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一】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后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fā)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 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jié)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沖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里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jié)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于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xù)不絕。優(yōu)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yōu)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jié)、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jié)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弦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二】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了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節(jié)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jié)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復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匯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匯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匯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jié)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后,發(fā)出贊嘆;品嘗了秭歸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后,我會跟同學分享關于我的家鄉(xiāng)秭歸、關于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三】
聚焦中華優(yōu)秀文化典籍,央視繼由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導演的《故事里的中國》幾期展播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觀眾喜愛。昨晚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大年初一之夜,央視一套又推出了由戲劇總導演田沁鑫擔任藝術總監(jiān)的《典籍里的中國》,讓人耳目一新,成為一檔“用國學豐厚知識、滋養(yǎng)心靈”的好節(jié)目,走進千家萬戶,以提高對于博大精深的國學的普及。
第一課講的是《尚書》,說句不怕丟人的話,我對《尚書》盡管也學過、聽過,但是隨著流失的歲月,水漫大堤過后,把知識還給了學校和老師。我有一位要好的文友,網名和微信公眾號叫“尚書”,一直叫著很順口,還有在我國不斷更替的朝代中,有的朝代的官職就叫“尚書”記得比較清楚。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浩瀚中華留下典籍萬千,或許在圖書館偶遇過它們,或許在課堂上與它們的碎片有過交集,但可曾了解過它們的身世流轉,看到它們的熠熠光華?真的很難梳理精細?
《典籍里的中國》中國,是由中國話劇院的資深演員倪大紅飾演了90多歲的愛書、護書、講書伏生,并且講述自己為了護書,孩子被敵兵殺戮,妻子被凍死的悲慘經歷。自己將尚書藏在墻壁,得以保存。
后來漢帝為了弘揚中國文化和典籍邀請家住在青州的伏生去西安講學,但是路途遙遙,伏生年邁,皇帝只好派晁錯前去聽伏生講學,最后整理出《尚書》28卷,留給了后人。
《尚書》又稱《書》《書經》,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渡袝贩譃椤队輹贰断臅贰渡虝贰吨軙。戰(zhàn)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熱衷于翻譯《尚書》的英國漢學家彭馬田就曾說過:“除非你讀《尚書》,否則我不認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國”。
伏生還講述了大禹治理九州水災的泛濫,“九州”最早出現于“尚書”的《禹貢》,相傳大禹治水時將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翼州和兗州。從此以后,九州便成為中國的代名詞。沿用了至今,成為大一統(tǒng)中華民族。“華夏為何是一體?自古就是一體。
《尚書》"德治"主張深刻影響了后世。漢代儒家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主張德、力并重。既要重視道德,也要重視國家的實力。如王充總結說:治國之道,一曰養(yǎng)德,二曰養(yǎng)力,要"文武張設,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慕德者不戰(zhàn)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卻"。(《論衡·非韓》)歷史上儒家和法家任德與任力之爭提供給我們這樣一條歷史啟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應繼承和弘揚"協和萬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國際關系上樹立道德大國的形象,同時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捍衛(wèi)國家的主權,也要注意發(fā)展相應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中國的典籍博大精神,熟讀、熟知中國先人的典籍,讓我們知道從哪里來,到那里去,不忘初心,走好未來的路,把我國建設的更加強大與美麗和諧!
