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無意間與微微老師的相見里,“巧遇”《教育就是解放心靈》這一本書,并幸運地加入到“弘毅讀書會”的組織,讀書會的半途加入對于自己來說是一次與書的緣分,更是一次約束與挑戰(zhàn)。要了二寶后的生活忙碌到沒有自我,就連讀書都成了一張奢侈。忙碌的生活好像永無止境,心靈的恐慌卻與日俱增,心底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告訴我,讀書吧,讓讀書充實自己荒蕪的心靈世界,帶著這種約束與讀書的渴望,整個寒假里逼迫自己忙里偷閑讀一讀,哄娃入睡后睡眼朦朧中看一看。說實話,初讀時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是晦澀難懂的,浮躁的心情很難沉入其中,我抱著“虐你千百遍”的心態(tài)去讀:讀不懂,就拿出筆圈一圈寫一寫;讀不下去,就倒著讀,跳著讀;讀不明白,就邊讀邊做筆記……
讀著讀著,似有所淺顯的感悟,克里希那穆提的精神智慧不屬于印度,更不屬于“通神學會”……他提出的見解與心靈的感悟超越了國度,他屬于全世界!
編號6“責任”中提到它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自己家庭,不是為了某種觀念或信仰,而是為了整個人類。一個人的文化和他所處的社會會限制了我們的責任;編號8“根本的改變”中說世界各地現(xiàn)有的制度都是腐化、衰敗和完全不道德的。編號19“問題”中說我們對整個人類富有責任,作為教育者對整個人類負責就是從自己和學生開始,然后遍及整個地球;編號30“合作”中稱當今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包括組織化的宗教,都在加劇排外和分裂。這種合作的缺乏最終會導致戰(zhàn)爭和人類的毀滅。只有在危險和災難當中我們才會聚在一起,而當他們結束的時候,我們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文字中,我了解的克里希那穆提對教育的價值定位超越了個人或國家的思考,上升到全球和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發(fā)展的高度。
叩卷沉思書名,這本書信集《教育就是解放心靈》是寫給學校的,不僅是解放學生的心靈,也是寫給家長的,更是解放教師的心靈的。從小,老一輩人就告訴我們“讀書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進學校接受教育,讀書好就意味著能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尋求一份成功的職業(yè)。為了學生擁有好的學習成績,給家長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們進行著一項項所謂的“愛”的工作:學校管理者,為了評價學生,創(chuàng)設“七彩少年”爭彰活動,每個學期末量化考核,評選一次七彩少年;優(yōu)秀的班主任,為了讓學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詳細的班級管理細則,明確加分和減分的每一項,周周公布,月月總結,學期評選文明優(yōu)秀學生,美曰其名班級之間的競爭帶來了友誼和上進,帶來了進步和自信,帶來了責任和壓力,帶來了團結和奮進;學科教師,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一周小測驗,一月一月考,每次考試成績不僅在全班學生面前公布,更要發(fā)布在班級群里公布成績,宣布名次……所有的一切,社會響應,家長肯定,教師也被附上認真負責優(yōu)秀的桂冠,我們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愧于教育,無愧于社會和家長。
然而書中卻告知為整個人類負責的教育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更要培養(yǎng)完整的人,培養(yǎng)完全責任感的人,“完全的責任感就是愛”、“愛是對全人類的”、“善是愛的綻放”、“善意味著自由”、“休閑意味著自由”、“學校是一個休閑的地方”、“善不會在恐懼的土壤中綻放”、“在拿一個學生和另一個學生進行比較時,雙方都受到傷害”,“學校畢竟是學生獲得快樂的地方,而不是受欺負、受考試恐嚇,被一套模式、制度強迫著去行動的地方。它是一個傳授學習的藝術的地方。如果學生不快樂,他就不能學習這門藝術。”……
對比世界心靈大師提出的愛,我們的方式對嗎?我們的愛有分寸嗎?我們是在愛,還是在摧殘?我們一邊高舉愛的旗幟,一邊大搞特搞學校、班級間各種各類的競爭和評比,在所謂的競爭中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樂,競爭中感受到的是恐懼。
回過頭看自己,如果你眼睜睜看著有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而精神恍惚,瀕臨崩潰的時候,你就知道,成績!名次!絕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關鍵的東西!絕不是!我們可以在乎孩子們的成績!但更要在乎孩子們的全面的健康的成長,一切為了成績而對孩子的不尊重不理解,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簡單粗暴,有時候其實就是一種傷害!
我的學生呢?他每天必須學好每科功課嗎?次次考試必須及格嗎?否則就是“潛能生”嗎?需要每科老師不厭其煩的輔導和教誨嗎?人,不是全才,也許從小,他的老師、他的父母,就說他不是學習的料兒,他們肯定努力了,但最終放棄了!就無所在意了,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他們應當生活得有滋有味!作為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長項,使他們快樂成長!如果你以極強的“責任心”,去關注一個在學習方面有弱點的孩子,整天地對其輔導、教誨,你不煩嗎?我認為簡直是對人性的摧殘!
你是教師嗎?你有沒有以愛的名義摧殘過孩子們呢?你還在以分數的高低去評判一個孩子聰明與否嗎?你再回顧一下那些沒有考上大學,所謂沒能成才的孩子們,他們在社會上不是一樣活得有洋有味嗎!你的觀念轉變了嗎?
假期播放火熱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從小與眾不同的她,給媽媽帶來的大多是麻煩,上學后到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是媽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面對媽媽的突然離世,賈玲內心深處一直想讓媽媽臉上有光,是啊,時光的倒流可以讓媽媽是廠子里第一個買上電視機的人,可以讓媽媽嫁給官二代擁有一個有體面職業(yè)的女兒……其實,我們都想多了,媽媽一生所愿,不過是兒女健康快樂,就行了。
是的,教育,我們賦予它的太多,我們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么出發(fā)。讓孩子擁有友善和愛,在沒有恐懼、自由安全、休閑的學校學習,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