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好的書都會抽時間再重讀一次,最近在重讀吳軍博士(前Google高級資深研究員,原騰訊副總裁)的《見識》一書。
全書共分為九個章節(jié),講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古今中外智者對個人自我提升的一些智慧,思考如何成功地過一個精彩的人生。讓我產生最大共鳴的是第二章:人生需要做減法,本章由5篇文章構成,下面我分享下我讀第3和第4篇文章的感受。
第3篇文章的題目是“西瓜和芝麻”,作者講述了王媽媽家的女兒與富士康老板郭臺銘對比的故事,大女兒和二女兒讀完初中就去富士康,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她們的老板郭臺銘從每個女工身上賺20%的剩余價值,這使得他的財富在2017年達到了480億元人民幣左右。
對以上事情有個通俗的比喻---芝麻和西瓜,郭臺銘是撿西瓜,王媽媽是撿芝麻。一個西瓜的重量是芝麻的兩萬多倍,因此,撿芝麻撿得再勤勞,也撿不出西瓜的重量。道理雖然很多人都懂,但在生活中撿芝麻的行為非常多:
為了搶幾元錢的紅包,每隔三五分鐘就看看微信;
為了掙幾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為了“雙十一”搶貨不睡覺……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一個人的心思放到了撿芝麻上,他就失去了撿西瓜的可能性。
個人如此,公司亦然,作者舉了雅虎的例子,雅虎所開發(fā)出的互聯(lián)網服務數不勝數,然而,這么多產品卻沒有什么是世界第一的,很多產品在線服務流量和贏利能力非常有限,貢獻的都是一些小芝麻,把它們最后加起來,還不如谷歌一個產品帶來的收入高。
蘋果公司的產品線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卻是全世界掙錢最多的公司,因為它在撿西瓜。
個人和公司都要學會做減法,不要在滿眼的芝麻上浪費時間,要學會培養(yǎng)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它們培育成西瓜,讓自己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第4篇文章的題目是“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得到的羅振宇老師贊揚作者善于利用時間,同時能做很多事情,有讀者寫信問作者如何擠出時間來,怎樣才能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作者分享的訣竅恰好與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跳出思維定式,換一個角度來判斷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只做重要的事;其次敢于舍棄。
2014年作者離開谷歌時,很多人會覺得離開待遇這么好,工作又靈活的公司不太能理解,但作者認為谷歌的工作占去他太多時間,以至他沒有時間做別的事情,比如寫書,作者覺得在財務已經自由的情況下,寫書這事對他更有意義,他勇敢放棄,只做更重要的事。
“亂花漸欲迷人眼”現(xiàn)今的社會誘惑和選擇非常多,這時特別需要減法思維,如果一直去追求物質,是沒有盡頭的,錢夠用就好,夠用的標準就是你能成為金錢的主人;精神上的追求也有多種形式,選擇你喜歡的就可以;就算再縮小到看書這個小的范圍,書的種類都非常豐富,你一輩子都看不完,那就選你感興趣的比如說文學、心理、經濟學的書來看就好。
莊子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不僅學習如此,做事更是如此。人生成功的秘訣在于做減法,生命有限,少做(芝麻)事情,做好(西瓜)事情。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