中國的典籍,有不少知識和學問,學習會后,讓我們開闊視野,了解更多的知識,如九州:
豫州:今河南省大部,山東西部和安徽北部等。
青州:山東半島,黃河以南,泰山及其向東到大海。
徐州:泰山以南,淮河以北的江淮平原。
揚州:淮河以南,長江下游及其嶺南。
荊州:湖北省及其長江中游。
梁州:秦嶺以南和四川盆地。
雍州:甘肅和陜西省一帶。
翼州: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遼河平原。
兗州:黃河與濟水之間。
‘中國’這個詞,在文獻中最早出現在《尚書》里。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也是中國……
《尚書》是中國的典籍,無人講解很難讀懂!兜浼锏闹袊窋z制組讓古人和現代隔空對話是一大亮點,也是別具匠心。“古代護書人”伏生是講述書中故事、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人物。鏡頭一轉,主持人撒貝寧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與伏生對談,陪伴他“穿越”到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讀《尚書》、學《尚書》、傳《尚書》。撒貝寧和伏生一問一答,回答了不少觀眾的難題,豁然開朗,喜歡這樣鮮活的教育方法。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好了中國典籍,不但豐厚知識、還可以滋養(yǎng)心靈,成為更加完美的人!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四】
三十晚上還在感嘆:以前的春晚,是主角,全家人圍坐在電視前,目不轉睛,氣氛熱烈;現在的春晚,是背景,全家人圍在一起,玩著手機,聊天吃零食。
快節(jié)奏的社會,焦慮的生活,讓我們愛上了手機的隨時隨地、方便快捷,愛上了小視頻的喜感、朋友圈的熱鬧。什么時候,能讓我們主動放下手機,屏蔽一切消息,靜下心來看會兒電視呢?
不料初一晚上,就偶遇了這樣的機會。那是剛吃過晚飯不久,我突然掃到電視屏幕上中央一臺正在播出的節(jié)目,獨特的舞臺,厚重的畫面……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幾千年來,祖先一直在記錄我們的歷史,講述我們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著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們世代守護,薪火相傳,讓精神的血脈延綿至今……”
帥氣的撒貝寧那鏗鏘有力、意蘊深長的講述里,我聞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立刻坐下來想看個究竟。這一看,就是近兩個小時。
原來,這是一檔新的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它聚焦優(yōu)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chuàng)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這種多舞臺、多空間、沉浸式戲劇,和古今對話的方式,講述典籍故事,對話華夏先賢,帶給觀眾獨特的感受。
第一期節(jié)目選擇的典籍是《尚書》。
凡中國人,都知《尚書》。只是,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遙遠,我們知有《書》,卻不懂《書》。它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相傳或為孔子晚年編纂。通過這期節(jié)目,我們得以走近它,聆聽它,與它對話,懂得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尚書》之所以能逃過秦始皇“焚書坑儒”,流傳至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伏生(伏勝)。為了保護《書》,他的兒子失去了性命;為了保護《書》,他的妻子忍饑挨餓最終死在他的懷中;為了保護《書》,他把《書》藏于舊宅墻壁之中,而后流亡他鄉(xiāng)。漢朝安定后趕緊回鄉(xiāng)開墻取《書》,卻發(fā)現因年代久遠,已損失數十篇,僅存28篇。他心痛自責,自此開始在山東全力傳授《書》。
到漢文帝時,為了傳承文化,四處征求能通《尚書》研究者,聽聞有伏生正傳授《尚書》,于是下召讓他去朝廷講學。但那時,伏生已90余歲,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錯等人到他住地學習!渡袝返靡粤鱾。
節(jié)目中,撒貝寧與倪大紅所飾演的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時空對話,帶領著我們一同穿越至兩千年多年前,聽伏生給晁錯傳授《尚書》。我們看大禹治水,了解《禹貢》中“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艱辛與偉大,見證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涼州、雍州)初分之豪邁與激情,體會百姓之歡欣與鼓舞。伏生之問振聾發(fā)聵,幼年伏生之答響徹千年。
伏生再傳《牧誓》,周武王欲伐紂,卻遇洪災,且以五萬對紂王七十萬大軍,力量懸殊。占卜為兇卦,眾將領力勸武王不要違背天意。武王拔出寶劍,劈斷桌角:“我今天就讓你們看看什么是天意!”
