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過去的時候,有一個人家中已經(jīng)有了三頭驢。
這三頭驢,一頭勤快,一頭懶惰,一頭脾氣好,主人對此了解得一清二楚。
后來他打算再買一頭驢,在市場上相中了一頭,但是不知這驢的品性,就先牽來試用兩天。
他把驢牽到自家牲口棚,和早先的三頭驢拴在一起。
新買的驢子進了牲口棚,不和別的驢子站在一起,走到那頭好吃懶做的驢子旁邊,不動了。
買驢的人見狀,二話沒說,馬上又牽著這頭驢回到市場上去。
賣驢的人說:“你還沒有好好試試呢!
買驢的人回答說:“不用再試了,我已經(jīng)知道它是什么樣的驢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身邊人的秉性和行為,或多或少地會對我們造成一定影響。
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可以莫逆于心,有些人只能是泛泛之交,還有些人,與其產(chǎn)生交集,不如及早遠離。
交朋友當然不能是勢利眼,攀龍附鳳,但是選擇朋友還是要在精神上進行區(qū)分。
精神富有的朋友好像一座圣潔的圖書館,讓你受益無窮,而精神上貧窮的人會使你得不償失。
接近什么樣的人,就會走什么樣的路,窮人只會教你如何節(jié)衣縮食,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友只會催你干杯,而靠譜的人卻會感染你如何取得進步。
真正聰明的人,一定要遠離三種精神上的“窮人”:
格局狹。簾o見之庸人。
俗話說:“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格局狹小的人,庸俗而無見識,總是專注眼前的利益,凡事從自己出發(fā),辦事沒有原則,以為處處占盡便宜,而其實因小失大,限制了自身的發(fā)展格局。
戰(zhàn)國時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產(chǎn)豐富的蜀國,但是道路艱難,不利于出兵,于是有人獻計,造了石牛放在高山上,并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放了金子。
蜀國人發(fā)現(xiàn)后,報告蜀侯。
蜀侯中計,以為那是能拉出金子的石牛,下令民工開山填谷,鋪筑道路迎接石牛,結(jié)果秦惠文王讓大軍跟在運送石牛的隊伍后滅了蜀國。
格局狹小的人就像那蜀侯一樣,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的眼里已經(jīng)是透明的了。
一個人,不僅要活在自我之中,更要活在自我之上,這才是有格局,然而與格局狹小的人交往,會慢慢地迷失自我,變得平庸。
理性缺乏:偏見之君子。
虔誠,如果缺失知識,就是愚昧;虔誠,如果缺失理智,就是迷信。
當一個人內(nèi)心充滿某種情緒的時候,心里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和心理暗示,從而變得非常固執(zhí)。
人有死不認賬的根性,必定會去找出各種理論、證據(jù)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其實這些只是強化他的情緒罷了。
人很容易被情緒和偏見綁架。
善良,如果缺少智慧,就會助紂為虐。
一個人,就算是心地善良,如果理性缺乏,也會充滿偏見而不知道反省,因而不足取。
人是活在七情六欲之中的,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yīng),而理性恰好是情緒的平衡棒。
但是情緒的力量遠遠大于理性的力量,如果理性不能去掌控情緒,那么情緒就會來掌控你。
理性缺乏的人,不但自己被泛濫的情緒主宰,分不清對錯的念頭,一事難成,而且也會把不良的情緒傳給身邊的人。
人格缺陷:邪見之小人。
這世上,總有這樣一種人:
看見別人好了,就憤憤不平,一心琢磨著,怎么給對方使點壞,怎么把人家從高處拽下,讓他跌落塵埃,看他落魄潦倒,就覺得心情舒暢。
其實把別人踩下去了,不代表你就上去了。
生活中,身邊不乏也有這樣一種人存在:
與別人說話時,似乎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溝通姿態(tài)和禮貌的說話方式,并不以“把話說明白”為目的,而是以“讓自己出氣、使別人不爽”為終極目標和極大享受。
這些人,古人喜歡稱之為“小人”,今天看來,其實就是“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中,最常見,最普遍,對人影響最大的就是“自以為是”。
他們唯我獨尊,一旦遇到不順,往往遷怒于他人和外界,而不會從自身找原因。
在他們眼里,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那么自然將報復和發(fā)泄的目標轉(zhuǎn)向別人。
他們做事不考慮后果,先遮蓋住眼前的麻煩再說,一旦事情弄砸了,他們推卸責任,想辦法轉(zhuǎn)嫁給別人。
在生活中,遇到這種人,要敬而遠之,不要親近,也別招惹,對他再好也沒有用,他在利益面前根本不管別人的死活。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