,在當下的社會彰顯的似淋漓盡致,分別前,信誓旦旦各種承諾,分別后,就著急約妹曖昧,不說別的,在稍大的阜城,聽位司機朋友說,到了午夜,酒吧、賓館前,就有很多留守女性按耐不住寂寞,和別人私下各種約,坐在車上,老公打來電話,那種輕車熟路的演技,堪比各種影帝,這就是社會的現(xiàn)狀,無需用道德去指責,因為人心本就如此,喜新厭舊與生俱來。
其次,痛苦性。在情感中,愈發(fā)的執(zhí)著就會愈發(fā)的疲憊,不清楚在幻滅無常的世間,一切皆是因緣和合,得不到,朝思暮想,得到后,又害怕哪天會失去,只有拼命的努力、拼命的苦干,來維系這段感情、這段婚姻,就像我的一位朋友,談了多年的女友因為彩禮嫁為他人婦,他聽到消息,痛苦到在街上嘶吼亂叫,晚上躺在床上,眼淚在眼角流出淚痕,直至到了凌晨,他手機播放的《百佛名經(jīng)》,開始放出淡淡的金色光,一縷一縷的映射到他的身上,次日醒來,那種痛苦已然消退,人也振作了起來。
再之,無常性。無常是世間永恒的規(guī)律,一切有為法都逃不出無常的范疇,無論是嬌妻美妾、還是通天權(quán)勢,都會被無常一點一滴的腐蝕湮沒。在大學時,身邊有好幾對同學談了對象,親密的程度,比撒狗糧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食堂吃飯,女孩坐在男孩腿上,你一口、我一口,吃完還不忘kiss一下,那種場面像極了剛結(jié)婚的小夫妻,等到了畢業(yè),面對現(xiàn)實時,大多各奔一方,還有的各種謾罵,昔日狗糧灑的越多,這會也就恨得越深,每逢憶此,就會想起賀知章的名句:“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或許,只有食堂的桌椅、樓道的階梯、后山的公園,見證著一切又不改最初的容顏。
最后,不清凈性!秷A覺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對于一般人而言,凡是超越不了的習氣,就會用詩歌去贊頌,如一些性學家,把男女的欲望描繪的動人心弦,錯把欲望當成享受,如果欲望真是享受,那應該越做越歡喜,而多數(shù)人一天一次也就厭倦了,這足以說明,欲望僅是一種發(fā)泄,所謂的“快樂”,也是感官覺知到的刺激,不是從內(nèi)心深處升起的幸福。人受父精母血而生,這種先天的本源,就決定了色身的污穢,佛經(jīng)中說,就是用四大海的水,沖洗我們的身體,清洗的只剩下一顆微塵,這粒微塵也是不干凈的。
廖廖數(shù)語,無實深意。旨在說明,在人生的旅途中,婚姻家庭是正常的倫理所需,但自己不要過于執(zhí)著,要從心底深處覺知它的夢幻泡影,哪天無常而至,坦然面對即可,不要傻乎乎的莽撞犯法,也不要自殘尋短,世間的一切,終歸是為我所用,不歸我所有,多感悟佛陀的智慧,就能心得安詳、無有顛倒。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