這時,前方來報,四方部落、八方百姓聽聞武王伐紂,傾己之力伐木鋪路、運送糧草、陣前倒戈,武王熱血沸騰,眾將領熱血沸騰,齊誦:“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這句話的意思是舉起你們的戈,排列好你們的盾,豎起你們的矛,我要宣誓了。短短12字,展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一個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君主形象鮮活出現在我們眼前。
逼真的場景,真情的演繹,讓觀眾身臨其境地了解《尚書》及其有關故事。更令人感動的,是劇中幾次對話:伏生與晁錯的對話,伏生的老年與幼年對話,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對話,伏生與現代小學生的對話。
一次次的對話,串聯古今,倪大紅先生飾演的伏生,真正是演活了,屏幕前的每一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個對《書》熱愛、舍命護書傳書的偉大形象。那眼神,那慟哭,那哽咽,那執(zhí)著,都讓我們忍不住哽咽流淚。
最后,撒貝寧帶領“伏生”來到兩千年之后的圖書館,看到后世之人如此尊重《尚書》,欣慰點頭:“我就放心啦!”瞬間,對伏生的感激與崇敬之情似有了安放之處。
正如蒙曼老師所說:“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中國?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看完這個節(jié)目,相信每一個華夏兒女胸中激蕩的那股情緒,那腔激情,都是“中國”!
從今天起,跟我一起,蹲守《典籍里的中國》吧,你一定會和我一樣愛上它,讓中國、讓典籍,融入我們的呼吸里,血液中。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五】
“中華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隨處見,春秋戰(zhàn)國有孔孟,百花爭鳴巨人間,漢賦唐詩廣流傳,宋詞元曲非等閑,明清小說人知曉,現代文藝領風騷!”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寫照。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對傳統(tǒng)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傳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國》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出色的選角,獨特的演繹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時,給予我們以文化的滋養(yǎng)。在第一期,節(jié)目以古今對話、時空轉換的方式,讓《尚書》這部傳統(tǒng)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
從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個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過家門而不入。卻不知他還劃定了九州。
從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紂建立夏朝,卻不知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zhàn),不知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www.seogis.com 轉載請注明 )。
從前我只知道中國是中國,卻不知“中國”這個詞是從《尚書》中來,不知伏生一生護書傳書,以不負先人。
在節(jié)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華夏為何一體?”“自古就是一體。”我不禁淚目,是啊,華夏自古就是一體。中國的大地和中華民族的靈魂早已緊密的結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來的模樣,而有著歷史的意蘊和先人的足跡。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對于“根”的追尋都不會改變,它們牢牢地刻印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中,不會改變。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這個節(jié)目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使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使典籍人人可讀,使每一個人都能知道,了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圇吞棗。
“傳統(tǒng)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做到像屈原所說的那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六】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觀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渡袝酚址Q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chuàng)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歷法!渡袝肥“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后,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后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里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chuàng)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七】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里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jié)目。在這個節(jié)目里,讓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部經典,說實話自己對里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jié)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jié)目通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里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里只有短短幾句話,里面蘊含著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队碡暋纷屛铱吹接韯澗胖,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干,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幾句話卻蘊含著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通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渡袝繁环Q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jié)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chuàng)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jié)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后被保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jié)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xù)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學生個人《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范本8篇【八】
文學的力量與美真實存在,尤其是在偉大的作品里。
中國古典文學中,《楚辭》比肩《詩經》,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它就像是童年時期一個神秘而瑰麗的夢,不僅深刻影響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甚至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中國人務實下的那份鮮為人知的浪漫。
梁啟超先生曾高度評價:“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荼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屈原的《離騷》《天問》《九章》等經典篇章。今晚,典籍里的中國將演繹《楚辭》中的名篇,展現屈原心系家國、追求真理的品格?粗辈↓一起感受中華民族綿延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離騷》,或“天問一號”的名稱緣起之作《天問》,但相信在看完本期節(jié)目后,大家一定會記住《楚辭》中另一首不朽的詩篇《橘頌》。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頌》開創(chuàng)了詩歌詠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荊楚之地的撒貝寧,自稱是屈原的“小同鄉(xiāng)”。這次拜訪,撒貝寧特地帶了一箱來自屈原故鄉(xiāng)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淚流滿面。
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屈原的熱淚為何而流?假如親見“天問一號”,屈原又會發(fā)出怎樣的感慨?本期節(jié)目將再度上演一場動人的相遇,既在對話中感悟屈原為何叩問天道,又帶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國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詩寫進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續(xù)他“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手法拉近觀眾和歷史的距離?《典籍里的中國》自開播以來,不斷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應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黃子孫向正史之祖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嘗盡孔門師生溫情等動人場景。
為了“小同鄉(xiāng)”撒貝寧能夠給屈原送上兩千多年后的“故鄉(xiāng)之味”,節(jié)目組與湖北秭歸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并求證了秭歸柑橘的歷史。當地不遠千里郵寄來秭歸柑橘,在錄制當天及時送達北京。每一顆柑橘里都滿載著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濃濃“鄉(xiāng)情”,也讓舞臺呈現更具真實性和代入感。
本期節(jié)目戲劇環(huán)節(jié)將以柑橘的意象串聯始終,由王洛勇飾演屈原,湯鎮(zhèn)業(yè)飾演楚懷王,故事貫穿了屈原與楚懷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后促成合縱伐秦、后因遭貴族讒言離間被兩次流放的一生。
開場戲劇中,屈原一嘗撒貝寧帶來的家鄉(xiāng)特產,贊不絕口:“好像比我小時候吃的更甜!”幾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對往事的回憶。他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那時的他們,就像是并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最終一個客死于秦,一個自沉汨羅。
節(jié)目數次呈現屈原吃著柑橘、雙眼含淚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懷王穿越生死、互道遺憾。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著橘子,連皮都吞下去了,眼淚則像開了閥門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寧看得熱淚盈眶,她注意到,現場從嘉賓到觀眾,幾乎都在擦眼淚。酈波特別感動:“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種情感的隱喻,也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
這段飽含人生況味的重頭戲,再現“一遍就過”的高能演技。被問及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說:“屈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勸楚懷王留在楚國,我在那個瞬間,發(fā)現橘子和橘子皮是一體的,和兩人童年時代的友誼是一體的。就是有那么一個瞬間,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給了這個人物。”撒貝寧非常敬佩王老師:“這就是無法設計的戲,是那一瞬間的爆發(fā),你把橘子皮塞到嘴里的時候,所有的情感濃烈到了極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劉國忠分析道:“屈原出生于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家庭,可能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頌》一篇中,以他生長之地盛產的橘子來做自我比喻,表達了他早年即有的遠大志向。”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這幾句詩在節(jié)目中數次出現,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樹,這些橘樹生來就適應南方,稟受天命,不離故土?梢哉f,《橘頌》之于屈原,是從他的生命中萌發(fā)出的一篇詩歌。對家國的熱愛,伴隨著他的成長。他立志要輔佐楚懷王,做一個賢能之士,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從《天問》到《離騷》
飄逸的浪漫,有著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涌不息的中華千年文脈中,《楚辭》作為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詩經》一起奠定了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基礎。它的一歌一詠、浪漫綺麗,深遠影響著兩千年來的詩詞歌賦,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歷史,唐代詩人李白延續(xù)了《楚辭》浪漫飄逸的風格,鑄就了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峰;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自兒時起就特別喜歡《楚辭》,并用一生踐行“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后人留下來“天眼”這雙繼續(xù)尋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里的中國》將讓老年屈原在“歲月長河”里遇見編訂《楚辭》的西漢文學家劉向、承襲《楚辭》浪漫主義筆法的“詩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東,并特別為屈原和南仁東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天問”。他們的成年時代和幼年時代一問一答,交錯呼應,最后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心靈宣言中,正式開啟《楚辭》的識讀之旅。
“楚辭”本義泛指楚地歌辭,后來專稱以楚國屈原的騷體作品為核心的一種新詩體。據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介紹:“《楚辭》大多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用充滿浪漫主義的風格來詠物敘事,而且強調民生關懷和個人修養(yǎng)。”
浪漫的《楚辭》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為精煉有力地詮釋《楚辭》的精髓,節(jié)目將重點聚焦《離騷》《天問》和《橘頌》,力圖透過其華麗而飄逸的外表,引領觀眾感受它滾燙而堅毅的內核。
說到《離騷》,許多觀眾可能“又愛又恨”,其想象之豐富、情感之真摯,燦爍古今,同時又因為相對拗口、生僻字多,實在難以記誦。屈原在《離騷》中提到了華夏民族的諸多先賢,并把心中的理想說予他們。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離騷》,節(jié)目重點打造了兩幕場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羅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對話;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賢的傾心交流,道出《楚辭》的創(chuàng)作緣起及深刻內涵。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